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班级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

【作者】 覃翠淑

【机构】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三小学)


【正文】  摘 要:小学教学是学生学习启蒙的阶段,小学阶段养成的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改革也应该随之改变。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加入,使小学的管理更加高效,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本文探讨了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小学班级管理课程的教学,并提出了改进小学教学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行动向导;小学;班级管理
  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教师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行动导向理念与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启蒙与发展。目前,行动导向教学在小学中的应用并不广泛。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涵盖了很多内容,主要包括行动导向的培养目标、教学组织体系、教学手段、方法、监督考核、评价方法等,并结合小学管理,它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小学教育的作用。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及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法相比,行动导向教学体现出一些更鲜明的特点: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行动导向注重教学环节和工作步骤的完整性,不追求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整合性,注重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整体性。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它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和技能为中心的评价方法。
  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从多个方面考察孩子综合能力,也通过各种科学方案设计来激发孩子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动手能力。在进行小学的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可以让孩子思维的不断变化,接受方方面面的知识应用,催化这孩子思维的形成,帮助注意力有效集中,学习效率也不断提高,使孩子在一个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对多个课程产生兴趣,提升他们学习的动力。
  新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对传统课程认知的颠覆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行动指导模式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他们愿意提前准备课程内容,并能够履行各自的职责。在方案设计阶段,他们往往不自觉地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认真讨论和策划本组的设计内容,并试图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和证明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目的,完成任务。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方案设计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二、小学班级管理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手段
  1.以培养兴趣为目的创设符合行动导向要求的教学环境
  行动导向教学是将该理念与教学管理进行一种融合的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对学习的要求也不大,要想让教育更好的发挥作用,就需要教师能够创设更为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在开展教育教学时,需要教师能够创作良好的环境去进行学习。以科学为例子,让小学生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下进行科学教育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张贴一些图片,关于星空的图片或者小星球等等。能够让小学生更加直观的去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此同时,小学生也可以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更好的环境进行学习,其中科学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的材料去优化教室,一方面教师可以放置一些道具,让小学生在进行探究时能采用更为多样的材料去进行探究,大多情况下我们摆放的工具可以有放大镜等等。除此以外,在创设学习环境时,不仅需要在教室里进行情境创设,还要在整个小学里进行。既可以在小学的楼道里设置一些有关科学的小区间,让小学生能够在游戏的时候也能够学习;又可以在小学的墙面上贴一些科学小常识或者科学动画,在丰富校园环境的前提下,也能够更好的学习到一些有趣的知识。久而久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大,求知欲也会高涨。总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就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为目的开始的。
  2.注重教学手法
  当行动导向理念出现后,就需要教师能够一改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注重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等等。举个例子来说,吹泡泡游戏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游戏,在传统教育上,大多教师都是通过将肥皂和水勾兑到一起来实现泡泡水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实现了教学目标,并不能够完全使小学生掌握一些能力。所以,在行动导向的教学环境下,需要小学生能够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自身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不告诉学生泡泡水的配方是什么,让小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地尝试去完善配方,进而实现泡泡水。在此过程中,对小学生的要求还是比较大的,这时教师就需要发挥作用,多次引导小学生去进行实验,告诉小学生有什么教学步骤、出现问题如何解决。这样能够使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3.重视小学生发展,进行全面评价
  行动导向理念在当前的教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传统模式来说,该理念基础上的科学教育更加注重小学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也更加重视小学生的发展。根据行动导向理念,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评价过程中,对其的评价能够更好的使学生接受多样的教育,尽可能培养出更全面、更多样的人才。因此,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小学生的全面评价,使小学生更好的发展。这也就要求教师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到行动导向理念的内涵,更加明确该理念的内容,在教育指导上,教师也更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评价孩子时,教师不能仅评价结果的好坏,更重要的是评价过程。实际上,小学生在科学实验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可以让小学生在鼓励和帮助下更好的了解学习和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知识,使小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年龄和思想的影响。行动导向教学对当前小学教学管理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引入行动导向理念更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唐秀丽.多视角全方位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相关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2)
  [2]贾中平.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