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之我见
【作者】 李慧妮
【机构】 (陕西省兴平市西城街道南仁小学)
【正文】 阅读是一种智慧行为,为自己的心灵打开明灯。阅读可以培养人的儒雅气度。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本领。尤其是课外阅读,对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努力让学生们爱上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他们把阅读看成是一种娱乐活动,我们应当切实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一、从起始年级起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学生从低年级起,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一些学习语文的阅读方法,体现小语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教学这个双边活动体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语文多媒体教学情境中,教师把自主学习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让学生从小学会看拼音自主阅读。教师要少讲,尽量让学生多学,适量布置一点课内外观察作业,预习新课或复习巩固作业。第二天在课堂上,看谁能理解新课知识,看谁已看懂了课文插图,看谁已认识了新课中的生字新词,看谁通过上网运用工具书已理解了文中句意思。对于课后思考练习题会解答了多少,对于发言积极并能做到自主阅读的同学,进行大力地夸奖。 经常总结自主阅读方法,看谁用较少时间,能理解课文大意,看谁的看图写话最精彩。对优胜者适时给予激励,强化自主阅读意识。激励措施主要为:一是期望激励,教师以满腔热情关爱每一个学生,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期望。二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较强的学生,要尽力发掘其闪光点,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利用洛森塔尔效应来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兴趣。三是成功激励。激励优者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更加热爱自主阅读,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为以后继续进行自主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内阅读打基础,课外阅读求发展,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人们常说:“学生就是要学习生疏和不懂的知识。”课堂内,教师要教给学生总结和学习常用的自主阅读方法。要读懂一篇课文,首先要粗读全文,再细读课文,然后重点读其中的某部分,再建议学生采用从课堂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再去阅读课外读物。采用这样的课内阅读促动课外阅读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在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前,帮助学生总结并采用从课堂内学到的阅读方法,来训练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能力。众所周知,学生从其母体中出生后,就存在个体差异,教师不可能强求学生每次阅读同量同质的课外书,更不可能把学校和各个不同学生家里的书读完,因此,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对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指点他们多读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对于阅读能力稍差的学生,可以降低对他的阅读要求,提倡亲子阅读。
指点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在学生阅读前作一些必要的方法指点,对于文章内容浅显的,可以要求低年级学生读通,读顺,基本上读懂就行了。对于中年级学生,要求他们知道文中写了什么事。可用摘抄本摘录文中3-5个优美词语,一、两个佳句,基本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他们用摘记本:在中年级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再简单归纳一下各段段义及全文的主题,必要时写一写阅读心得体会。对于一般文章可以粗读,对于精典的优秀文章可以细读、精读。
四、创设条件,根据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常态性地自主阅读
由于学生各自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异,多个学生家庭对课外自主阅读的必要性认可度不同,教师就要采用积极对策,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1、指点学生向学校图书室借阅适合不同年级阅读的图书。
2、发动学生捐一本读百本活动,组建办好教室图书角,挑选尽职尽责的小干部管理借阅好图书。
3、对于学生自己借、找的刊物,由教师浏览后,挑选其中的优秀篇目,让学生自主阅读。同时还可以激励他们请自己的父母在新华书店购买或到邮局订阅一、两种适合于他们阅读的课外书报。
4、定期查阅学生读书笔记,对于优秀者奖励,以便激发学生学写《摘录笔记》或读后感。对于暂差者给予善意督促。
五、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创设自主阅读条件
不难看出,课外阅读实际上是小语教学的延伸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二年级读5万字以上,三、四年级读40万字以上,五、六年级读100万字以上,这正好见证了诗人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人又总结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激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乐中读,在师生的赞扬声中读。因此,教师要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多读、乐读、趣读,把课外文章读懂读好。
六、营造浓厚氛围,激励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语文教学成功的教师在班内创设了阅读环境,营造了阅读的浓厚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熏陶,充分体现学生从读写活动中品尝到自主阅读带来的乐趣。
七、总结读书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兴趣
在读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讲一些古人、今人,特别是身边人会读书,读好书并从读书中获得乐趣的例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看课题想内容,看前文猜想中间的故事情节,读中间想结尾的读书方法,鼓励学生运用这种科学的读书法来读书。还鼓励学生每当自己看到一篇课文题目,来构思假如让我来写这篇课文,我会怎样构思?怎样选材?怎样谋篇布局呢?以此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在读写活动中,教师要经常性地采用语言激励和物质奖励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兴趣,并用自己以前教过的学生实例激励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
