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构筑学思辨达课堂,落实历史核心素养

【作者】 金祖苗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中学)


【正文】

——以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为例

  摘 要:“学思辩达”课堂创设富有情境的核心问题,灵活运用“知学善学”、“问题启思”、“对话思辩”和“通达养性”的教学环节,关注设问、关注思辨、关注人,让核心素养开枝散叶。
  关键词:思辨课堂;核心素养;对话思辨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满堂灌”、老师“自问自答”、重传授、轻思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思辩达”课堂是创设富有情景的核心问题,灵活运用“知学善学”、“问题启思”、“对话思辩”和“通达养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思、辩”交替融合的过程,让学生能明理通达。历史教育应有其基本原则。正如赵亚夫先生所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1]  尤其是当下使用纲要式统编教材,课堂容量大。构筑思辨课堂不失为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知学善学
  1、 形成时空观念
  本课时间跨度大,为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19世纪末。学生可通过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洋务企业分布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形成该时期危机步步加深、探索层层深入的时空观念。
  2、 用好小标题和“学习聚焦”
  教材中的四个“学习聚焦”分别简要叙述了太平天国提出了一系列主张,由于内讧,不能突破封建秩序导致失败;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未能达到目的;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出现严重的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后,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学习聚焦”勾画了本课“出路和危机”的基本框架。
  3、 区分史事和历史解释
  何兆武先生云: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历史”一词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一是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前者是史事,后者是历史学。[2]对高中学生来说,一般能区分本课中的一些史事,但不容易找出本课中的历史解释。如导语中的“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对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正文中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形成,汉人权力增长,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等。
  二、问题启思
  设计一系列的符合学生实际、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是提升课堂思维含量的重要途径。问题的设计需体现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激荡升华的原则。有下列几种模式可供选择。
  1、 围绕课文标题、小标题设计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
  课文标题往往是本课的纲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要仔细研读标题。要深挖本课标题的内涵以及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国家出路的探索,谁在探索?探索什么?探索成功了吗?
  列强侵略的为什么说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加剧了?危害有多深?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一系列追问式、连续有效的基本问题,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构成了19世纪下半叶时代风云。
  2、 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围绕时空观念设计问题
  洛阳纸贵,要利用好课文中的插图。本课中的三幅图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时空有两种种形式,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时空、人们构建的、历史学家所研究的主观上的时空。那除了落实自然时空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启发思考主观上的时空。比如:对比《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与《国民革命军北伐路线示意图》,两者在进军路线上有什么相同点,为什么?在《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中,找出日本侵华的跳板?根据《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指出各国瓜分的势力范围在分布上有何特点?
  3、研读史料,创设新情景,解决新问题
  用好教材边角的“史料阅读”“学思之窗”“研究与拓展”以及其他史料,研读史料,创设新情景,解决新问题。法国史学家Lucien Febvre说过,“提出一个问题,确切的说乃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与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3]首先要明确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边角的“史料阅读”“学思之窗”“研究与拓展”本身就是很好的史料;其次是找到教材中史事的最近发展区,或人或物或事。比如:
  史料一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史料二   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总领获十之二,国库获十之二,采者获十之六焉。
  ——《资政新篇》
  根据上述材料,对比《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什么样的问题?就寻求国家出路的角度所体现的意义?
