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措施研究
【作者】 毛 雯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实验小学)
【正文】摘 要:自2014年提出最新教育改革具体方案后,各个地区的教育模式都在不断进步,推动着素质教育一步步地落实。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工程任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以操之过急,各行各业应各自发动创新的思维神经,逐步攻破,勠力同心。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的教育方式进行整改是势在必行并且至关重要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改进措施就是将语文阅读和写作进行高效且紧密的整合。经由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感知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紧紧连接的链条,进一步地实现学生从大量阅读到写作输出的一大跨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策略
随着社会爆炸式的进步和发展,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能够在各种场合中学会合理表达需求、善于和他人沟通。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语言这门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小学作为学生发育和成长的重要时期,如何做好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文学启蒙,如何做好阅读和写作的整合值得每一位教育者耐心思考。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意义
阅读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有效且必要的输入知识和积累人生体验的方式,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所有材料都经过精心挑选,是值得细嚼慢咽的财富,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笔知识进行教学和引导。同时,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有多元化丰富多彩的特点,更适应于因材施教的新教学观念。本论文通过查阅文献、研读课本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可以探究出将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整合为一体行之有效的方法,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人能力。
1.1提升个人气质和修养
通俗来讲,语文即为语言的文学。往小了讲,它只是一门学校里用来考试的学科,从大的方面看,语文无疑是人生路上的必修课,甚至贯穿着每个人生命的始终,无一例外。小学的学生正处于生命中懵懂青涩的少年阶段,对世界的所有认知还不够清晰,而且由于年龄的限制,能看到的东西可能就更加局限。但是,不行万里路却能读至万卷书。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触碰到鲁迅的高尚灵魂和辛辣笔触,可以见识到历史波澜壮阔却又恢宏悲凉的残骸,在炎炎夏日嗅到寒冬腊月清冷孤傲的梅香,在小桥流水旁边体验珠穆朗玛峰的洁白和残酷。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视野里看到了无限震撼人心的事物,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找到精神寄托和支柱,学会善良,学会勇气,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
1.2促进友好交流,合理表达诉求
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是最具有普遍应用性的一门学科,因为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表达诉求,是沟通和交流。上至国家之间的外交往来,下至家庭之间的柴米油盐,语文没有一刻缺席。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就将阅读消化为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是群居性动物,交流和沟通是必须的,清楚严密的语言逻辑将会使他人更快更好地理解感受,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
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的现状
2.1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
应试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带给语文的冲击是最大的,这种灌输式教学将成绩作为第一衡量标准,尽管这是之前国情下不得已为之的最佳办法,但是随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应试教育已经渐渐不能够完全适应当前的社会情况。然而,很多教育者和学生由于多年以来遗留下的惯性,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仍然把试卷上的成绩作为评优评先的首要标准,只想要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精心总结出各路模板,在考试的时候不加理解地套用,完全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即使作文需要事实举例,也只用简略的人物概括一笔带过,寡淡到让人提不起一丝兴趣,学生自然很难对如此的学习方式产生好感,更遑论对课堂外的相关内容进行研读和反思。
2.2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很多人都不能沉下心来做事,而很多经典作品恰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品读和记录,又无法很快的反馈出成绩的提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为教学者重视。尽管教材有着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明确要求,甚至是具体简介和推荐,但是很多时候都这些要求只停留在表面功夫,没有落实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里。老师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去介绍优秀经典书籍,轻飘飘一句课余时间自己阅读就结束了课题。缺乏老师的讲解和正确引导,学生即使出于自律和好奇阅读课外书本,在阅读方式上和提高自我方面都略有欠缺,更有甚者,老师担心学生看课外书是浪费时间,直接严令禁止校园内课外书的阅读,进一步影响到课文阅读和写作整合的进程。
三、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的策略
3.1引导学生带着目的阅读,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教学
