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用信息技术助力作文教学

【作者】 占金昌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第五中学)


【正文】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可以助力作文教学,为其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巧用信息技术,丰富作文素材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网络的重要特点是超文本链接的选择性,教师可以根据写作的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丰富作文素材。
  如上学期学校组织了全校师生到武当山秋游,之后我要求学生以“秋游“为题作文。因武当山景点众多,道教文化底蕴深厚,面对这个作文题,很多学生一时难以动笔,不知从何写起。于是我引导学生从网上收集关于武当山和道教文化的相关资料,来丰富写作素材。学生在秋游时已目睹了武当山的优美风光,现在又从网络上搜集到了一系列关于武当道教的历史文化,将它们整合起来,写起游记自然得心应手。又如学习了人教版八下第十八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一课后,我突发奇想:十堰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保护汉水,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十分重要,于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保护汉江生态、保护汉水文化的小报告。虽然居住在汉水边上,对汉水及汉水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知道的信息并不完整。在动员他们去实地考查的同时,我指导学生从“汉水文化”和“汉江生态”这些关键的字眼扩展开来,学生通过网上搜索,便搜集到有关汉水流域的水文、植被、文化古迹等文本、图片、视频的相关信息。通过整理和阅读,学生了解到原来汉水流域的植被是如此的丰富,文化是如此的灿烂。这项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认识到保护汉江生态和汉水文化的重要性。不久一篇高质量的报告破壳而出。借助网络的力量,学生们把学习的触角由教室延伸到社会,再到大自然,超越了时空,开阔了视野。
  二、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写作热情
  1.巧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没有细致、认真的观察,学生不可能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传统教学中,由于时空的限制,影响了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而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帮助老师克服“有心无力”的不足。大自然是学生写作的广阔天地,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学生讴歌的对象,而写好自然物的前提就是通过观察抓住特征,进而提炼本质。我以茅盾先生笔下的西北地区的白杨为例,利用互联网技术指导学生学会对自然界的生物进行观察。首先我从互联网上搜集了部分西北地区白杨的图片,通过相关的编辑制作后,我将图片呈现在一体机上,然后指导学生观察了白杨树的干、枝、叶的生长状态,进而体会白杨树力争上游的精神。运用此种办法,我们依次观察了松、竹、兰等多种植物,学生受益匪浅,写作的兴致也高了。   
  2.巧用信息技术,渲染写作氛围
  信息技术借助现代化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指导学生以“妈妈的唠叨”为内容的习作中,我播放了贾玲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相关片段:贾玲考上省艺校时正在和面的李焕英击掌欢悦,李焕英骑车带着贾玲溜达,及李焕英去世后贾玲对妈妈的呼喊等视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含着泪花,从影片回到现实,不少学生心中对妈妈的唠叨,有了新的认识。我因势利导,鼓励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学生们浮想联翩,精选素材,巧取角度,一篇篇包含母子深情的佳作,跃然纸上。    
  3.巧用信息技术,解析生活画面
  学生的作文源自生活,但我们经常发现,对于熟悉的人、事、物,学生并不能写出新颖的认知,肤浅直白是他们作文的主色调,究其原因乃是社会阅历肤浅,看问题角度单一。所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入地认知生活,是作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工作。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为我们解决了这方向的难题。如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去武当山消防中队观看消防演习,要求每人写一篇参观日记。活动结束后,我收起学生的参观日记,发现他们的日记都是记流水账,没有自己的角度和侧重点,千篇一律。在接下来的作文指导当中,我将自己在活动中录制的视频围绕着我要表达的几个主题进行了编辑制作,特别是将我要强调的几个地方进行了特写。上课时,用一体机将制作后的消防演习的情景再现于课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赏这一场演习盛宴,于是学生们分别从装备、战术技能、精神面貌等不同角度,找到了自己写作的切入点,写作的思路得到了很好地拓展。
  三、巧用信息技术,搭建讲析平台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议的机会。”但传统的作文评讲课是:老师先分析作文题,然后品读优秀文章,或分析劣等文章中存在的问题。一堂作文评讲课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并无多少收获,究其原因,乃是学生对老师读的文章不熟悉,老师读范文时,学生的耳朵虽然听到了,但眼睛却没有看见,范文中的优劣得所,学生不能一目了然,更谈不上从所读文章中吸取经验,汲取教训。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评讲作文时,老师可以将范文呈现在一体机上,让师生一道来品读范文,并利用文挡的修改功能,引导学生去修改文中的不足,提升文章的品质。这样做,学生就参与到了文章品读和修改全过程,就成为了这堂作文评讲课的主人,而非观众,作文评讲的实效性就不言而喻了。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出如下的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搭建了广阔的平台。笔者相信,有了信息技术这一双坚强有力的翅膀,作文教学必将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