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人事物景皆关情 妙思解颐释文心——基于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的散文鉴赏“四步”策略

【作者】 梅春启 凌士彬

【机构】 (安徽肥西中学)


【正文】本学期,我们“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研究”课题组选择了散文教学作为观照的对象,来研究“审美鉴赏”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指导散文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散文作为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之一,或细腻灵动,或雍容典雅,或清秀隽永,或质朴腴厚,无论其风格如何,皆因其突出的语言美、情感美而深受读者青睐,又因其信马由缰的“形散”特点而让读者——涉世不深、生活阅历尚少的中学生难以感同身受,难以真正理解作者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情感。散文阅读与鉴赏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检测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考题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科试卷之中,而发展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审美鉴赏与创造”,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进行美的表达与创造,指导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散文不失为最佳途径之一。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必然与文质兼美的具体文本结合在一起,而散文创设的情境往往流动着作者思想与生活的“草蛇灰线”,认识和理解这种思维和情理的脉络和规律,是突破散文鉴赏难点的基本功,也是深度研究散文特点与风格的“童子功”,因此,加强散文阅读教学,在审美鉴赏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进行散文阅读教学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认为:“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如提供阅读策略指导”,“在文学阅读过程中领悟鉴赏和创作的规律”。据此,笔者认为指导高中学生散文阅读应首先从理解散文基本概念着手,认知散文基本特点,着重把握散文常见构思与思维范式,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素养。
  一、认知散文本质特征——人事物景的情味“内核”
  当然,作为散文,和其他的文体一样,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咏物、绘景,都涉及写作对象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问题。一般来说,散文的写作对象无外乎四类:人、事、物、景,散文所要表达的主旨也基本可概括为四个字:情、理、趣、神。当然这八个字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相对于其他文体,散文更富有情理和趣味。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语)。因为无论是即事抒怀的叙事散文,触景生情的抒情散文,还是描绘景物、寓情于景的写景散文,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只是就抒情散文而言,其情感更强烈一些,想象更丰富一些,语言更诗意一些。比如抒情散文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只是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强烈的抒情性,正如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所言:“使散文更好地成为‘业余的文学’,才是散文的出路和正宗。”此处的“业余”指的并不是对写作技术门槛的降低,而是指散文是内在于人的,它是一个人的学识、经历、思考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自然而然的呈现。也就是说散文要求作者不必刻意发力,应尽可能地坦露心迹,即以我手写我心。一定程度上说,一篇优美的散文,其本身可以看作作者熟悉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看作作者内心情感的一种外显形式。故散文之“形散”,散在概念上难以界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因此散文可以说“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梁实秋之论:“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散文之“神聚”,聚在人情、事情、物情、景情,“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贵在一“情”字。总之,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一篇散文最终主要归结为一个“情”字,情味的“酵母”是散文的内核,化用王国维的话就是“一切人语、事语、物语、景语皆情语也”。
  二、把握散文惯式构思——起承转结的思维“灰线”
  散文不同于小说、诗歌、戏剧等其他文学样式,作者无论写人、记事,还是状物、绘景,都离不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即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世界、宇宙等的感悟,作者面对的事物是特定的,情感是变幻的,游离的,无形的,但总有一种情感会萦绕在作者心头挥之不去,普通人也许会视而不见,再真切的感受也只会昙花一现,但对于热爱生活,关心生活而又喜欢表达的作者而言,却总能引起他的一番思考,一片遐想,即“起”。他往往会由此及彼,由人及己,而又由己推人,跨越时空,驰骋人生,遨游苍宇,擒得一些灵感归来,藏于心中而又因堵于胸口很想诉诸笔端,即“承”与“转”。于是笔尖流淌处,乃作者心灵放飞游荡处,无拘无束,即“结”。这便是散文的特点,正如前文所言,散文即生活,生活即散文。而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故散文也是灵活多样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人一事,一事一情,一情一物,一物一理,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人事物景皆关情,起承转结文自成。教学中,为达到快速理解文章的目的,教师应让学生领悟散文的这种惯式构思,理解作者思维的“草蛇灰线”。
  三、尝试散文快速阅读——引说拓抒的解文技巧
  散文作者多披“情”入文,以人寄情,以事写情,以物传情,以景寓情。因此,阅读散文,我们应以眼观情、以脑思情、以心悟情、以法解情,即人事物景皆关情,起承转结妙解文。不同的人往往因生活境遇不同而情感不同,如苏轼之赤壁豪情与韩愈之丧侄悲情。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其情感也往往不尽相同。而每个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其怎样表达,似乎都固化为一种惯式思路,表现在散文写作中常形成这样一种定式表达,即“起”——引出对象;“承”——说明特点;“转”——拓展时空;“结”——抒写感悟。散文不散,聚焦神理趣情;读文有法,关注“引”“说”“拓”“抒”。下面以写景抒情类散文名篇为例细说。
