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培养少儿美术的想象力

【作者】 孙小华

【机构】 (广西灵山县实验小学)


【正文】想象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本能,对孩子而言则是一种天性,从小培养、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呢?以下我从两方面来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家庭美育
  美育在家庭教育中,之所以不可缺少,就是:美育与道德品质教育、开发智力教育、增强体质的教育是融为一体的。它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每个家庭都会经历孩子的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引导他们的想像力呢?下面我把我的经验跟老师们分享一下: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孩子们从小就受到我的影响,很喜欢画画,在她们还处于涂鸦期的时候,她们的绘画是缺少视觉控制的肌肉运动,属于无目的的乱画。涂鸦实际上是儿童的感觉和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之后对周围环境作出的一种新的探索,是一种无目的的手臂动作的练习。他们在涂画之前没有预想、没有构思,不讲究造型、色彩和构图,而是把涂鸦作为一种游戏,享受涂鸦动作带来的那种有节奏的运动快感,反映在画面上的是杂乱的线条。涂鸦后期,她们绘画出现简单的目的,但不能成形,不注意色彩变化,常常使用单色笔,偶尔换另一种颜色绘画。在家里,她们经常背着我拿铅笔或油画棒等工具在墙壁上乱涂乱画。有一次在家里我做完家务,走到房间一看整块墙壁都被她们画得五花八门,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啊”的一声大叫,可这一声叫声却把正在专注画画的孩子们给吓哭了。等安顿好孩子们之后我再慢慢地细品她们的“壁画大作”,其实是挺有想象力的,画中有两个长得奇奇怪怪的小公主在一起比美的,也有似花非花,似草非草的植物,还有各种各样我没见过的小动物以及各种看不懂的杂乱线条.....针对这件“壁画事件”,我对她们进行了教育与鼓励,教育她们不要乱涂乱画,要讲文明,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同时也表扬她们画的作品非常有想象力,让她们把自己的想法跟我这个妈妈说一说,当她们得到我的肯定之后,脸上露出了带泪珠的微笑。说真的,当时我好怕我那一声叫声把她们的想象力给扼杀了,生怕以后她们再也不敢拿起画笔尽情地画她们的所想了。但事实证明我的两个宝贝是那种涎脸涎皮的孩子,教育了她们的事情她们过了就忘了,家里为她们准备很多绘画纸,但她们还是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喜欢在洁白宽敞的墙壁上尽情的地挥洒,也许宽敞的墙壁才能让她们在绘画上发挥得淋漓尽致……经过多次教育无果后,我就任由她们放飞自我了,也罢,大不了等过几年把家里再次装修就行了,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庆幸的是她们只画家里的墙壁,不会在学校和任何公共场所乱涂乱画。也正因为我给她们投资了那么大的“资本”让她们能画自己所想,画自己所画。很荣幸她们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县级,市级以及区级比赛都拿到了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其中大女儿的一幅《回娘家》描绘的是一个男子推着自己的妻儿,左边挂着鸡,右边挂着鸭,背景用了我们灵山大芦村的古建筑一起回娘家的情景,通过画面很好地把我们灵山的文化特色传扬出去,这幅画荣获了广西第八届八桂画童特别金奖。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让孩子去画墙壁,而是不要把已经不能挽回的损失过多地去责怪孩子,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欣赏她的作品,给予她肯定的同时再加以教育。如果不希望孩子的涂鸦影响居室环境,可以在不影响孩子兴趣的情况下加以引导,比如在墙上张贴较大的纸,设置专门的涂鸦区等等。
  另外,作为父母还可以经常带领孩子走出家庭,到大自然中去,向孩子揭示自然的美,这也是美育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童年时代,对大自然的美的感受特别强烈和深刻,它将铭刻在儿童的心灵中,终生难忘。我们祖国的美丽的自然景物,是进行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是最具体、最直观的美育教材。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学会认识自然美、了解自然美、欣赏自然美,而且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开扩他们的胸襟,充实他们的知识。
  二、学校美育
  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放飞心灵、诱发想象的起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谐活泼的氛围,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进入学习状态,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风趣幽默的语言不仅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护,同时能够鼓舞信心和士气,有助于学生获得灵感,发展想象力。教师的任务是“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幼小心灵中的天生的冲动,即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一名导航员,更重要的是做学生的朋友,将自己的姿态降低到与学生视线同一高度,和学生们一起玩,在玩乐中引导学生放松身心,唤起记忆,遨游自由想象的空间。在我的美术课堂中,不管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学生,每次到作画环节,都有学生不敢动手去画,当我寻问原因时才知道他们有的是担心画错,有的是担心画得不好,所以不敢下笔。知道了他们的担心与害怕之后我就风趣地跟他们说:“在老师心里没有画错的线条,也没有画不好的画,你们都是小小画家,我们画的每一根线条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你们放开大胆地去画,也许画出来的作品比老师的还厉害呢”。接着我就展示了一幅学生构图比较小的作品,在上面帮他画上几笔,学生原来的线条原封不动,但是整个画面瞬间却变得非常大气起来,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并脱口而出,哇!原来还可以这样画呀!我紧跟着说:“老师就是孙悟空,给你们一点法术你们就要学会变,俺老孙看看谁的本领最大”。接着同学们都个个动起笔来了,有的画着画着就问我,老师我画的漂亮吗?老师猜猜我画了什么……整节课同学们都在欢乐、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收获绘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