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怎样提高农村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

【作者】 陈剑凯

【机构】 (广西北流市清湾镇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篮球是一项综合性的集体合作体育运动项目,对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运用协调能力有着极大帮助和促进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于核心素养是建立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对重塑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对于农村学生个人来说篮球不仅能培养基本的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而且还能通过篮球这项运动培养集体意识和团体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运动能力;体育品格;健康行为
  初中篮球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紧紧抓住核心的内容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培养,从培养初中生的运动能力、协调能力入手,从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从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另外从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的培养,培养是从需要循序渐进地展开和引导。通过培养学生能有效的在这些方面得到提高。
  一、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了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下来完成的。比如,以“原地运球为例,教师要保证让学生掌握不同方式的其中有1.球技术动作2.同方向原地运球3.合作运球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细致观察,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的运球技术动作,当学生掌握了运球的基本技术后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和运动习惯,让学生于其中领悟体育课的意识所运用。在锻炼中需要学生们的顽强的拼搏的精神外,还可以塑造学生的性格、释放学生的天性。教师应该在常规训练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篮球运动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充分拓展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协调性表现在运球的拍球点以及力度大小方向合理性。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篮球技术学习中出现的动作不规范、不正确的现象,比如运球时没法集中注意力抬头,手型不正确五指不自觉的合在一起,还有拍运球时的节奏感不正确等。出现的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基础技术动作掌握的不到位,因此打好基础的篮球技术动作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重要环节。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篮球动作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质和体育精神
  学生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渗透体育品质和体育的精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体育的精神和体育意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坚持篮球这项运动所具有的规则,让学生从小树立一种“规则意识”学生在运动中执行了这样的规则就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对于出现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时应该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教师在篮球课教学中,对孩子们的表现都应做出中肯客观的评价,而不是灌输给学生们只知道比赛的胜负心和竞技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品格。在强调两两为一组的规则后,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分工,一人传球要看准时机而不是任意发挥,重视一个队伍的整体意识和配合意识,当另一个接球的人也应该常盯同伴,这种角色的担当和任务的按需分配可以促进孩子们养成一种竞好的体育品格。教师在适当弱化胜篮球比赛中的服胜负,而应该把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有目的增强,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从根本上领悟和追求到一种较为纯粹的体育精神和情感。
  三、培养学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
  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的知识和健康行为,这些知识的培养应该是贯穿体育篮球教学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在篮球活动中如何保护好手指挫伤,注意正确的接球动作,在运动中防止摔伤、让学生学习一些急救知识等健康知识,让学生树立自我保一意识,充分了解在篮球训练中的那些动作是有伤害性,从而把运动风险隆到最低,老师们应在进行篮球教学课程之前,好充足的身体活动、询问是否有人不适合上场,并安排好见习等课前备准事项,让学生们有一个合格的身体素质完成篮球训练。培养学生的一种安全的意识,安全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身心发展是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在篮球活动开始之前把相关的注意事项给学生清楚,强调让学生要注意的重点事项。首先是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不可大量饮水,进餐后不宜运动,不要在不适当的地方进行运动,比如,场地不平整的篮球场,不符合进行篮球活动的硬场地等。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身体伤害,不要在情绪低迷的时候进行运动,选择最佳运动量,剧烈运动后不可马上坐在地上休息等一些生活常识和运动常识的渗透也极为必要,科学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客观指导性的体系,科学的健康知识和健素行为,与好的运能力和运动习惯、体育精神和体育品格相互的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提高农村学生篮球运动员团队协调能力和顽强拼搏优良作风的有效途径
  1. 分析篮球的教学特点
  首先,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材料,把握其中的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教学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构建极富特色的教学课堂。其次,教师应该在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教学内容和需求,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紧扣团队协作的教学主题,采取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篮球教学,并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团队配合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及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在目前的素质化教学中,人们对学生的要求不再仅限于丰富的文化知识,身心健康也十分重要,而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初中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体育教学,尤其是篮球等需要学生协作努力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为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未来社会发展中,奠定良好基础。
  3.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篮球教学训练中,除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经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和信息,从而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顽强拼搏优良作风的时候,应该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感悟体育精神,同时搭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产生信任,从而引导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互帮互助,進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学生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五、建立一种合理的评价测试机制
  学生体育运动核心素养建立和形成,往往是需要在教学中定期定量的进行测试、监测和评价,这些测试和评价在日常的篮球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来充成。例如,可以在跳跃、奔跑、攀爬、翻越等过程中看出学生们各自具有什么样的运动能力和怎样的运动习惯;从上课的积极性、持久性、主动性等方面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具有顾强并博的体育精神;一些笔试,现场问答等方式的加入,可以测量学生的运动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测试机制,做好这些评价测试的第一数据,及时分析这些数据所表现出学生的各项身体的素质,对以后的教学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建立起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两个能力的运用在农村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和养成。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体所具有的潜能,科学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的素质能力。学生的素质教育对重塑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篮球运动的开展不仅能培养基本的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而且还能通过篮球这项运动培养集体意识和团体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篮球学习中领悟到团队合作的中的那种“快乐体育”运动精神,对于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是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晨.浅谈体育篮球教学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184.
  [2]金鑫.篮球教学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