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执教策略
【作者】 廖振强
【机构】 (广西那坡县百都乡初级中学)
【正文】立定跳远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田径项目之一,因为已经被选定为中考体育项目,每年体育中考选择该项目的考生愈来愈多,其“身价”越来越高,任何初中体育教师都不敢轻视它。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一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由于动作难度并不大,因此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并不难,体育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从而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非只有文化科目追求课堂效率,体育课同样也有这个追求,
我们都知道,立定跳远是跳跃动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比普通跳跃更进一步的地方,是在跳跃的基础上采取双脚同时起跳,使练习者的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量都得到加强,进而提高练习者的身体协调灵敏度。与此同时,它也可以培养练习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与勇气。学生必须学会两腿同时用力蹬地并同时起跳,既讲究上下肢的配合,也讲究身体左右侧的协调一致。起跳平稳,落地更要平稳,还要追求向前跳跃的长度。所以,认为立定跳远是很随意的跳跃动作是极其错误的,持此观点的人要么没有真正练习过立定跳远,要么是观察得不够细致入微。
为了使练习多样化,整节课执教者可以辅之于纵跳摸高、冲刺跑、俯卧撑等其他教学项目,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不至于感到体育课堂的枯燥无味。
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身体素质不错,弹跳力、爆发力和身体灵活度等等都接近最佳状态,练习立定跳远正是最佳年龄。另外,这个时期的初中生模仿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掌握立定跳远的要领几乎不在话下。但是,教师也要考虑到,如果整节课都是自己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或是讲解动作要领,不给学生足够的练习、实践时间和揣摩、反思的机会,学生就会觉得教师的教学重视理论轻视实践。体育课是更重视实践体验的课程,教师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对学生来说没多大用处。我的执教经验是,体育教师更应该注意精讲多练,要把大部分教学时间花在学生的练习上。初中生非常好动,只要让他们动起来,课堂气氛就十分活跃,学生们就会就很乐意去学习。总而言之,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才符合他们的年龄待征,课堂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教师务必牢记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等等,保证执教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3个小目标。准确掌握立定跳远的规范动作,这是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跳跃能力,进而增强下肢力量及身体爆发力,同时提高身体协调灵敏度,并达到“跑跳结合及上下肢均衡发展”,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目的,这是学生身体健康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与勇气,以及相互合作团队的精神,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社会适应目标。至于教学重点,则是摆臂与蹬地动作的协调配合、落地的时候屈膝缓冲,蹬地要有力,落地要轻巧,动作要干净利索,练习过程中充满自信志在必得。懂得身体协调用力、合理选择起跳的角度、腾空中展腹、落地时的收腹等等,是教学的难点。
要想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同时将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们可以首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比如让学生先欣赏奥运会立定跳远的精彩片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还要采用示范法,以准确的动作为学生做示范。这个示范,可以是执教者的自身示范,也可以播放专业运动员立定跳远的慢动作,从而激发学生“我要学习”的情感。我感觉播放视频的效果最好,等到学生头脑中有了影像之后,教师再简单讲解动作流程和动作要领,学生就能够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教师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教师以准确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由于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不同,教师可以通过纠正使之懂得什么样的动作才是正确的动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学生在学习本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跳跃动作,然后小组讨论悟出动作要领、最后通过“小组协作探究”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
本课包括“收心热身——育心强体、增智促技——稳定情绪、恢复心身”几个部分。第一步是热身,让学生绕操场慢跑几圈,同时做关节操和徒手操。具体做法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跑并带学生做操,要求学生做到秩序井然和做操动作认真规范。第二步是做一个叫“叫号起跳”的小游戏。具体做法是学生分男女各两队共4队体操队形站立,教师叫“1”时一队纵跳一次,叫“2”时二队纵跳一次,叫“3”时三队跳一次,叫“4”时四队纵跳一次,叫“5”时一队和三队纵跳一次,叫“6”时二队和四队纵跳一次,叫“7”时全体纵跳一次。凡是反应不及时者,或者出现错误者,罚做高抬腿运动10个。第三步是教师引导启发。教师让学生回想一下,夏季池塘荷叶上的青蛙在受到惊吓时,是如何起跳落水的?来自农村的学生,大多见识过青蛙入水的动作。教师以此来点拨学生,让学生模仿青蛙练习“蛙跳”。具体做法是,请学生代表发言并模仿青蛙跳水的动作,询问其它学生意见并请其做动作,教师由此展开立定跳远的概念,进而讲授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动作组成包括这几个部分:预摆——蹬地起跳——腾空——落地;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一是摆臂与蹬地要配合好,落地要屈膝缓冲;二是蹬地要有力,落地要轻巧,动作要干净利索,毫不犹豫并充满自信;三是身体要协调用力,起跳的角度要拿准,腾空中的时候必须展腹、落地的时候必须收腹。讲完之后教师做示范,然后学生模仿练习。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学生可以采用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生生互助(结对子)等方式。
本课围绕《立定跳远》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的氛围中,建立-种真诚、信任、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技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既重视群体教学,又注意学生个体化,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教学的平等,让每个学生享受体育成功的快乐。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教学效果是不错的。一是学生基本掌握立定跳远动作和游戏的方法、规则,二是运动量足够达到锻炼目的,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上能达到真诚、友好、相互合作,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及集体荣誉感,并树立自信,发扬勇于克服障碍、战胜困难的精神。