  分析:试图回答了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对寻求国家出路是早期探索。
  最后要特别注意不要直接的抛出教材中的一些历史解释,而是要找到实证教材中一些历史解释的史料,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比如,教材中有一段话,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那就可从下面史料中分析得出。
  史料三  道光乾隆十三年(1748)共设11个总督,其中满9汉2。1872—1875年间,除1人为满人外,其余7人全为汉人。......湘系为总督的如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据统计,湘军将领先后出任总督者有19人之多。淮系为总督巡抚的如李鸿章曾任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丁日昌曾任江苏、福建巡抚等。 
  —— 摘编自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三、对话思辩
  与自己对话,引发更深思考;与同学老师思辨,扩大思考的广度,挖深思考的深度;与历史人物对话思辨,启迪智慧。对话思辨环节是学思辨达课堂的中心环节。文本中的一些结论性的历史解释,通过对话思辨加深理解。比如教材导语中提到,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那就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了农民运动的最高峰还是先进中国人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亦两者皆而有之,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也可以进一步探究,既然是早期探索,那晚期探索又有哪些?区分早期探索和晚期探索的界限又是什么?再比如教材正文中提到,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那就可以引发师生讨论哪些人在尝试?他们的身份是什么?既然是尝试,其价值如何?结果又是什么?可结合史料予以说明。
  史料四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著 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书》
  思辨1 如何看待李鸿章以裱糊匠自居?
  分析:李鸿章以裱糊匠自居,一方面反映了李鸿章谦虚谨慎的为官作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李鸿章在历史大潮中无奈只好自嘲的心态。
  思辨2如何看待《李文忠公全书》吴汝纶编的史料价值?
  分析:一方面,除因政治和时代限制外,编者系集主的学生和亲信幕僚,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书》急于为集主辩诬止谤,不免失之真实和公允,但另一方面由于集主的许多事迹,编者大多亲见亲闻,于文稿内容和时间的考订十分精详,于文稿的拟题亦十分精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史料五  洋务运动如同打开了潘多拉匣子一样,不自觉地引发了中国从防务现代化向其他领域的现代化纵深发展的历史潮流。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同治、光绪年间的自强运动所以不能救国,……是因为领袖人物还不够新,所以不能彻底。自强运动年代恰好与外国帝国主义强化的时代相吻合……这些震撼的事件,不仅分散了政府和现代化分子的注意力,还招致了巨额的军费开支和赔款……
  ——根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
  思辨3 根据材料,你是支持洋务运动“分散了政府和现代化分子的注意力,还招致了巨额的军费开支和赔款”还是支持洋务运动“不自觉地引发了中国从防务现代化向其他领域的现代化纵深发展的历史潮流”?列举史实证明之。
  通过对话思辨,最重要的是要让历史中的“人”活起来,体现历史的温良。
  材料六 
  季直:船慢一点怕什么,我与倭寇之战,彼曲我直,理直者气壮,气壮者斗志昂扬,以我斗志昂扬的正义之师,战于失道寡助的无耻之徒,怎能不稳操胜券呢?
  李鸿章:季直说的毫不慷慨激昂啊,我说了半天这快一点慢一点意味着什么你没听懂啊?
  季直:我的确不懂,武器自是战争要素,但绝非胜败之决定要素,决定胜负的,乃是人心。
  李鸿章:纸上谈兵,我来告诉你,我方主力定远号的航速是14.5节,而日本的吉野号是22.5节他想打你的时候马上可以追上你,而你想打他的时候,他早就一溜烟跑掉了。而射速呢?我方是五分钟开一炮,而敌方是一分钟开五炮,季直,请你告诉我,在开战的一瞬间,这人心何足恃?
  ——电视剧《走向共和》台词
  史料七  甲午战事发生之前,深知中国军力底细的李鸿章主张以外交手段来避免冲突,不要贸然言战,在清流眼中这显然是一种畏缩的举动,引起好几位御史、言官的奏参。以军机大臣、帝师翁同龢为领袖的清流党,背后倚仗光绪帝,早就对经手洋务、多与外国人交涉的李鸿章等洋务派心存不满。海陆初战皆告败北,清流派即对战局的不利大感愤怒,认定原因是李鸿章心存畏葸、调度无方、用人不当,各种弹劾、奏参犹如潮水般涌向李鸿章和淮系海陆军。        
  ——陈悦《沉没的甲午》
  思辨4  如何看待电视剧中的台词?陈悦专注近代海军史,甲午战争史研究,如何评析两者之间对甲午战事观点的异曲同工之处?
  分析:历史剧中的编剧一般聘请一些历史学者捉刀,其大概也符合历史基本走向,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由于受时代、收视率等多方面的影响,不足以作为史料来应用,但不可否认其在塑造历史人物的形象、吸引观众对历史的兴趣、普及历史知识方面的功能,让历史的温良温暖观众。陈悦则从一个学者的角度阐述了深知中国军力底细的李鸿章主张以外交手段来避免冲突,与李鸿章有矛盾的清流派借初战败北奏参。
  历史的课堂中不能没有人,让人物丰满起来,从课本中走出来。
  四、通达养性
  通达是心灵的通达。养性是人品的养性。能武装到学生头脑、庇佑人生的知识是能化为智慧、能力、品格的知识,即核心素养。一堂课,能留下来的,就是最重要的。既然要通达养性,就一定要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核心素养,就一定要“留白”,留足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停下细细品味,停下来细细咀嚼,转化为前行的力量。
  有学者说: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4]构筑学思辨达,通过学—思—辨—达交替融合的环节,最终的归宿是“通达”。通过“知学善学”、“问题启思”、“对话思辩”和“通达养性”的教学环节,最终的彼岸是“养性”。关注设问、关注思辨、关注人,核心素养定会在学生心灵中开枝散叶。
  参考文献:
  [1] 洪  越   历史教育应落脚于思想和现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2] 何兆武   历史与历史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1
  [3] 何兆武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4] 聂幼犁.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