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自然资源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

【作者】 朱燕娴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文安幼儿园)


【正文】  摘 要:自然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可以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思想资源,是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延伸。在幼儿教学中,自然资源对幼儿来说是神秘的,它不仅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还能使幼儿在感知、体验和操作中获得认知体验。在自然资源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资源,注重资源的挖掘,使幼儿园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重要意义;幼儿教育;自然资源
  虽然幼儿园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但资源毕竟有限,难以满足幼儿的深入学习。如何满足幼儿的个别差异,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性,成了许多教师的困扰处。大自然一块可贵的瑰宝,其神秘且丰富的资源是丰富教师教学的重要伙伴,也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最好的隐形教师。
  一、 单一方法是埋葬幼儿学习的凶手
  当今许多幼儿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幼儿学习主体不明显。为了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起点,一些幼儿园出现了小学教育现象。许多孩子已经开始在中班或大班学习外语、数学和汉字。这些现象违背了学前教育的原则。就幼儿园教学而言,有必要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活动。过于僵化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幼儿天性的发展,也会影响幼儿的活力,同时对幼儿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大多数幼儿园在教育和教学中使用灌输法。幼儿的整个学习过程相对被动,难以充分发挥其独立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对于孩子们来说,好奇与探究是幼儿学习发展的主动力,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不但固化了幼儿的思维模式,还严重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擅用自然资源对于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依据教材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内容将相对限制,难以满足班级幼儿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利用自然资源能够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丰富幼儿的教学内容,帮助幼儿拓展视野。其次,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许多教师会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束缚,幼儿的主体地位难以充分发挥,这将极大地影响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自然资源能很好地弥补,自然资源接近幼儿生活,教学内容与自然资源相结合,能轻易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从而能帮助幼儿轻松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最后,利用自然资源可以帮助幼儿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了解自然资源与生活和环境的密切关系,形成热爱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建立正确的情感理解。
  总而言之,自然教育资源对幼儿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丰富教学方式外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自由探索,动手实践的机会,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三、自然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1)将自然资源运用于教育活动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孩子亲近自然,关注生活环境。由此可见,自然资源对于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要积极利用自然资源,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建立知识与自然的联系,使孩子们有更直观地认识,更积极地学习和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普通竹子、豆子、稻草、麦秆等等引导孩子探索,让孩子自主操作。营造与自然资源相关的教学环境,提高孩子在自然资源影响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能调动孩子们认识到对大自然的物资的兴趣,提升他们提升对学习的重视。同时,为了帮助孩子们形成对颜色的理解,老师可以制作不同颜色的布袋,将布袋放在每个角落,然后为孩子们准备黄豆、红豆、葡萄、黄瓜等,放入相同颜色的布袋中。通过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加强对颜色的理解。在幼儿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智力,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思想理解和表达能力。自然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带领幼儿归回生活,从生活上的小点滴出发如用废纸、稻草等物品制作武器和衣服,以幼儿熟悉的物品进行教学,不但能激发也幼儿的学习探究,还能在实践中满足幼儿的个别差异发展,实现幼儿为主体的学习。
  (2)将自然资源运用于户外活动中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可以结合幼儿园现有的自然资源和孩子们的实际兴趣爱好,对户外场地进行总体布局,根据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规划和分区,然后开辟多个活动区。例如水上游乐区、沙地、碎石路、攀岩区、超级训练营等,利用现有幼儿园的自然资源,丰富户外活动的,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挥天然草地的优势,组织孩子进行爬、跑、跳等活动,或者利用泥土的特性,培养孩子在运动中的协调能力和感官能力,组织孩子揉捏泥土,用脚踩踏房屋和其他活动。树干和麻绳也可用于组合树干和麻绳,供幼儿攀爬。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在自由的氛围中学习合作、交流等,教师只需要从旁观察,努力成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自然资源变成最好的老师,无限宽容幼儿的深入学习。
  (3)将自然资源运用于体育活动中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实践能力的提高,还能锻炼他们的体质。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积极将自然资源与体育活动相结合,突破教学资源的局限性。例如,在投掷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用废弃的纸箱和石头引导孩子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记录,了解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又如在跳远过程中,跳远距离可以用树叶铺成。一旦孩子们踏上树叶,就表明他们失败了。孩子们在此中能发挥本能,主动观察并大胆探索,努力突破活动的界限,实现活动的最终目标。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幼儿能在体育活动中产生尝试的兴趣,并能感受自然资源的魅力,从而发挥自然资源对于体育活动的价值。
  总之,对于幼儿来说,玩耍和活跃是他们的天性。在幼儿园教育中利用自然资源可以极大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还可以使孩子在实践中亲近自然,感受融入自然的乐趣,逐渐喜欢学习、热爱学习,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学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找到自然资源与教学活动的契合点,使自然资源在使用中充分发挥作用和价值,从而凸显幼儿的主体学习,减轻教师的压力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性。
  参考文献:
  [1]张艳梅.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幼儿绘本,201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