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学困生案例分析
【作者】 余 婧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箭小学)
【正文】本学期我继续任教于四年级二班,针对班上一部分在数学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了观察和学习辅导,现对本班其中一名数学学困生做一个分析:
一、 基本情况
陈兴城,男,四年级二班学生,戴一副蓝色眼镜,话不多,胆子比较小,上课很少举手回答问题,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基本上也是保持沉默。作业基本能完成,但速度较慢,喜欢边写边玩,字迹比较潦草,错误率比较高,一些比较直观的计算类题目也是错误频出。
二、 成因分析
1、 自身因素
学习态度还算端正,但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不够重视 ,没有上进心。基础不够扎实,上课自控力差,容易走神,再加上思想上又比较懒惰,不愿意思考问题,很多基础性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无法灵活运用。
2、 家庭因素
由于家里面比较溺爱孩子,陈兴城在学习上比较懒惰,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父亲在工地上干活,工作比较辛苦,平时也很少有时间管孩子,正因为如此,陈兴城比较贪玩,有时候在外面玩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家。再加上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无力辅导孩子,作业有时候就是就应付。
三、 转化措施
1、 加强心理沟通,拉近心理距离。我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交流,达成共识,尽量使他与我有亲近感,从而消除对数学的恐惧和排斥,树立学习自信心。我在肯定他的优点后指了他的不足之处,在得到他的认同后我适时地对他的学习提出了几点要求:上课要认真听讲,最起码要有30分钟听课包括做练习;改掉边写作业边玩的坏习惯,作业要及时完成并订正;当天没有搞懂的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解决,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讲解。“你的脑子其实很聪明,不好好用实在太可惜了!”结束谈话时我跟他说。他诚恳的笑笑,愉快地答应了。
2、 为他补习基础薄弱的知识点。平时除了上新课,我会结合他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他缺漏的知识,以使他的基础打得尽量坚实一些。比如在学习简便计算这一单元,他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总是容易跟乘法结合律搞混淆,分不清什么时候用哪种运算定律合适,很多时候都是凭感觉去做,这样做出来的作业都是错的多对的少。这种情况很明显就是对乘法的基本运算定律掌握不牢固造成的。因此我有针对性地让他从两种典型例题中找到二者的区别,再通过对比练习加以巩固。为了让他对两种运算定律能够准确进行判断,我故意出一些数字相同的习题去“刁难”他,刚开始他还是容易混淆,经过反复练习,找到规律后,他的判断准确率大幅提升,成功的喜悦洋溢在他的脸上。
3、 多表扬少批评。课堂上多提问,抓住他的注意力,一旦回答正确就给予鼓励,回答不出来也可以适当引导和鼓励。布置作业时适当调整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以基础知识为主,随着他的不断进步再适时进行调整,直至达到与别的孩子相同的要求。
4、 及时与加长沟通联系。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经常与学长联系,及时跟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多与孩子交流,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聊聊,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父母重视了,孩子学习才会有动力。
四、 转化效果
通过一断时间的转化,陈兴城在数学课上能认真听讲,偶尔也能举手回答问题,走神的情况也很少,作业也能及时完成,正确率方面也有很大提升,学习的信心也在逐步增强,成绩也明显有了进步。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老师,我相信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多给予学困生一些关心,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坚持做下去,就能使学困生有所发展。
一、 基本情况
陈兴城,男,四年级二班学生,戴一副蓝色眼镜,话不多,胆子比较小,上课很少举手回答问题,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基本上也是保持沉默。作业基本能完成,但速度较慢,喜欢边写边玩,字迹比较潦草,错误率比较高,一些比较直观的计算类题目也是错误频出。
二、 成因分析
1、 自身因素
学习态度还算端正,但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不够重视 ,没有上进心。基础不够扎实,上课自控力差,容易走神,再加上思想上又比较懒惰,不愿意思考问题,很多基础性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无法灵活运用。
2、 家庭因素
由于家里面比较溺爱孩子,陈兴城在学习上比较懒惰,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父亲在工地上干活,工作比较辛苦,平时也很少有时间管孩子,正因为如此,陈兴城比较贪玩,有时候在外面玩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家。再加上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无力辅导孩子,作业有时候就是就应付。
三、 转化措施
1、 加强心理沟通,拉近心理距离。我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交流,达成共识,尽量使他与我有亲近感,从而消除对数学的恐惧和排斥,树立学习自信心。我在肯定他的优点后指了他的不足之处,在得到他的认同后我适时地对他的学习提出了几点要求:上课要认真听讲,最起码要有30分钟听课包括做练习;改掉边写作业边玩的坏习惯,作业要及时完成并订正;当天没有搞懂的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解决,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讲解。“你的脑子其实很聪明,不好好用实在太可惜了!”结束谈话时我跟他说。他诚恳的笑笑,愉快地答应了。
2、 为他补习基础薄弱的知识点。平时除了上新课,我会结合他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他缺漏的知识,以使他的基础打得尽量坚实一些。比如在学习简便计算这一单元,他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总是容易跟乘法结合律搞混淆,分不清什么时候用哪种运算定律合适,很多时候都是凭感觉去做,这样做出来的作业都是错的多对的少。这种情况很明显就是对乘法的基本运算定律掌握不牢固造成的。因此我有针对性地让他从两种典型例题中找到二者的区别,再通过对比练习加以巩固。为了让他对两种运算定律能够准确进行判断,我故意出一些数字相同的习题去“刁难”他,刚开始他还是容易混淆,经过反复练习,找到规律后,他的判断准确率大幅提升,成功的喜悦洋溢在他的脸上。
3、 多表扬少批评。课堂上多提问,抓住他的注意力,一旦回答正确就给予鼓励,回答不出来也可以适当引导和鼓励。布置作业时适当调整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以基础知识为主,随着他的不断进步再适时进行调整,直至达到与别的孩子相同的要求。
4、 及时与加长沟通联系。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经常与学长联系,及时跟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多与孩子交流,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聊聊,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父母重视了,孩子学习才会有动力。
四、 转化效果
通过一断时间的转化,陈兴城在数学课上能认真听讲,偶尔也能举手回答问题,走神的情况也很少,作业也能及时完成,正确率方面也有很大提升,学习的信心也在逐步增强,成绩也明显有了进步。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老师,我相信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多给予学困生一些关心,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坚持做下去,就能使学困生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