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的提升路径

【作者】 蒋雅彬

【机构】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三小学)


【正文】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向导,是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发展引路人,是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者。班主任也是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各学科教师之间、各学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与每个小学生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可以说,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班主任的管理,现在很多小学班主任一般都是学科教师。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更具差异性,涉及更多的学习领域。因此,他们将为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提供一些物质参考,并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这非常有利于班主任班级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德育工作
  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将“以生为本”的重要理念带入教育行业,促使广大教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和道德素质,这表明语文学科已经被赋予了重要的德育功能。作为班主任,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注意学生的主体身份。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运用生本教育、爱的教育、素质教育等理念,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一直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学校的重视。如今,小学语文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语文教学。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把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与德育结合起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也可以通过德育加以弘扬和传承,使学生在民族精神的熏陶中提高自身修养,从而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
  二、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
  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要求,我国小学德育工作要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小学生了解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此外,由于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小学班主任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更好地塑造小学生坚韧的品质、积极乐观的心态、自信开朗的性格,激发小学生勤学多思,为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的管理优势
  (一)扎实的语文基础,有利于师生交流
  语文是情感交流的工具,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管理中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实现与学生的委婉、灵活的交流,这也是语文教师的独特优势和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对有效实施班级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例如班级一些调皮的学生喜欢在教室扔纸团,或者是上课偷偷在下边说话,这时班主任就可以引入一些名言警句,诸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律的习惯,共同爱护班级环境。
  (二)教学的课时较多,有条件接触学生
  小学语文比其他学科有更多的教学时间,这为语文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即大量的课时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例如,班上总有一些学生性格孤僻,不善于交朋友。班主任可以更加关注这些学生,发现他们的优势和兴趣,如古诗词、成语、绘画等多方面的特长。从而综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或专长开展班级手抄板、学习园地、成语接龙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同其他同学展开交流,从而收获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增强信心。这也为引导学生融入集体提供了帮助。
  (三)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都是编写组精挑细选出来的,教育价值已经得到验证和肯定。因此,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因此,作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可以广泛使用语文课文的德育资源,进行科学的班级管理。语文课程文学资源丰富,特别是古典文学资源,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培育学生正确价值体系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建立古往今来文明发展的联系,也让这些文化瑰宝的传承拥有了更好的依托。
  四、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怀
  小学语文班主任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并渗透德育教育,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怀,主要围绕养成团结友爱、和谐共处、互帮互助等优良品质来展开。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里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在集体发挥维护秩序的作用,才能共同守住集体荣誉。例如在《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一课中,标点符号之间的争吵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以角色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深切体会标点符号之间各自的重要作用。类比到班集体,每个学生都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才能获得共同荣誉与发展。
  (二)培养小学生正确道德行为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班主任既要注重思想,又要注重行为,这既是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的有效结合,也是把思想品德落实到实践中的重要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良好的道德行为。例如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中,破坏环境的后果究竟是什么样子,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刻体会,通过举反面例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从而把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理念贯彻到日常行动中。
  担任语文学科教学的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思想,注意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海军.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尝试[J].农家参谋,2012(12)
  [2]余水娟.试论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的德育渗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6)
  [3]肖海燕.谈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的管理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