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小学语文教学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作者】 王春和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十二中学)
【正文】摘 要:小学语文要创建高效课堂就需要我们以创新策略为径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有效性。本文从激发兴趣、合理安排时间、加强学法指导和注重语文实践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课改探究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建;有效
创建高效课堂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好语文教育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径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课改如火如荼,创建高效课堂的方式、策略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浮现出来。作为执教者,如何把这些新策略、新方法与教学内容以及班上实际学情精准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教优学,则我们都着力思考并实践的现实课题。在这几年新课改带动促进下,我在自担的小学语文这个学科平台上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实践探索,为创建高效课堂积攒了一些提效增质的有效做法。下面,我简易分享之。
一、高效课堂创建应着力激发兴趣,凸显学生主体作用
这是我们践行高效课堂创建的首要追求。因为在“以学彰教”体制下课堂教学效果好不好就是以学生发展为准绳的。新课标之所以会在开篇之际就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是这个原因。作为执教者的我们要明确这其中的目的和意义。而要有效践行这种以学生为主的主体理念的课堂实施,有效的做法就是加强学生兴趣和情感培养。特别是兴趣这种非智力因素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我要学”的动力源泉。因此,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高效语文课堂创建梦,就必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使其在教学对话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创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师生有效互动,双边高效对话才能形成。落实到实际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增强主体性的方法、路径很多,一是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取得成功而离不开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始趣来的同时也获得心理自由感与安全感;二是实施情境教学法。情境具有良好的激趣作用,特别是悬念情境,还能诱人期待,把学生卷入到不学不快的境界中;三是激励法。教学过程中常有激励,不是“糖”的教学语言也可发挥“蜜”的作用,把学生粘住。这些方法只有运用得当,都可让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个预期得以实现。有了学生这种作用,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能有效展开,智慧碰撞就有了实现的环境和基础。因而就为我们创建高效语文课堂奠定了良好的人脉基础。
二、高效课堂创建应合理安排时间,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时间就是效率。小学语文要创建高效课堂就必须抓紧时间,让每分钟都能有效为教学目标达成服务。作为一线教师,既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更要有把时间化为效率的实践能力。在这一点上,合理安排时间,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正确做法。实践中,我们可把一堂课分为四个步骤,也称四个流程,分别是新课导入、学生自学、教师讲解和课堂练习四部分。这四部分在一堂课中占时没有严格规定,但重点应放在后三个环节,合理安排导、学、讲、练的实践内容和方式,以保证每个流程的重点突出,效率高,能实现预期。对于新授课,像我现在执教的五年级,一般“导”的时间控制在2-3分钟,精讲时间控制10分钟以内,使练多一点,但最好也不要超过15分钟,其他时间都应是学生学的时间(根据难度,也可适当调节)。这样的教学流程安排,以及时间设置,很明显都是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法子,少讲精讲腾出时间,为多学多练提供机会,为知识运用,内化为能力提供平台。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切实有效的语文教育和培养。
三、高效课堂创建应强化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的效率决定了教的效果。创建高效课堂,必然要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上下大力气。课堂上一个重要流程就是学生自学,如何让学生学习,他们怎样学习,达到什么目的,是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都应考虑清楚的。实践中,我们可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拾阶而上的“问题串”引领学生学习,让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领会文章中心,受到情感熏陶。实践证明,强化学法指导,让他们掌握良好学习方法,才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做法。例如,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积累的方法、运用的方法、仿写的方法,想象的方法等,他们才能行之有效地进行相关语文实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太多明确的疑惑,也是高效学习的表现。
四、高效课堂创建应加强语文实践,注重读写有机结合
良好的语文实践能力,是需要反复实践才能形成和提高。高效课堂的首要体现就是学生不仅有知识的发展,更要有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要注重课堂模式的创新设计,从强化语文实践的角度来开展语文教学,特别是在阅读教学这一模块上,强调读写结合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意义,更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的首要实践。我在多年教学中,对巩固练习这环节,总结出了“四步导练”模式。如《四季之美》这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之文就可有效实施这种模式来施教,以读为径学习总分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模仿中去进行读写结合,以提升学以致用的写作技能。
总之,小学语文要创建出能有效育人和增强语文素养的高效课堂,我们就必须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下力气用功夫。通过理念更新,方法创新等途径,运用多样化的实践策略,让学生主体性在师生互动中充分发挥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在创建高效课堂的路上实现自我愿望。从这几年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论是在听说读写上还是语言交际上,都有了较大发展,而且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明显高出同年级学生水平。这可能就是我们在创建高效课堂路上给学生最好语文教育惠及的最好证明吧。