本节课遵循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讲究课堂效率的原则,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练习与提高。在课堂上加入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练,技能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充分体现“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一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由于动作难度并不大,因此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并不难,体育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从而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非只有文化科目追求课堂效率,体育课同样也有这个追求,
我们都知道,立定跳远是跳跃动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比普通跳跃更进一步的地方,是在跳跃的基础上采取双脚同时起跳,使练习者的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量都得到加强,进而提高练习者的身体协调灵敏度。与此同时,它也可以培养练习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与勇气。学生必须学会两腿同时用力蹬地并同时起跳,既讲究上下肢的配合,也讲究身体左右侧的协调一致。起跳平稳,落地更要平稳,还要追求向前跳跃的长度。所以,认为立定跳远是很随意的跳跃动作是极其错误的,持此观点的人要么没有真正练习过立定跳远,要么是观察得不够细致入微。
为了使练习多样化,整节课执教者可以辅之于纵跳摸高、冲刺跑、俯卧撑等其他教学项目,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不至于感到体育课堂的枯燥无味。
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身体素质不错,弹跳力、爆发力和身体灵活度等等都接近最佳状态,练习立定跳远正是最佳年龄。另外,这个时期的初中生模仿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掌握立定跳远的要领几乎不在话下。但是,教师也要考虑到,如果整节课都是自己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或是讲解动作要领,不给学生足够的练习、实践时间和揣摩、反思的机会,学生就会觉得教师的教学重视理论轻视实践。体育课是更重视实践体验的课程,教师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对学生来说没多大用处。我的执教经验是,体育教师更应该注意精讲多练,要把大部分教学时间花在学生的练习上。初中生非常好动,只要让他们动起来,课堂气氛就十分活跃,学生们就会就很乐意去学习。总而言之,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才符合他们的年龄待征,课堂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教师务必牢记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等等,保证执教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3个小目标。准确掌握立定跳远的规范动作,这是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跳跃能力,进而增强下肢力量及身体爆发力,同时提高身体协调灵敏度,并达到“跑跳结合及上下肢均衡发展”,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目的,这是学生身体健康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与勇气,以及相互合作团队的精神,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社会适应目标。至于教学重点,则是摆臂与蹬地动作的协调配合、落地的时候屈膝缓冲,蹬地要有力,落地要轻巧,动作要干净利索,练习过程中充满自信志在必得。懂得身体协调用力、合理选择起跳的角度、腾空中展腹、落地时的收腹等等,是教学的难点。
要想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同时将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们可以首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比如让学生先欣赏奥运会立定跳远的精彩片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还要采用示范法,以准确的动作为学生做示范。这个示范,可以是执教者的自身示范,也可以播放专业运动员立定跳远的慢动作,从而激发学生“我要学习”的情感。我感觉播放视频的效果最好,等到学生头脑中有了影像之后,教师再简单讲解动作流程和动作要领,学生就能够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教师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教师以准确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由于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不同,教师可以通过纠正使之懂得什么样的动作才是正确的动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学生在学习本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跳跃动作,然后小组讨论悟出动作要领、最后通过“小组协作探究”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
本课包括“收心热身——育心强体、增智促技——稳定情绪、恢复心身”几个部分。第一步是热身,让学生绕操场慢跑几圈,同时做关节操和徒手操。具体做法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跑并带学生做操,要求学生做到秩序井然和做操动作认真规范。第二步是做一个叫“叫号起跳”的小游戏。具体做法是学生分男女各两队共4队体操队形站立,教师叫“1”时一队纵跳一次,叫“2”时二队纵跳一次,叫“3”时三队跳一次,叫“4”时四队纵跳一次,叫“5”时一队和三队纵跳一次,叫“6”时二队和四队纵跳一次,叫“7”时全体纵跳一次。凡是反应不及时者,或者出现错误者,罚做高抬腿运动10个。第三步是教师引导启发。教师让学生回想一下,夏季池塘荷叶上的青蛙在受到惊吓时,是如何起跳落水的?来自农村的学生,大多见识过青蛙入水的动作。教师以此来点拨学生,让学生模仿青蛙练习“蛙跳”。具体做法是,请学生代表发言并模仿青蛙跳水的动作,询问其它学生意见并请其做动作,教师由此展开立定跳远的概念,进而讲授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动作组成包括这几个部分:预摆——蹬地起跳——腾空——落地;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一是摆臂与蹬地要配合好,落地要屈膝缓冲;二是蹬地要有力,落地要轻巧,动作要干净利索,毫不犹豫并充满自信;三是身体要协调用力,起跳的角度要拿准,腾空中的时候必须展腹、落地的时候必须收腹。讲完之后教师做示范,然后学生模仿练习。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学生可以采用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生生互助(结对子)等方式。
本课围绕《立定跳远》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的氛围中,建立-种真诚、信任、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技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既重视群体教学,又注意学生个体化,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教学的平等,让每个学生享受体育成功的快乐。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教学效果是不错的。一是学生基本掌握立定跳远动作和游戏的方法、规则,二是运动量足够达到锻炼目的,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上能达到真诚、友好、相互合作,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及集体荣誉感,并树立自信,发扬勇于克服障碍、战胜困难的精神。
本节课遵循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讲究课堂效率的原则,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练习与提高。在课堂上加入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练,技能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充分体现“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