叶圣陶老先生在几十年前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像他说的那样从小喜欢阅读,会阅读、会独立自主地终身性地阅读,待一班班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大学堂后,还会自主阅读。这就是当今小语教师应该考虑到的有效的长久教学目标,以课内阅读指导打基础,课外阅读求发展,激励孩子终身喜欢自主阅读,并使其读写能力大大提高。这便是当今小语教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能力的目标,从而提高整个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从起始年级起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学生从低年级起,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一些学习语文的阅读方法,体现小语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教学这个双边活动体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语文多媒体教学情境中,教师把自主学习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让学生从小学会看拼音自主阅读。教师要少讲,尽量让学生多学,适量布置一点课内外观察作业,预习新课或复习巩固作业。第二天在课堂上,看谁能理解新课知识,看谁已看懂了课文插图,看谁已认识了新课中的生字新词,看谁通过上网运用工具书已理解了文中句意思。对于课后思考练习题会解答了多少,对于发言积极并能做到自主阅读的同学,进行大力地夸奖。 经常总结自主阅读方法,看谁用较少时间,能理解课文大意,看谁的看图写话最精彩。对优胜者适时给予激励,强化自主阅读意识。激励措施主要为:一是期望激励,教师以满腔热情关爱每一个学生,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期望。二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较强的学生,要尽力发掘其闪光点,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利用洛森塔尔效应来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兴趣。三是成功激励。激励优者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更加热爱自主阅读,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为以后继续进行自主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内阅读打基础,课外阅读求发展,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人们常说:“学生就是要学习生疏和不懂的知识。”课堂内,教师要教给学生总结和学习常用的自主阅读方法。要读懂一篇课文,首先要粗读全文,再细读课文,然后重点读其中的某部分,再建议学生采用从课堂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再去阅读课外读物。采用这样的课内阅读促动课外阅读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在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前,帮助学生总结并采用从课堂内学到的阅读方法,来训练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能力。众所周知,学生从其母体中出生后,就存在个体差异,教师不可能强求学生每次阅读同量同质的课外书,更不可能把学校和各个不同学生家里的书读完,因此,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对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指点他们多读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对于阅读能力稍差的学生,可以降低对他的阅读要求,提倡亲子阅读。
指点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在学生阅读前作一些必要的方法指点,对于文章内容浅显的,可以要求低年级学生读通,读顺,基本上读懂就行了。对于中年级学生,要求他们知道文中写了什么事。可用摘抄本摘录文中3-5个优美词语,一、两个佳句,基本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他们用摘记本:在中年级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再简单归纳一下各段段义及全文的主题,必要时写一写阅读心得体会。对于一般文章可以粗读,对于精典的优秀文章可以细读、精读。
四、创设条件,根据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常态性地自主阅读
由于学生各自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异,多个学生家庭对课外自主阅读的必要性认可度不同,教师就要采用积极对策,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1、指点学生向学校图书室借阅适合不同年级阅读的图书。
2、发动学生捐一本读百本活动,组建办好教室图书角,挑选尽职尽责的小干部管理借阅好图书。
3、对于学生自己借、找的刊物,由教师浏览后,挑选其中的优秀篇目,让学生自主阅读。同时还可以激励他们请自己的父母在新华书店购买或到邮局订阅一、两种适合于他们阅读的课外书报。
4、定期查阅学生读书笔记,对于优秀者奖励,以便激发学生学写《摘录笔记》或读后感。对于暂差者给予善意督促。
五、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创设自主阅读条件
不难看出,课外阅读实际上是小语教学的延伸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二年级读5万字以上,三、四年级读40万字以上,五、六年级读100万字以上,这正好见证了诗人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人又总结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激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乐中读,在师生的赞扬声中读。因此,教师要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多读、乐读、趣读,把课外文章读懂读好。
六、营造浓厚氛围,激励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语文教学成功的教师在班内创设了阅读环境,营造了阅读的浓厚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熏陶,充分体现学生从读写活动中品尝到自主阅读带来的乐趣。
七、总结读书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兴趣
在读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讲一些古人、今人,特别是身边人会读书,读好书并从读书中获得乐趣的例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看课题想内容,看前文猜想中间的故事情节,读中间想结尾的读书方法,鼓励学生运用这种科学的读书法来读书。还鼓励学生每当自己看到一篇课文题目,来构思假如让我来写这篇课文,我会怎样构思?怎样选材?怎样谋篇布局呢?以此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在读写活动中,教师要经常性地采用语言激励和物质奖励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兴趣,并用自己以前教过的学生实例激励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
叶圣陶老先生在几十年前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像他说的那样从小喜欢阅读,会阅读、会独立自主地终身性地阅读,待一班班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大学堂后,还会自主阅读。这就是当今小语教师应该考虑到的有效的长久教学目标,以课内阅读指导打基础,课外阅读求发展,激励孩子终身喜欢自主阅读,并使其读写能力大大提高。这便是当今小语教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能力的目标,从而提高整个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