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升德育素质的新思考

【作者】 1.刘金娟 2.董兆欣

【机构】 (1.山东省安丘市新安学校;2.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


【正文】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要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以德育渗透为主线,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赋予教学和管理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水平。
  一、常规管理中渗透德育
  学生的一日生活常规正是培养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进行良好行为规范训练的最普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小学生年龄小,思想纯,可塑性大,每天学校的引导,无疑都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而,我们要加强常规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充分利用重大集会进行教育。
  例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参加,庄严肃穆,学生行队礼,老师行注目礼等。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有机结合,正面引导。每周一的班会工作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2、加强制度建设。
  健全完善德育管理制度,不仅是推动德育到位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的需要,是明理导行的保证。我们以查带训,以查促进,健全完善了“升降旗制”,全面发展“文明班级评选制”和“一日常规检查制”,“红领巾监督岗制”等。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形成了德育渗透学校全面育人的管理体系,强化了对学生的训练。
  我们每周一公布各班全面发展得分情况,进行小结,发放流动红旗,使每个班级在竞赛中奋发向上。
  二、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学科德育渗透,是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科的相关德育知识,在现有教材选编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既孕育于课本之中,又取材于教材之外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即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走学科均衡化、知识交叉化和德育渗透化的探究之路,防止教育的畸形发展。而学科德育渗透正是给素质教育添加绿叶,给创新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为素质教育提供营养、补充能量。
  1、突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做到心中有“德”。学科教师“心”中无“德育”,学科教学便成了单一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远没有达到“育人”的目的。
  2、明确教师培养方向,不断提高师德修养,能够以“德”养“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科教学的主导,是德育渗透工作的实践者,而学生在校接触的都是教师,因而教师的形象,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的影响,教师榜样的作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其所教学科知识本身。
  3、确立学科德育目标,研究德育渗透方法,力求处处有“德”。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德育渗透的主体目标。其实,各学科德育渗透有着共性目标,如都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德等。同时,各学科又有着的不同个性。因此,要结合各学科特点针对性的确立目标,进行德育教育。只有各学科都能进行德育渗透,德育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德育渗透在丰富彩的活动之中
  活动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受到教育的好形式。活动只是途径,育人才是目的。我们特别注意活动中的德育渗透,强调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受教育,养习惯、启智慧,练本领,长才干。此外,我们还在各类以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兴趣小组中渗透德育。如,结合我校的文化艺术教育特色,在美术班教学和各艺术小组活动中教会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听世界,感悟世界,在艺术的感召下,发现自然的美和心灵的美,具有更高的文化艺术品位和生命的活力,进而达到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肯定。体育活动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还应该通过体育锻炼,让学生以身体的健康强壮达成精神的坚韧顽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养成健全的人格。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一种伴随他们一生的文体活动爱好情趣,促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
  四、德育渗透在评比之中
  为保证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全面、正常开展,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把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作为教学常规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1、组织上,学校政教处、教务处等主要部门要有专人负责,结合日常教学工作检查,定期研究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和成果,以指导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工作。
  2、管理上,在教学常规检查、教案评比、课堂教学竞赛等方面,突出“德育渗透”的内容和比重,以促进教师“德育渗透”观念的形成和高尚师德的养成。
  3、评价上,由德育工作分管领导负责检查教师教案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以及渗透的方法。在“学生评教”中,将教师的师德修养表现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在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将学科德育渗透的内容与方式作为评选的重要条件。结合各类评优、评先活动,构成系统的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评价体系,以促进“德育渗透”工作持续、健康、有效地开展。
  德育渗透在培养学生德育素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文化底蕴、相关知识和专业素质,全面呈现德育渗透技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只要教师认真研究、用心学习、仔细体会,深入挖掘学科德育素材,发挥德育渗透的牵引辐射功能,学生的德育素质就会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其学科素养的提高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升华,真正的教育春天将会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