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 苏 娴
【机构】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三小学)
【正文】 摘 要: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思考
在小学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最基本的一项能力。学生在在计算能力方面就有强弱之分,并且计算能力会对学生的数学成绩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本文将从小学生计算现状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施信息化教学,促使学生不断巩固计算基础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比较分散、记忆难度大等特征,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策略的科学组织,让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掌握,多加强基础知识记忆、理解、应用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这将会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形成有效的促进。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引入,让一些原本抽象化的数学基础知识变得形象和生动,将静态知识进行动态化呈现,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突破数学知识在计算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让学生更好地理清计算思路。在“年、月、日”与“时、分、秒”的计算教学中,由于这与普通的十位数、百位数计算存在很大的不同,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遇到思维障碍,出现计算上的错误,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多种运算关系进行横向比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算法则,这样能有效降低学生在计算解题过程中基础知识的应用错误。
二、不断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最大积极性,发掘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天性是爱玩的,老师把知识融入到游戏中,相信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会更高,积极性会更浓。比如,为培养孩子们对于10以内数的分成的理解,创设《找朋友》的游戏:在下列数中找出哪两个数字是好朋友,4 9 6 8 1 2,孩子们会很快找出来,悄无声息地掌握“凑十法”。学段不同,找的朋友也要升级,比如182+49+118+51,学生会找出182和118,49和51他们分别是好朋友,学生在悄悄地利用“凑百法”,还有0.25和0.4,计算1.25×16时,发现1.25的好朋友8藏在16里面,因此1.25×16=1.25×8×2。数学使人更加聪明,做为数学教师不能一辈子只教课本上那点知识,是否偶尔也可卖弄一下。当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和为十,那他们的积为:十位上的数学乘以该数字加上1得到一个新数字,新数字再乘以100;个位上的两个数字相乘,再和上一步得到数相加。比如,34×36,计算3×(3+1),得到12,再乘以100,得到1200;计算4×6得到24,24再加上1200,得到1224。看上去感觉不可靠,不过这样做真的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相信,学生会对你刮目相看的,甚至五体投地。或者与学生共做一个计算题,老师们,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呀。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学生要想获得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培养学生坚强意志,主要做法是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计算训练。首先,要坚持引导学生每天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比如“789x687”涉及到了9次乘法口算以及7次加法口算,学生只有掌握了口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一些口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口算训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比如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计算题卡片,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其次,要每周举行一次计算题训练,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往往会通过列竖式的方法,一旦这一过程出现错误将会影响学生的计算效率和准确率,因此必须通过日常训练以及每周的联系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反复训练。通过这种长期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计算能力。很多小学生喜欢做比较简单的计算题,而面对复杂的计算题时往往会愁眉苦脸,计算正确率也随之下降。很多学生在进行计算时总希望能够尽快将问题解决,所以一旦遇到数字较大或者繁琐的计算时,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排斥心理,丧失解题的信心。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困难,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比如教师可以举办“巧算比赛”、“趣味解题”等活动,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帮助学生树立解决难题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坚强意识。?
四、重视作业评语
评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好的评语应简洁、艺术、富有新意,能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仅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又能适当指出缺点,能使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学习上获得更大进步;同时评语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常用的评语一般是:“再想一想”、“再检查一遍”、“格式对吗?”、“请看清楚题目”、“很好,你进步了,我为你加油!”、“你真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老师为你感到高兴!”“相信自己,你能行!”等等。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尊重、爱护与引导融入到作业批语之中,让学生牢记在心,终身受用。
五、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
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避免将15+5×(1-0.5),错误地算成20×(1-0.5)。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与学生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对于提高学生整体数学素养非常重要。可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精心安排,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计算品质,一步一步走踏实,相信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常德市;怎样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J];考试周刊;2004年16期
[2]曾诺;浅议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 管理);2009年04期
[3]林丹丹;论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困境与突破[J];新课程学习(中);201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思考
在小学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最基本的一项能力。学生在在计算能力方面就有强弱之分,并且计算能力会对学生的数学成绩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本文将从小学生计算现状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施信息化教学,促使学生不断巩固计算基础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比较分散、记忆难度大等特征,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策略的科学组织,让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掌握,多加强基础知识记忆、理解、应用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这将会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形成有效的促进。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引入,让一些原本抽象化的数学基础知识变得形象和生动,将静态知识进行动态化呈现,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突破数学知识在计算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让学生更好地理清计算思路。在“年、月、日”与“时、分、秒”的计算教学中,由于这与普通的十位数、百位数计算存在很大的不同,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遇到思维障碍,出现计算上的错误,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多种运算关系进行横向比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算法则,这样能有效降低学生在计算解题过程中基础知识的应用错误。
二、不断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最大积极性,发掘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天性是爱玩的,老师把知识融入到游戏中,相信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会更高,积极性会更浓。比如,为培养孩子们对于10以内数的分成的理解,创设《找朋友》的游戏:在下列数中找出哪两个数字是好朋友,4 9 6 8 1 2,孩子们会很快找出来,悄无声息地掌握“凑十法”。学段不同,找的朋友也要升级,比如182+49+118+51,学生会找出182和118,49和51他们分别是好朋友,学生在悄悄地利用“凑百法”,还有0.25和0.4,计算1.25×16时,发现1.25的好朋友8藏在16里面,因此1.25×16=1.25×8×2。数学使人更加聪明,做为数学教师不能一辈子只教课本上那点知识,是否偶尔也可卖弄一下。当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和为十,那他们的积为:十位上的数学乘以该数字加上1得到一个新数字,新数字再乘以100;个位上的两个数字相乘,再和上一步得到数相加。比如,34×36,计算3×(3+1),得到12,再乘以100,得到1200;计算4×6得到24,24再加上1200,得到1224。看上去感觉不可靠,不过这样做真的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相信,学生会对你刮目相看的,甚至五体投地。或者与学生共做一个计算题,老师们,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呀。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学生要想获得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培养学生坚强意志,主要做法是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计算训练。首先,要坚持引导学生每天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比如“789x687”涉及到了9次乘法口算以及7次加法口算,学生只有掌握了口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一些口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口算训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比如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计算题卡片,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其次,要每周举行一次计算题训练,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往往会通过列竖式的方法,一旦这一过程出现错误将会影响学生的计算效率和准确率,因此必须通过日常训练以及每周的联系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反复训练。通过这种长期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计算能力。很多小学生喜欢做比较简单的计算题,而面对复杂的计算题时往往会愁眉苦脸,计算正确率也随之下降。很多学生在进行计算时总希望能够尽快将问题解决,所以一旦遇到数字较大或者繁琐的计算时,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排斥心理,丧失解题的信心。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困难,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比如教师可以举办“巧算比赛”、“趣味解题”等活动,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帮助学生树立解决难题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坚强意识。?
四、重视作业评语
评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好的评语应简洁、艺术、富有新意,能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仅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又能适当指出缺点,能使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学习上获得更大进步;同时评语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常用的评语一般是:“再想一想”、“再检查一遍”、“格式对吗?”、“请看清楚题目”、“很好,你进步了,我为你加油!”、“你真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老师为你感到高兴!”“相信自己,你能行!”等等。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尊重、爱护与引导融入到作业批语之中,让学生牢记在心,终身受用。
五、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
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避免将15+5×(1-0.5),错误地算成20×(1-0.5)。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与学生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对于提高学生整体数学素养非常重要。可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精心安排,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计算品质,一步一步走踏实,相信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常德市;怎样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J];考试周刊;2004年16期
[2]曾诺;浅议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 管理);2009年04期
[3]林丹丹;论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困境与突破[J];新课程学习(中);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