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时代班主任工作管理精细化刍议
【作者】 陆荣献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由于新时代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于是,要经常利用班会、晨会、课前、课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新时代管理;精细化
一、思想要求
1.加强修养: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坚持读书看报,了解国内大事;不断加强进修,精通业务知识,了解科技最新发展。
2.要为人师表:仪表端庄,服饰得体;语言文明,举止文雅;为人正直,待人真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处事,公正无私;敬业爱岗,工作认真。
3.要尊重人格: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尊重每个学生、家长和科任教师。
二、工作要求
1.严——要严格。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并严而有理,严而有度。
2.情——要有情。热爱关心每个学生,体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细——要细致。工作深入细致,注重调查研究;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要周全。
4.准——要准确。要清楚全体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要准确把握教育契机。
5.勤——要勤奋。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工作中要做到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脑勤。
6.实——要求实。为人朴实,工作务实,作风扎实。
7.新——要创新。要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
三、工作方法
班主任工作要做到“七忌”:
1.忌贫嘴唠叨——小题大做,车轱辘话,唠叨不停。
2.忌偏心偏爱——偏爱学生,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3.忌溺爱护短——反感他人反映自己班的学生情况。
4.忌主观武断——不调查实际情况,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5.忌文过饰非——有错不承认,总是强调客观。
6.忌急躁粗暴——动辄发脾气。
7.忌讽刺挖苦——说话尖刻,讽刺学生,甚至侮辱人格。
四、具体要求
1.班主任八到位:①早自习前到位;②课间操到位;③下午第一节课前到位;④班会、校会到位;⑤课件活动到位;⑥班主任工作会到位;⑦升旗仪式到位;⑧外出活动到位。
2.班主任六关注①关注学生的早读;②关注学生的课间表现;③关注学生的午间纪律;④关注学生的课外活动;⑤关注教室、楼道责任区、校园保洁区的卫生;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
3.主题班会要求:①召开主题班会前,要求写好教案,明确班会的主题、内容及步骤。不能无“教案”开会。②每次班会,黑板上应写出主题或题目,字迹醒目。③班会的主持人和发言人要确定,并做充分的准备。④班会期间,要求学生要精力集中,情绪振奋,踊跃发言。
4.家长会要求:
会前准备:①全面了解本班学生,做到心中有数。②全面掌握本班情况,如思想、学习、纪律、团结、劳动、各项活动、各种竞赛、班干部、好人好事、班级优势与劣势、在年级中的位置等。③家长会前,要认真设计,形式要多样、生动、活泼。
会议须知:①必须积极、热情、认真,全心投入,主动与家长沟通情况,面对家长的询问,要耐心、细心。切忌急躁,切忌因学生的优劣而确定对其父母的态度。②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讲话要以可定成绩为主,以表扬、鼓励为主。要避免在家长会上批评、挖苦、讽刺个别学生或家长。③个别学生的问题,要在会下与个别家长交换意见。在指出学生的错误或不足时,要诚恳地请家长积极配合工作。④在个别家长不冷静是,要千方百计稳定情绪,不要激化矛盾。
会场布置:①教室打扫清洁,座椅码放整齐。②会场布置要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③会场可以展示学生习作、奖状等。
会议内容:①按照学校或年级组的要求。②经过批准的自行安排的内容。
5.家访要求:①每学期至少家访二分之一的家庭。②家访前,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数:沟通、了解什么情况,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样的谈话方式。③家访时要以诚相交,找准谈话的切入点,消除家长顾虑,缩短与家长的心理距离。
6.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求①谈话前,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谈话目的、内容和方式。②谈话时,要以平等的方式进行,双方均坐或均立,不用手指点学生。③与学生谈话,无特殊情况不得占用上课时间。④与问题生谈话,要心平气和。⑤与个别学生谈话,不感情用事,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点滴的进步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缺点和不足,帮学生找出改正办法。⑥一般谈话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达到新领导接触,使谈话对学生产生感染力。⑦谈话之后要做到书面记录。
7.班主任与家长谈话的要求①要起到与家长沟通情况、解决问题的作用,争取家长鼎力配合,促进学生进步。②心平气和,不急不躁,不要对家长进行批评,对家长在教育方面的不当做法,可采用建议、规劝方式。③谈话时双方平等,均坐或均立。与家长谈话时,应当回避他人,谈话过程中,其他教师不要插话。不要在楼道或公共场合对其子女进行批评,对家长加以指责。④谈学生问题时,要实事求是,要重证据,要认真进行剖析,讲清利害关系,以理服人,并耐心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与家长协商解决。⑤要认真倾听家长意见、了解家长心理,以便对其子女的教育更有针对性。
