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幼儿音乐学习兴趣

【作者】 孟 彦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绥东镇幼儿园)


【正文】  摘 要:儿童时期做为幼儿思维和能力培养的启蒙阶段,对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尤为重要。利用乡土资源能有效地培养音乐学习兴趣,能使幼儿从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幼儿的后期品德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幼儿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幼儿欣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使幼儿接受音乐文化的影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学习、经验、实践、总结,论述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幼儿音乐学习兴趣。
  关键词:乡土资源;产生音乐学习兴趣;引导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拓展音乐视野、感受音乐情绪的有效途径。音乐学习兴趣是音乐学习各个领域的动力,只有提高幼儿的音乐学习能力,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音乐,在音乐的路上走的更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内涵,设计生动的过程,创设适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才能让幼儿得到积极的发展,使幼儿在品味音乐形式美和内涵美的同时,获得全面、完美的音乐艺术体验,使幼儿的精神食量更加饱满。
  一、让幼儿佩服音乐教师,产生音乐学习兴趣
  作为幼儿音乐教师,不仅要注意挖掘教材的内涵,还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一首歌曲唱得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是啊!多少孩子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因为教师的影响,就立志长大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个过程就是在孩子的心里佩服了教师。“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样才能轻松驾驭课堂,自信源于自己的内涵素质。一节课20分钟,要想在这短短的20分钟让幼儿很快进入角色,产生学习兴趣,只靠教师教一句幼儿唱一句是不行的,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表现出自身过硬的专业水平,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唱歌、舞蹈、乐器演奏等等的展示,都能唤起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但是切记要把握有度,不要把音乐课堂变成舞台演出。记得一节音乐课上我首先进行了范唱,立刻很多幼儿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课堂气氛高涨,幼儿由于佩服我的演唱水平,产生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师发现幼儿特点,引导幼儿音乐学习兴趣
  在给幼儿上音乐活动课时,我会引导儿歌朗读歌词,根据音乐活动的不同利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打出不同的节奏和声音,培养幼儿节奏感。利用出象征小狗、小猫、小乌龟走路的声音,让幼儿了解切分音、附点等音符掌握不同的节奏类型。?在学习儿歌时,我会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这样即增强了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又以音乐促进幼儿大脑半球的思维,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记忆。如语言节奏“走、走、走”“小熊过桥”等。?例如:《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教学中,由于这首歌幼儿不易于理解和学习,我会引领幼儿观看短视频和国旗、国徽、万里长城、长江、黄河等图片,了解祖国幅员辽阔,繁荣富强,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一首不容易理解的歌曲幼儿很快的就能理解乐曲的情绪了,进而知道演唱方式。
  我们幼儿园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在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强制下学习舞蹈、钢琴、声乐等,而每次去学习他们都会很不开心,甚至哭鼻子。我们班的王梦瑶小朋友一直在声乐班学习唱歌,所以在一节音乐活动课上我请她演唱歌曲,可是她扭扭捏捏,并不愿意展现自己,最后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勉强的唱了一首小歌。其实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感兴趣,也只有有了兴趣才能做好,学习音乐也一样,引导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幼儿唱《小青蛙找家》中利用歌词的有趣吸引孩子,歌词大意是“几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我通过教幼儿边唱边模仿小青蛙叫并做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果然幼儿一边唱一边模仿一边表演,这节课幼儿特别投入,还非常开心。
  三、利用乡土资源,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除了一些教学技巧外,有效的音乐教学还需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构建一个轻松的课堂。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音乐课一般是教师的主战场,课堂上都是教师占据,而幼儿的主体地位却被忽视。因此,幼儿学习兴趣薄弱,学习质量差。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敢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课前我会带领幼儿利用乡土资源做成不同的打击乐器。如:利用饮料瓶子,装上沙子,做成沙锤;利用木板做成快板;鹅蛋壳保存完好装上沙子做成沙蛋等,为不同情绪不同类型的乐曲伴奏。这样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伴奏,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教学效果好。我们在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的时候,因为这首歌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我会让幼儿先试着唱,并利用课前自做的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孩子有了成就感,教师也真正做到了把主战场还给幼儿,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展现自我,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音乐走进幼儿一日生活,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在教育教学中,我会巧妙的采用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据音乐活动的不同,选择一些幼儿熟悉的歌曲或者旋律,将音乐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来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幼儿多听音乐,自主表达音乐情感,幼儿每天早晨来到幼儿园的时候,我会设计播放一些愉快的动画歌曲迎接幼儿的到来,例如:《上学歌》、《清早听到公鸡叫》等,此时幼儿的心情非常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一日活动中。?在间餐和午餐时,我播放节一些具有教育幼儿节约粮食歌曲,例如:《爱惜粮食》、《大米饭》等,让幼儿知道一粒米的来之不易。幼儿在听歌曲的时候教师进行了思想教育,知道了节约粮食,不浪费。
  五、开发新的音乐课堂,升华音乐学习兴趣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但这一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目的是教幼儿音乐知识,教幼儿唱歌,但这种方式没有抓住核心内容,容易使幼儿对音乐失去学习兴趣。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我总结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开发新的音乐课堂。比如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的时候,因为我的课是下午的第一节课,下午幼儿容易犯困。我把音乐课堂转移到了学校的菜园、果园、花园,利用农村独有的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映入幼儿眼帘的是红花、绿草,虫鸣鸟飞,这时候引导幼儿识记歌词,感受此时此刻的心情,效果会非常好的,原本的一遍遍朗读歌词教学方法被改变了,这样一节枯燥的音乐课瞬间生机勃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幼儿自然而然的带着愉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这个过程体现了学习兴趣的升华。
  总之,幼儿园里处处是教育,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认为只有合理利用乡土资源才能有效的培养音乐学习兴趣,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提高音乐水平、拓宽音乐视野、体验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