  首先,让我们来品析朱自清的《春》,《春》开篇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迎接“春”的到来,即迎“春”。接着,作者分别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春天的人等方面具体描绘了几幅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即绘“春”。这幅“巨画”中几种景物似乎也没有多大关联,但都与春有关,都写出了春的特点,即春之新,春之美,春之力。最后,作者以三个比喻句构成的一组排比句结束全文,“春天像刚落地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作者将春天分别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以极富情感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的三个鲜明特征:“新”、“美”、“力”,从而抒写自己对春天强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即赞“春”。总之,如果说“迎春”是引出写作对象,那么“绘春”则是说明对象特点和进行时空拓展,最后“赞春”就是抒写人生感悟了。
  其次,请再欣赏他的《荷塘月色》,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抒写人生感悟,即“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的。首先,作者在文章开篇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在这里,“荷塘”“满月”“光”三个关键词,也即三个“意象”,组合在一起,便是作者想要引出的写作对象——“荷塘月色”。接着作者披衣出门,步入荷塘,“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移步换景,情随景生。“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情是淡淡的喜,又是淡淡的忧,那么荷塘之景又是如何将其体现的呢?进入第二个环节,即说明对象的特点。从月下荷塘到荷塘上的月色,再到荷塘四周,作者看荷叶,赏荷花,闻荷香,听荷波,触荷韵,紧紧围绕“荷塘”“月色”,写出了其环境之清幽、朦胧与恬静,凸显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再者,作者驻立荷塘,思想仿佛凝固,聚焦于眼前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又似乎游离荷塘,驰骋于广阔的苍宇,于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忆起了江南,想起了梁元帝《采莲赋》,“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作者似乎漫不经心在说,而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作者在进行时空拓展。最后,“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的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又回到了现实,立于什么声息也没有的庭院。在这里,作者似乎是想告诉读者:喜悦和宁静是属于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即抒写人生感悟——心里依然颇不宁静。
  可见,无论是《春》还是《荷塘月色》,均遵循“起承转结”式表达。不过,也许有读者认为《春》和《荷塘月色》均出自朱自清之手,是“一家风格”,其实大多数散文都符合笔者所认为的这种惯式思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就是很好的例证。
  首先,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再从青岛赶到北平,理由其实很简单: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可以说作者是带着向往、迷恋、眷念引出写作对象——故都的秋的。接着,作者无论是在与江南之秋的比较中,还是清晨闲坐庭院:静观满院秋景,一椽破屋,一碗浓茶,看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细数一丝一丝日光,静对牵牛花的蓝朵,数几根尖细且长的秋草。更不必说轻扫落蕊,听秋蝉残鸣,秋雨话凉,品秋日胜果了。总之,所有秋景,无不写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即作者至此充分“说明”了写作对象的特点。再次,便是作者进行时空拓展了。作者由自己眼中的秋,借“有些批评家”联想到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他们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里,“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特别引起”这两处就特别值得玩味。一年四季,何以只有秋最出色而最有味?又特别引起?还是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正是作者对秋,确切地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情使然。另外,作者无限扩大,“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无论是囚犯,还是“秋士”,并从欧阳子的《秋声赋》,苏东坡的《赤壁赋》中读出了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然而“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吗?最后,尝尽秋味抒感受。为了留得北国的秋天,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爱秋之深,留秋之切。
  总之,在指导学生阅读《春》《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写景抒情类散文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沿着“引出写作对象——说明对象特点——进行时空拓展——抒写人生感悟”这一路径进行阅读,从而达到快速理解文章之目的。不过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以上四个环节中,“说明对象特点”和“进行时空拓展”的环节有时往往是同时或交错进行的,故文章的层次也许并非都那么“分明”,这需要我们区别对待,灵活理解。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鉴赏散文贵在理清作者思路,明确作者思维特点和规律,在把握“形”“神”关系上,思考文本的开合与收放,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研究“情”线串珠的构思和思维放收的规律,为快速解读散文寻找到了一条相对准确的门径。
  (本文系合肥市2020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HJG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