五、情感管理的精细化
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情感管理的精细化,常常会使班级管理充满人文气息,洋溢温情,充满真与美的魅力,我认为情感管理的精细化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关注生活细节。学生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学校,和班主任老师相处的时间常常超过了父母。我们除了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思想之外,更要去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多时候,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轻轻的提醒——“天凉了,该添衣服了”,会让这种温情流淌在学生的心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都会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关爱,在感动与感激中去模仿去学习。
注意细节的“样子”引领比“喊破嗓子”的效果要好得多。这种教育的效果会温暖学生一辈子。不仅如此,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这种细节情感的感化中,学生会更多地体会老师的真诚,去感念老师的真爱,自觉的改变一些不当的言行,修正自己,检点自己,在潜移默化中纯净了灵魂,规范了举止。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2.关注心理细节。平时我们过多的关注了学生的考分,过多的注意了学生德行的修炼,过多地在意于孩子身体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却成了“被教育遗忘的角落”——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淡漠了学生心灵的沟通,这正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一个误区,重德育轻心育。很多时候,学生中发生的很多问题看似是教育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
总之,教育发展到当今,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也在迅速发展,已形成一门文化,一门艺术。在某种程度而言,它的重要性已超过文化教育,并可能因为班主任教育管理的一个细节而影响学生终身。因此,班主任对班级的教育管理,应该越来越要重视精而细。
参考文献:
[1]王蛟.班主任精细化管理对初中德育工作的提升路径[J].新课程,2020(27):41.
[2]王慧.于细微处见真章——浅议班主任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J].新课程导学,2017(22):97.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新时代管理;精细化
一、思想要求
1.加强修养: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坚持读书看报,了解国内大事;不断加强进修,精通业务知识,了解科技最新发展。
2.要为人师表:仪表端庄,服饰得体;语言文明,举止文雅;为人正直,待人真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处事,公正无私;敬业爱岗,工作认真。
3.要尊重人格: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尊重每个学生、家长和科任教师。
二、工作要求
1.严——要严格。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并严而有理,严而有度。
2.情——要有情。热爱关心每个学生,体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细——要细致。工作深入细致,注重调查研究;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要周全。
4.准——要准确。要清楚全体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要准确把握教育契机。
5.勤——要勤奋。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工作中要做到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脑勤。
6.实——要求实。为人朴实,工作务实,作风扎实。
7.新——要创新。要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
三、工作方法
班主任工作要做到“七忌”:
1.忌贫嘴唠叨——小题大做,车轱辘话,唠叨不停。
2.忌偏心偏爱——偏爱学生,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3.忌溺爱护短——反感他人反映自己班的学生情况。
4.忌主观武断——不调查实际情况,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5.忌文过饰非——有错不承认,总是强调客观。
6.忌急躁粗暴——动辄发脾气。
7.忌讽刺挖苦——说话尖刻,讽刺学生,甚至侮辱人格。
四、具体要求
1.班主任八到位:①早自习前到位;②课间操到位;③下午第一节课前到位;④班会、校会到位;⑤课件活动到位;⑥班主任工作会到位;⑦升旗仪式到位;⑧外出活动到位。
2.班主任六关注①关注学生的早读;②关注学生的课间表现;③关注学生的午间纪律;④关注学生的课外活动;⑤关注教室、楼道责任区、校园保洁区的卫生;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