只有找准了正确的方向,才能够最终到达计划中的目的地。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学生自己可能对于表达技巧和描写手法没有足够的敏感的察觉力,对叙事的顺序人物的刻画的出色之处只能大概感知而不能够具体描述。如果只是泛泛而读,不对文章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即使阅读了很多东西,也不过是过目即忘,很难把真正有用的东西留在记忆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登场给出更为明确的指引方向,而且,不同于小学时的流水式写作,小学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有(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54页)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和困扰,使之产生厌学情绪。老师要做的就是带领学生发现阅读的魅力,表达的艺术。
3.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多观察生活细节
中国有句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写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足够的阅读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大量的文章中进行甄别判断,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形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观点。人类所有的创造其实都是建立在已知事物的基础上,一个没有见过千里马的人,如何凭空捏造出识人善任的伯乐?古往今来的各大文豪无一例外都保留着阅读的习惯,只有确保大量的输入,才能够在刻画人物的时候找到最佳切入点,才能够在引用典故的时候信手拈来,也才能因为阅读的积累有着更全面更深入的主旨。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保证大量的阅读,对优秀作品的优点进行提取,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3开展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读写结合习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世界越来越广,教学方式不能只停留在枯燥的传统模式中,应该要及时进行创新和改进。比如,用一首激情澎湃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举行朗诵比赛,深入体会用词的精当和诗歌中蕴含的几乎喷薄而出的感情;遇到《皇帝的新装》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话剧表演,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和学生的积极性;课外阅读推荐时,经由一本《简爱》弘扬乐观坚强的精神,通过《儒林外史》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官场的光怪陆离,还有《红楼梦》中的人情世故和世事无常的亘古不变真理,都是很好的选择。同时,还要明确,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坚持的工程,老师应该培养学生把读写结合的习惯,并养成良好阅读的方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平日的灵感也可以随手记录,未雨绸缪,这样在用的时候不至于捉襟见肘。
语言在日常沟通表达的时候至关重要,老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有效的读写整合,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和知识素养,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美的熏陶,使之更好地继承和传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化和艺术的进步,而且有利于国家对于人才多元化培养的要求,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孙红艳.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一体化教学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8:11.
[2]魏宇.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J].冲国校外教育,2016(2).
[3]张焕芳.浅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J].新课程(小学),2015(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策略
随着社会爆炸式的进步和发展,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能够在各种场合中学会合理表达需求、善于和他人沟通。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语言这门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小学作为学生发育和成长的重要时期,如何做好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文学启蒙,如何做好阅读和写作的整合值得每一位教育者耐心思考。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意义
阅读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有效且必要的输入知识和积累人生体验的方式,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所有材料都经过精心挑选,是值得细嚼慢咽的财富,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笔知识进行教学和引导。同时,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有多元化丰富多彩的特点,更适应于因材施教的新教学观念。本论文通过查阅文献、研读课本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可以探究出将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整合为一体行之有效的方法,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人能力。
1.1提升个人气质和修养
通俗来讲,语文即为语言的文学。往小了讲,它只是一门学校里用来考试的学科,从大的方面看,语文无疑是人生路上的必修课,甚至贯穿着每个人生命的始终,无一例外。小学的学生正处于生命中懵懂青涩的少年阶段,对世界的所有认知还不够清晰,而且由于年龄的限制,能看到的东西可能就更加局限。但是,不行万里路却能读至万卷书。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触碰到鲁迅的高尚灵魂和辛辣笔触,可以见识到历史波澜壮阔却又恢宏悲凉的残骸,在炎炎夏日嗅到寒冬腊月清冷孤傲的梅香,在小桥流水旁边体验珠穆朗玛峰的洁白和残酷。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视野里看到了无限震撼人心的事物,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找到精神寄托和支柱,学会善良,学会勇气,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
1.2促进友好交流,合理表达诉求
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是最具有普遍应用性的一门学科,因为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表达诉求,是沟通和交流。上至国家之间的外交往来,下至家庭之间的柴米油盐,语文没有一刻缺席。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就将阅读消化为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是群居性动物,交流和沟通是必须的,清楚严密的语言逻辑将会使他人更快更好地理解感受,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
