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分析

【作者】 肉 拉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拉加镇藏文寄宿制中学)


【正文】摘 要:新时期阅读教学受到了更高的重视,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其语文能力的教学目的。而且部编版教材也突显了对阅读教学的重视,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要求教师能够引领学生有效增加阅读量,全面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基于此,主要以低年级的小学生为对象,探讨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阅读教学;指导方法
  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还处于稚嫩的发展阶段,阅读成为提高其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材内容就针对小学生认知能力低和阅读量少的问题,适当地增加了阅读教学的教材内容。因此,摆在教师面前的就是要依托于教材,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指导方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我们知道语文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低段阅读与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低段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户外活动,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该要求所有学生将自己活动之后的感受写出来,然后由教师和所有学生选出最优秀的文章。另外,当看到一些广告牌、路标以及电视广告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去读这些内容。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演讲比赛以及作文大赛,并且鼓励所有学生都积极参加活动。
  二、以“问题为中心”,感悟文本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有效的运用提问艺术,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读文本,感悟文本。
  1、以一个主问题贯穿课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运用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一个主要问题贯穿课文,有助于帮助学生朗读课文,深入文中去感悟。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我主要围绕“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到依据,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又如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类文章时,也可以用一个主要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兴趣。在教学第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边引导边提问“大自然中都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他们是怎样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同样在《太空生活趣事多》中,可以通过提问太空生活中都有哪些有趣的事?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
  2、抓住课题题眼提问。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新颖有效的课堂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抓住课题,直接有效的提问更能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我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小鹿的玫瑰花》等这些课文时,就可以通过老师设问,学生质疑的方式展开教学。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带着你的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3、抓住关键字词提问,品味文本。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教学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②词语的学习和理解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低段语文更要逐渐培养学生理解关键词语、难懂词语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惜时间让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深入地理解。如我在教学《雷雨》一课时,为了充分让学生理解“垂下来”一词,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此时蜘蛛害怕、着急的心情。在赏析雨后景物“一条彩虹挂在天空”时,我提问“彩虹是怎样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五颜六色的彩虹挂在天空的美景,“挂”字更能体现彩虹的美。在赏析雨后景物“蜘蛛又坐在网上”时,我提问“这时候的蜘蛛又坐在网上干什么呢?”让学生理解“坐”字,表现出雨后蜘蛛的愉悦和悠闲。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我通过对比和图片观察帮助学生理解五光十色,从而突出葡萄沟葡萄的美、颜色多。
  三、引进微课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
  传统教学模式与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并不相适应,要求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入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开展。其中,微课就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手段,教师可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情制作微课件,然后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意识。而在预习过程中了解文本内容,可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微课教学的应用优势。比如在《影子》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可制作精悍短小的微课件,其中蕴含文章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在预习时进行自主探究。如:“在怎样的情况下,人的影子在前面?反之,在怎样的情况下,人的影子会在后面?人的影子有没有可能在正脚下?”这些内容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在微课件中布置小谜语或者设计踩影子的游戏,让小学生自主猜谜或者在踩影子的游戏过程中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感到阅读的乐趣,利于培养其乐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拓展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进行专门的强化训练。例如,在学习了有关环保问题的课文后,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文本,进行限时阅读,然后分享他们的阅读成果,并给予一定的评价,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道理。
  总之,要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教师要不断地思考、学习、实践、总结,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