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分层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影响

【作者】 李 洁

【机构】 (广东省清远市田家炳实验学校)


【正文】摘 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教育行业改革的步伐,英语是世界范围内的语言,但是大量的国际材料、文化、科研成果向世界传递,中国在发展,对外交流也在进步。可以预见,中国将成功提升综合国力要成为世界舞台上最重要的一员,我们必须培养具有更多英语沟通能力的人力资源。这也是中国整体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英语是小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在语言习得上往往比其他年龄段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天赋。但是,有些学生因为对英语知识不感兴趣,英语基础薄弱,所以不擅长学习英语。英语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并通过有效的教育工具支持所有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出现,孩子们的课业负担也日益增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策略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会对学生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形成直接影响。结合现行英语教学思想分析来看,在英语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有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这一任务的开展要求,甚至会对学生形成一定的消极制约。基于这一前提,教师要主动创新教学理念,融入分层教学手段,打造创新性英语课堂,切实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1、教学活动多样化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词汇量很少,虽然一开始对英语感到好奇,但是,对模仿操练式的英语学习逐渐没有新鲜感,进而会厌倦学英语。因此,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有必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避免一堂课从头到尾一种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表现,适当调整与变换教学形式,多开展学生喜欢参与的、能够体现学生个性特征的并且提高英语兴趣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多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可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或赞美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鼓励学生,使他们课堂更加专心。
  2、学生分层
  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教师要综合原本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潜力等,科学地将学生进行分层。整个分层过程和结果教师要确保只有自己知道,做到“真”。与此同时,这种分层要符合动态的原则,即这种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变化,学生可以从原来的层级水平上升或下降到另一层级。这样通过及时的科学调整,可以确保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
  3、评价分层
  在教育评价范式中,评价已经不是教或学之后再来评的一个环节,也不是一个人教和另一个人学了之后等待第三者来评的那个孤立的环节,教学、学习、评价逐渐被看做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评价与教学、学习紧密地绞缠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现代教学中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着眼于学生的成绩,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分层教学中也要采取这两种评价方法。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评价。C层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自信心差,教师要多运用鼓励性评价。A层学生基础好,易产生自负心理,教师要注意运用中和的评价,防止他们过于骄傲。
  4、分层设计活动,创新开展高中英语语篇教学
  4.1课堂开始前的设计活动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带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这就需要导入既有趣又要和学习内容相关联。
  4.2课堂开始时的设计活动
  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标题结合导入内容推测本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是什么?主旨是什么?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看全文。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推测和文章的具体的内容相对照,从而深化学生对于本篇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针对这篇课文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更加有针对性,也会更加专注。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在脑海中搭建起关于这篇课文的简单框架,为后续深入性的探索奠定基础。之后教师应当带领着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并且带领着学生逐分析、总结出本篇课文的主旨。学生自己阅读完文本之后会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但这种理解有可能存在偏差,所以教师应该带着学生再次阅读学习课本,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本。
  5、移动学习在小学英语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随着越来越多英语学习相关的手机终端应用程序的开发,学生们也会选择适合的程序在课外利用碎片时间提高英语水平。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中将教育目标分为了六层,各层级间都是从易到难的一个过程,要想成功掌握任何一个层级都需要依赖于上一个层级的坚实基础。教育目标分类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实现最大跨度的进步和设置适合学生的挑战。学校划片式的招生方式使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不齐,在教授小学英语课程时,只有将学生分层,并且运用教育目标分类法,才能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应对挑战,最终受益。
  结语
  总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家庭环境、个人能力等各种要素都是存在差别的,因此,在开展教学时也应该差异对待。英语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好该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好基础。就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而言,主要是以教师的单纯讲解为主,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是比较单一的,这并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01):4-6.
  [2]余仁生.基于“立德树人”的“4+X”素养课堂新样态建设——从学校课堂教学区域研究视角[J].现代教育,2020(03):8-11.
  [3]威金斯,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2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