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的现状
2.1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
应试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带给语文的冲击是最大的,这种灌输式教学将成绩作为第一衡量标准,尽管这是之前国情下不得已为之的最佳办法,但是随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应试教育已经渐渐不能够完全适应当前的社会情况。然而,很多教育者和学生由于多年以来遗留下的惯性,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仍然把试卷上的成绩作为评优评先的首要标准,只想要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精心总结出各路模板,在考试的时候不加理解地套用,完全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即使作文需要事实举例,也只用简略的人物概括一笔带过,寡淡到让人提不起一丝兴趣,学生自然很难对如此的学习方式产生好感,更遑论对课堂外的相关内容进行研读和反思。
2.2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很多人都不能沉下心来做事,而很多经典作品恰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品读和记录,又无法很快的反馈出成绩的提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为教学者重视。尽管教材有着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明确要求,甚至是具体简介和推荐,但是很多时候都这些要求只停留在表面功夫,没有落实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里。老师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去介绍优秀经典书籍,轻飘飘一句课余时间自己阅读就结束了课题。缺乏老师的讲解和正确引导,学生即使出于自律和好奇阅读课外书本,在阅读方式上和提高自我方面都略有欠缺,更有甚者,老师担心学生看课外书是浪费时间,直接严令禁止校园内课外书的阅读,进一步影响到课文阅读和写作整合的进程。
三、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的策略
3.1引导学生带着目的阅读,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教学
只有找准了正确的方向,才能够最终到达计划中的目的地。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学生自己可能对于表达技巧和描写手法没有足够的敏感的察觉力,对叙事的顺序人物的刻画的出色之处只能大概感知而不能够具体描述。如果只是泛泛而读,不对文章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即使阅读了很多东西,也不过是过目即忘,很难把真正有用的东西留在记忆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登场给出更为明确的指引方向,而且,不同于小学时的流水式写作,小学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有(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54页)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和困扰,使之产生厌学情绪。老师要做的就是带领学生发现阅读的魅力,表达的艺术。
3.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多观察生活细节
中国有句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写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足够的阅读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大量的文章中进行甄别判断,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形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观点。人类所有的创造其实都是建立在已知事物的基础上,一个没有见过千里马的人,如何凭空捏造出识人善任的伯乐?古往今来的各大文豪无一例外都保留着阅读的习惯,只有确保大量的输入,才能够在刻画人物的时候找到最佳切入点,才能够在引用典故的时候信手拈来,也才能因为阅读的积累有着更全面更深入的主旨。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保证大量的阅读,对优秀作品的优点进行提取,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3开展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读写结合习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世界越来越广,教学方式不能只停留在枯燥的传统模式中,应该要及时进行创新和改进。比如,用一首激情澎湃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举行朗诵比赛,深入体会用词的精当和诗歌中蕴含的几乎喷薄而出的感情;遇到《皇帝的新装》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话剧表演,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和学生的积极性;课外阅读推荐时,经由一本《简爱》弘扬乐观坚强的精神,通过《儒林外史》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官场的光怪陆离,还有《红楼梦》中的人情世故和世事无常的亘古不变真理,都是很好的选择。同时,还要明确,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坚持的工程,老师应该培养学生把读写结合的习惯,并养成良好阅读的方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平日的灵感也可以随手记录,未雨绸缪,这样在用的时候不至于捉襟见肘。
语言在日常沟通表达的时候至关重要,老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有效的读写整合,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和知识素养,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美的熏陶,使之更好地继承和传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化和艺术的进步,而且有利于国家对于人才多元化培养的要求,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孙红艳.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一体化教学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8:11.
[2]魏宇.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J].冲国校外教育,2016(2).
[3]张焕芳.浅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J].新课程(小学),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