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低段古诗词趣味教学法的实践探究

【作者】 王满坤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文锦学校)


【正文】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古诗词积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阶段应背诵古诗词240篇,也就是说学生除了熟记课本上的,仍需要积累大量的课外古诗词。古诗词语言精练,含义深刻,每个字、每个词都是作者反复推敲得来的,与现代习惯用语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古诗词教学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心智尚不成熟,趣味教学法是最直接且教学效果显著的一种教学方法。趣味教学主张创设趣味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小学低段的古诗词教学采用趣味教学非常必要。
  关键词:小学;低段;古诗词;趣味教学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低年级正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黄金时期。教师应紧紧把握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日后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趣味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向作用”;其强调了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与发展,符合小学生的年龄与发展特点。古诗词是一种文学艺术,它和朗诵、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渊源关系,息息相通。我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一点,并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了多种形式教学古诗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从而使之身心愉快,乐于学习,充分感悟古诗词,积累语言,丰富知识。
  一、多重方式诵读,让古诗词课充满童趣
  诵读古诗是古诗教学的必要过程,学生通过诵读接近古诗,通过诵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初读时需要诵读,体会中需要诵读,积累更离不开吟诵。多重方式诵读,就可以让古诗词课充满童趣。
  方式一:导语铺陈,深化理解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的朗读指导中,教师深情地引读:“当诗人身边的人成群结队再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当诗人看到有人约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而他却――。”学生齐声朗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接着老师又说:“诗人是如此的孤独与无助,怎么能不思念亲人?这种思念是那么的深刻,以至于写出这样一句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的声音充满了思念、愁苦。教师化作诗人:“又是一个重阳佳节,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窗前,多想象以前一样,跟亲人朋友一起登高,插茱萸啊!此时此刻,我们弟兄们一定也在说,哎,就少了王维一人呐!”学生深情地朗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中进一步感悟诗句中所蕴含的意趣。
  方式二:看图吟诵,欣赏景致
  写景的古诗,都有着丰富的画面。在《小池》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诗境的画面感,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
  通过看图吟诵的方式,使学生边看画面边产生联想,促进理解,加速了对古诗句的内化与外化过程,使记忆更加深刻。同时,教师营造出竞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相互竞争的心理作用下,激发最大记忆潜能,使学生主动探究诗意,感受诗句中的美丽景致。
  方式三:表演诵读,诠释内涵
  低年段的学生可以通过表演朗读直观地诠释古诗的内涵。比如汉乐府《江南》中的鱼、莲叶学生都再熟悉不过,学生在大声诵读时,会情不自禁地做出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嬉戏动作,脸上也会流露出高兴的神情。我们从学生的动作和表情中便能看出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快乐心情。
  方式四:配乐吟唱,引发共鸣
  音乐是世界上共通的语言,它能拨动人的心弦。小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少,对于语言简洁的古诗很难深入理解,就算教师再怎样补充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的人生经历,可由于生活年代久远,学生也不能真正理解。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古诗的内容,选择情感基调合适的曲调,为古诗配乐,让学生伴着音乐来吟唱。有很多经典的古诗已经被谱了曲,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不仅使教学内容充满活力,也能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心记忆的情趣,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分享诗人的快乐,体会诗人的忧虑。
  二、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1)使用多媒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发展迅速。现代教学中,多媒体也在教学比例中占优先位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和音乐,还原历史内容,营造出诗人写作时的情景,使学生像看电影一般,把诗人所描绘的内容映入心中,也让学生利用这种方式来记住、理解古诗词,感受诗人写诗的心态和品悟诗词中所隐藏的道理。
  (2)开设兴趣班。学校可以开展古诗词的兴趣班,着重培养对古诗词兴趣浓厚的学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带动对古诗词的喜爱。在兴趣班中,老师可以在学生初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拓展对诗词更深一步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的韵味和哲理。
  (3)指导学生唱词
  根据词可以配乐歌唱的特点,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唱词,用美妙的音乐来增加古诗词教学的艺术性,陶冶情操。唱词时,教师针对词的主题来确定唱的基调,再身心入境地唱词。如:唱岳飞的《满江红》要充满激情,表现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应当配以旋律变化较大的乐曲。唱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指导学生轻唱,仿佛走进那个充满沧桑的历史年代,看到了满脸憔悴的李煜,听到他一声声的叹息,唱出作者身为亡国君、阶下囚的无限忧愁、忏悔,基调是伤感的。另外,指导学生唱词时,还可以做些合适恰当的动作,会起到好的效果。
  歌唱,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形式。身心入境的唱词,会让学生觉得新鲜,觉得乐趣无穷,还会产生情感共鸣,发现美,欣赏美,陶冶情操。
  总之,优秀的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我们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词教学,切不可让学生死记硬背,应当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地学习古诗词,吸取民族文化的营养和智慧,丰富学生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