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苏桂玲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三小学)


【正文】数学这门学科属于理性的知识,它不像文科类内容那么丰富多彩,又容易理解,易于接受。它的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是比较让人感觉枯燥乏味的,教师难讲,学生难学。怎么办呢?那就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什么是兴趣?简单说兴趣就是喜欢。也就是要让学生本身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只有喜欢上数学,对数学感兴趣了,学生才能学好这门课程。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怎样让孩子爱上数学呢?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尝试一下这三种方法。
  一、培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单纯、稚嫩,如果孩子喜欢这个老师,他们就自然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上哪个老师的课,自然就喜欢听这个老师讲课的内容,上课也会积极配合老师,主动热情表现自己,并爱屋及乌地爱上这门课程。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始终微笑面对学生,要保持极强的亲和力,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老师的友爱,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轻松融洽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孩子感觉他们就像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一样,愉快学习,享受学习。在这样充满亲情般的友好大家庭里,学生自然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学生年纪还小,在课下,教师也要关心学生、呵护学生,多多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要用最好的耐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他们小小的心灵一定会更真诚的回馈给老师的。俗话说:如果老师把学生看成是天使,那么老师就生活在天堂里,如果老师把学生当成是恶魔,那么老师就会生活在地狱里。有爱的老师才最美,学生在老师爱的包容里会健康快乐成长,更会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中,积极努力学习,真正热爱上老师所教的学科。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尤其是对刚接触的新鲜事物,老师可以抓住这个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能够引起小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1、 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穿插讲一些有关数学方面的奇闻轶事。像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他是怎样钻研科学,成为把“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第七位的第一人?被称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的华罗庚从小家境贫寒,如何刻苦努力学习,为中国数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最终成为国际数学大师?通过讲这些名人的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而且这些故事对小学生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在心里树立起自己的楷模。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会以他们的精神鼓舞自己,发奋学习,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本身对动画的东西就感兴趣,教师在做课件的时候,多采用一些动感多变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课上通过播放多媒体,运用这种动画画面,让学生用眼睛就可以直接看到数字或者图形的变换。这样不但能把数学中抽象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变成了具象可感、一目了然的事情,同时也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是人的天性,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对于孩子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让他们在“玩”的乐趣中感受学习其实也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不妨多设计一些相关数学方面的游戏,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学会了数学知识,学生在享受玩游戏胜利的喜悦同时,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数学,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渴望。
  三、让学生多说话、多动手、多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生性就爱说爱笑,爱打爱闹,他们始终是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中,教师在授课中如果让孩子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听课,对于他们来说是痛苦的一件事。这样上课老师这边严管纪律,不让孩子随便说话,不能有小动作,学生这边又因害怕老师就得时刻想着约束自己,一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累够呛,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好。我们应该顺其天性,让孩子“动”起来。
  在课堂上,让孩子多说话,积极踊跃发言,不管说错说对,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多鼓励、多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到哪个学生在哪个知识点的不足之处,可以及时弥补加强,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小脑袋里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课堂上,还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相对于冥思苦想,学生更喜欢对直观的实物感兴趣。比如说最简单的问题:1+1=?教师如果就只是通过嘴来告诉给学生,学生只能是机械的在脑子知道了1+1=2,并不能完全理解,以此类推,其他的数学问题,教师讲的枯燥,学生学的无味,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反过来,让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他们喜欢的实物,牙签、吸管或其他东西都可以,用这些实物“摆出”算式和答案,是不是会更直观明了,是不是把抽象的东西一下子就具体化了?是不是有些知识教师也不用那么苦口婆心的讲,学生也能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了?而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得来的答案,更会记忆深刻,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更能让学生对数学的奥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鼓励学生多说话多动手操作的同时,教师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而不是让孩子张着嘴在那等现成的食物。也就是说,要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要多给孩子留一些时间和空间,去独自思考,独自完成各种问题。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解决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更能引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所以教师要懂得适当放手,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主动拿来的才是最好的,学生学习的效率会更高。
  数学虽然是抽象的、枯燥的,但是如果掌握了诸如此类的好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让数学变得具体可感,让学生越来越对数学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