参考文献:
[1]李此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浅析[J].中小学管理,2020年。
[2]向春,小学语文创建高效课堂的策略浅谈[J].新课程,2019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建;有效
创建高效课堂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好语文教育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径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课改如火如荼,创建高效课堂的方式、策略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浮现出来。作为执教者,如何把这些新策略、新方法与教学内容以及班上实际学情精准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教优学,则我们都着力思考并实践的现实课题。在这几年新课改带动促进下,我在自担的小学语文这个学科平台上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实践探索,为创建高效课堂积攒了一些提效增质的有效做法。下面,我简易分享之。
一、高效课堂创建应着力激发兴趣,凸显学生主体作用
这是我们践行高效课堂创建的首要追求。因为在“以学彰教”体制下课堂教学效果好不好就是以学生发展为准绳的。新课标之所以会在开篇之际就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是这个原因。作为执教者的我们要明确这其中的目的和意义。而要有效践行这种以学生为主的主体理念的课堂实施,有效的做法就是加强学生兴趣和情感培养。特别是兴趣这种非智力因素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我要学”的动力源泉。因此,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高效语文课堂创建梦,就必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使其在教学对话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创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师生有效互动,双边高效对话才能形成。落实到实际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增强主体性的方法、路径很多,一是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取得成功而离不开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始趣来的同时也获得心理自由感与安全感;二是实施情境教学法。情境具有良好的激趣作用,特别是悬念情境,还能诱人期待,把学生卷入到不学不快的境界中;三是激励法。教学过程中常有激励,不是“糖”的教学语言也可发挥“蜜”的作用,把学生粘住。这些方法只有运用得当,都可让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个预期得以实现。有了学生这种作用,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能有效展开,智慧碰撞就有了实现的环境和基础。因而就为我们创建高效语文课堂奠定了良好的人脉基础。
二、高效课堂创建应合理安排时间,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时间就是效率。小学语文要创建高效课堂就必须抓紧时间,让每分钟都能有效为教学目标达成服务。作为一线教师,既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更要有把时间化为效率的实践能力。在这一点上,合理安排时间,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正确做法。实践中,我们可把一堂课分为四个步骤,也称四个流程,分别是新课导入、学生自学、教师讲解和课堂练习四部分。这四部分在一堂课中占时没有严格规定,但重点应放在后三个环节,合理安排导、学、讲、练的实践内容和方式,以保证每个流程的重点突出,效率高,能实现预期。对于新授课,像我现在执教的五年级,一般“导”的时间控制在2-3分钟,精讲时间控制10分钟以内,使练多一点,但最好也不要超过15分钟,其他时间都应是学生学的时间(根据难度,也可适当调节)。这样的教学流程安排,以及时间设置,很明显都是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法子,少讲精讲腾出时间,为多学多练提供机会,为知识运用,内化为能力提供平台。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切实有效的语文教育和培养。
三、高效课堂创建应强化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的效率决定了教的效果。创建高效课堂,必然要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上下大力气。课堂上一个重要流程就是学生自学,如何让学生学习,他们怎样学习,达到什么目的,是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都应考虑清楚的。实践中,我们可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拾阶而上的“问题串”引领学生学习,让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领会文章中心,受到情感熏陶。实践证明,强化学法指导,让他们掌握良好学习方法,才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做法。例如,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积累的方法、运用的方法、仿写的方法,想象的方法等,他们才能行之有效地进行相关语文实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太多明确的疑惑,也是高效学习的表现。
四、高效课堂创建应加强语文实践,注重读写有机结合
良好的语文实践能力,是需要反复实践才能形成和提高。高效课堂的首要体现就是学生不仅有知识的发展,更要有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要注重课堂模式的创新设计,从强化语文实践的角度来开展语文教学,特别是在阅读教学这一模块上,强调读写结合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意义,更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的首要实践。我在多年教学中,对巩固练习这环节,总结出了“四步导练”模式。如《四季之美》这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之文就可有效实施这种模式来施教,以读为径学习总分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模仿中去进行读写结合,以提升学以致用的写作技能。
总之,小学语文要创建出能有效育人和增强语文素养的高效课堂,我们就必须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下力气用功夫。通过理念更新,方法创新等途径,运用多样化的实践策略,让学生主体性在师生互动中充分发挥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在创建高效课堂的路上实现自我愿望。从这几年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论是在听说读写上还是语言交际上,都有了较大发展,而且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明显高出同年级学生水平。这可能就是我们在创建高效课堂路上给学生最好语文教育惠及的最好证明吧。
参考文献:
[1]李此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浅析[J].中小学管理,2020年。
[2]向春,小学语文创建高效课堂的策略浅谈[J].新课程,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