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在模拟教学法中的应用

【作者】 何钊仪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文安幼儿园)


【正文】  摘 要:在现代社会教育过程中,学前教育是整个现代教育过程的基础阶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当前学前教育中,为了有效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综合教育水平,将模拟教育方法与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相结合,使幼儿教师能够将真实的实际情况构建成相应的专业课堂教育,使未来的幼儿教师能够有效地应对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使幼儿教育的学生能够得到更有效的锻炼。本文结合学前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课堂学习内容,探讨了如何将模拟教育方法应用于幼儿园五门野外课程中,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
  关键词:模拟教学法;学前教育专业;特征
  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包括:语言、社会、健康、艺术和科学,模拟教育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教育中。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因为学前教育重视幼儿的发展,运用一些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方法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模拟教育还可以帮助幼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模拟教育和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价值和特点,深入探讨模拟教育的应用策略。
  一、完善课程基本构造,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入模拟教学法的目的是使教学效果最大化。面对未来的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我们应充分考虑他们的能力和经验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模拟课堂的教学结构,并为课程设置一个基本的结构。让教学活动的手段和方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今后的实际教学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模拟教学时,应考虑到幼儿现阶段的心理状态、年龄特点以及教学活动所需的一些软硬件设施,以培养未来以幼儿为主体的幼儿教师的专业意识,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此外,在不断优化课程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时、有效、专业地进行评价,全面引导教师观的确立,让教师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优化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该教学方法主要针对以往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经典问题和典型场景模拟课堂。此外,模拟教学法细化的教学目的有助于幼儿发展良好的思维逻辑和学习技能,提高其发展水平和能力。
  二、模拟教育法对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的价值
  1.有助于锻炼学前教育学生的实践教育能力。如果在幼儿课堂教育中实施模拟教育模式,将会在幼儿教师面前体现出更加直观、生动的工作氛围。如果这种教育方法或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能通过模拟教育模式反映出来。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处理困难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幼儿教育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2.有助于满足当下学前教育工作需求。在教育过程中,模拟教育方法将为幼儿教师的教育构建大量的任务情境,使幼儿教师能够通过具体情境实施教育活动,同时也使幼儿教师能够采取模拟教育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使幼儿教师在实施模拟教育模式时能够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目标。
  三、模拟教育方法运用于五大领域的特征
  1.内容具备针对性。在教育内容设计上,模拟教育方法主要是模拟以往学前教育在具体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经典情况和常见问题。使幼儿教师在充分了解过去真实的教育状况的前提下,设计一些具有模拟要求的教育目标,使幼儿教师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模拟教育方法总结出的教育目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等习惯,从而提高幼儿全面发展的效果。
  2.活动具备开放性。开放式课堂教育也是实施模拟教育模式的一大特色,这不仅要求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丰富的教育情境建设,还应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安排在教育情境的主体中,控制教师的教育时间,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拓展探索和模拟实践。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持续的实践参与,在模拟教育的课堂上自由开展教育活动。在学生开展自由活动的同时,教师也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价,以实现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标。
  四、模拟教育在五大领域中的运用措施
  1.健全课程基础构造措施。将模拟教育方法应用到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为充分体现模拟教育方法的教育价值,在学前教育课堂教学中采用模拟教育的方法,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并根据这种情况不断改革和更新模拟教育方法的课程结构,使教学内容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此外,知识结构的学习是为特定教育打下坚实基础的一部分。因此,在实施模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幼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的一些要求和标准,形成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主体观念,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高。最后,在不断优化课程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在模拟教育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及时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有效引导学生的教育思想,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有效的反思,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不断改革自己的教育目标,实现自身教育能力的有效提高。
  2.运用循环教育的模式。设计和实现是模拟教学方法的两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模拟情境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通过积极参与,使学生了解幼儿园的具体教育情况。例如,在《影子》一章的教育中,学生应该了解到,在课堂教育的具体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阐述光与影子之间的知识和关系,而且要理解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幼儿在学前教育中的一些学习习惯,引导幼儿进行主动自发的自主探索。在模拟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沟通,为每一个学前专业学生带来模拟实践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应及时采纳全班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实现循环教育过程中师生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课堂与工作氛围有效衔接的目标与模拟教育方法的应用密切相关。运用模拟教育方法是有效解决学前教育课程五大领域问题的关键措施。因此,在学前教育学生的课堂教育过程中,应及时有效地将模拟教育方法融入学前教育的课堂教育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教育能力的提高。当然,在当前的模拟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师可能缺乏模拟教育的经验,不能自由使用开放和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学生人数众多,不能让大多数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准备不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沟通,中国学前教育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路原.模拟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