3.主题班会要求:①召开主题班会前,要求写好教案,明确班会的主题、内容及步骤。不能无“教案”开会。②每次班会,黑板上应写出主题或题目,字迹醒目。③班会的主持人和发言人要确定,并做充分的准备。④班会期间,要求学生要精力集中,情绪振奋,踊跃发言。
4.家长会要求:
会前准备:①全面了解本班学生,做到心中有数。②全面掌握本班情况,如思想、学习、纪律、团结、劳动、各项活动、各种竞赛、班干部、好人好事、班级优势与劣势、在年级中的位置等。③家长会前,要认真设计,形式要多样、生动、活泼。
会议须知:①必须积极、热情、认真,全心投入,主动与家长沟通情况,面对家长的询问,要耐心、细心。切忌急躁,切忌因学生的优劣而确定对其父母的态度。②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讲话要以可定成绩为主,以表扬、鼓励为主。要避免在家长会上批评、挖苦、讽刺个别学生或家长。③个别学生的问题,要在会下与个别家长交换意见。在指出学生的错误或不足时,要诚恳地请家长积极配合工作。④在个别家长不冷静是,要千方百计稳定情绪,不要激化矛盾。
会场布置:①教室打扫清洁,座椅码放整齐。②会场布置要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③会场可以展示学生习作、奖状等。
会议内容:①按照学校或年级组的要求。②经过批准的自行安排的内容。
5.家访要求:①每学期至少家访二分之一的家庭。②家访前,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数:沟通、了解什么情况,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样的谈话方式。③家访时要以诚相交,找准谈话的切入点,消除家长顾虑,缩短与家长的心理距离。
6.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求①谈话前,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谈话目的、内容和方式。②谈话时,要以平等的方式进行,双方均坐或均立,不用手指点学生。③与学生谈话,无特殊情况不得占用上课时间。④与问题生谈话,要心平气和。⑤与个别学生谈话,不感情用事,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点滴的进步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缺点和不足,帮学生找出改正办法。⑥一般谈话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达到新领导接触,使谈话对学生产生感染力。⑦谈话之后要做到书面记录。
7.班主任与家长谈话的要求①要起到与家长沟通情况、解决问题的作用,争取家长鼎力配合,促进学生进步。②心平气和,不急不躁,不要对家长进行批评,对家长在教育方面的不当做法,可采用建议、规劝方式。③谈话时双方平等,均坐或均立。与家长谈话时,应当回避他人,谈话过程中,其他教师不要插话。不要在楼道或公共场合对其子女进行批评,对家长加以指责。④谈学生问题时,要实事求是,要重证据,要认真进行剖析,讲清利害关系,以理服人,并耐心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与家长协商解决。⑤要认真倾听家长意见、了解家长心理,以便对其子女的教育更有针对性。
五、情感管理的精细化
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情感管理的精细化,常常会使班级管理充满人文气息,洋溢温情,充满真与美的魅力,我认为情感管理的精细化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关注生活细节。学生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学校,和班主任老师相处的时间常常超过了父母。我们除了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思想之外,更要去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多时候,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轻轻的提醒——“天凉了,该添衣服了”,会让这种温情流淌在学生的心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都会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关爱,在感动与感激中去模仿去学习。
注意细节的“样子”引领比“喊破嗓子”的效果要好得多。这种教育的效果会温暖学生一辈子。不仅如此,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这种细节情感的感化中,学生会更多地体会老师的真诚,去感念老师的真爱,自觉的改变一些不当的言行,修正自己,检点自己,在潜移默化中纯净了灵魂,规范了举止。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2.关注心理细节。平时我们过多的关注了学生的考分,过多的注意了学生德行的修炼,过多地在意于孩子身体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却成了“被教育遗忘的角落”——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淡漠了学生心灵的沟通,这正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一个误区,重德育轻心育。很多时候,学生中发生的很多问题看似是教育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
总之,教育发展到当今,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也在迅速发展,已形成一门文化,一门艺术。在某种程度而言,它的重要性已超过文化教育,并可能因为班主任教育管理的一个细节而影响学生终身。因此,班主任对班级的教育管理,应该越来越要重视精而细。
参考文献:
[1]王蛟.班主任精细化管理对初中德育工作的提升路径[J].新课程,2020(27):41.
[2]王慧.于细微处见真章——浅议班主任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J].新课程导学,2017(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