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策略的有效实施

【作者】 胡小娜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区陈家巷小学)


【正文】摘 要:要让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策略有效实施,变成惠及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教育培养,就必须从现状不足进行教学创新,丰富提问方式和做好细节过程,使学生主体性在问与答的对话中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策略;有效实施
  提问策略是课堂教学使用频率最大的教学策略,也是诱思启发,促进学生思维有效参与学习的重要方法。在小学语文教与学中,离开了提问策略使用而无法展开教学对话,更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运转而无质疑和多思。因此,需要我们把这种策略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去。而为了有效实施这种策略,提高其使用效果,还需要对此进行深刻认识并创新实施路径,才能使我们教学预期在问与答的活动中得到实现。
  一、语文课堂中提问策略实施的现状
  提问策略的实施是教师“教有疑”思想的体现,更是落实古人“学须则疑”观点的正确做法。然而,语文课堂中的过多提问并没有遵循一定原则而使其实施意义打折,甚至不理想,表现在:
  (一)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没有考虑学生问题思考的方法和习惯而只顾自己提问。这种提问因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现实和问题的可读性,导致学生答上来,甚至还没有思考。
  (二)课堂提问仅注重形式。课堂提问次数多,问得多,答得少。很多问题学生还没有思考教师就抛出了答案。更多的提问是教师只为了引起学生思考,学生到底进行思考没有,教师也全然不顾而又开启下一个提问的模式了。这就是典型的仅注重形式的课堂提问。
  (三)提问对象并非所有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口头禅问”没有被问对象之外,大多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对象就是优生。这样的做的目的就是能快速开启下一个知识点教学或环节展开,有利于教学任务完成时效提升。故而就直接选择成绩好的学生来问。
  二、提高提问策略实施有效性的方法路径
  提问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效实施提问策略需要我们在提问实施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构思,才能在细节上做好而取得良好实施效果,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而让学生思维更有效运转并获得语文的深入理解。
  一是在课堂上提问时必须遵循逐步诱思的原则。问题难度不宜过大,过多拐弯易造成学生思维梗阻。我们在提问实施中遵循由浅到深、由直到曲的逐步诱思原则,就是让学生思维由浅层思考逐渐过渡到深层次的思考,由简单思考逐步转化复杂的思考。语文新知有难度的内容教学,就应遵循这一原则而设计“问题串”方式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巧妙设计课堂提问的内容。问题设计重点在提问内容上。作为一线教师在实施时,一定要在课前方案中就有重点内容的提问设计了。多年的实践告诉我提问内容的设计应抓住文本中的重点内容或关键词汇而进行。
  三是创新提问的操作方式。提问看似简单就是口头发音,实际上还是应讲究方式的,不同的提问方式所获得教学效果的不同。我认为在提问操作方式应做到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吸引学生的思考兴趣和质疑创新需求。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提问操作方式有直问、曲问、反问和正问,这几中提问方式应做到综合运用,不能持一种方式长时间的反复问。
  四是提出问题的时间应该合理。提问必须注意时机把握,特别是后续提问,我们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来发现他们思维运转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很多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怕耽误了教学时间而不能做到循循善诱,导致学生思维的深度不够,或理解不到位。对于学生回答中出现的含糊不清的问题也没有及时引导而使其思维通畅。
  三、确保学生答问过程中的主体性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自然也是答问的主人。作为提问策略实施的对象,我们需要强调学生在答问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主动思考和质疑的能动性。很多教师在实施提问策略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直接抛出问题就要求学生快速说出答案。这样的做法因没有情境性和学生与此相关的思维经验,很可能还没有理解到问题的真实意图。因此,提问策略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在问前、问中、问后作为相关设计,特别是关系到文章主题内容的提问,更要在方式、手段等操作上作精心设计构思。多年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服务于学生的主观角色,并确保学生的主体性的积极作用而展开,我们在注重自我教学提问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自己也要提出问题,把他们质疑出来的又不能自我解决的问题让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解决。也就是语文课堂中的提问与答问应该协调而且主体可以互换。在学生答问的引导中,我们需要注意学生答问中出现的思维问题,并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给足时间和点拨,并发展积极的问答对话。要知道,教学中并非每个问题都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问答对话。有时候我们还需要不限学生个数的答问参与,尤其是当教师提供有关学生反应的反馈并指示学生与教师互动时。在这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重要。针对学生回答含糊不清的问题,教师应通过询问后续问题和进行启发式问题来对学生的思考方向进行引导,以便学生可以合理地思考内容,找到问题解决路径。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询问,集思广益来解决,有效的做法就是和学生进行交流,在讨论达成以教师为主导的共识。需要注意的是,在语文阅读的提问实施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领和点拨作用,适时评估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态度,甚至是思维方式和回答收获等,并对方法不当的或效果不足的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和纠正。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的实施是常态的,要让这种常态策略出奇效惠及更多学生思维发展,我们就必须加强其过程的细节实施研究,力争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而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鹏,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新课程,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