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作者】 田广立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龙泉街道滕东中学)
【正文】摘 要:初中数学学习不能一味的采用题海战术,而要重视方式方法,对于学生初中学生而言数学无疑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途径,并且就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改善初中数学课堂的氛围,为日后的多媒体教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同时,由于初中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要求较高,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提出,数学课堂的呈现方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课堂内容一改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而呈现出了生活化,科技化,具象化的状态。多媒体取属于数学课堂的融合已经呈现出了初步的效果,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主要以动画、视频、图片的形式对理论性的知识进行解说,从而使知识更加生动化,具象化,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层次的加深。相较于传统的教与学的课堂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技术与多种教学方式融合,可以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
多媒体教学不是单一存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与多种互动模式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相结合,从而给课堂带来更多的形式上的变化,调动学生的新鲜感。比如教师可以运用智能白板将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互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课后预习以及作业的完成相结合,这些多样化的方式,不但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有非常积极的帮助。
3、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探索能力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与图像和文字作为载体的数学教育,它赋予了这些知识以颜色和动态,甚至在部分内容中还会加入拟人的角色,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力,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知识的拓展与深入研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习难度大,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抵触心理
从严格意义上讲,初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并且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正因为其课程目标比较高,因此在初中阶段呈现出了淘汰性的状态,很多学生因为数学成绩不高而出现了抵触心理,甚至有的学生自暴自弃,不愿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其他的影响了其学习效果。这种现状的出现与教师的知识储备无关,但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非常直接的关联。如何化解学生的抵触心理对当前数学教学而言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教学方式单一,课堂缺乏有效的互动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教师往往会更加注重课堂讲解而忽略学生的互动,甚至很多教师会采用“满堂灌”的形式,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初中高年级课堂以及乡村边远地区的学校比较常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将会逐渐改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更加积极的设计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环节,从而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状态。
3、学习存在模式化的问题,忽略了对个性的培养
数学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着模式化的问题。这种模式化主要体现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对自己所讲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给予认可,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发挥以及其他的解题思路不予认可。这种教条式的讲解通常会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积极性,甚至还会导致他们思维上的局限性,从而对学生日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途径
1、利用微课进行新课导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微课是几年来异军突起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课方式短小精悍,有非常强烈的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或查漏补缺。比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采用微课进行预习,所以,通过动画展示,充分的理解圆、扇形与弧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图形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对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求证和使用有基本的判断。通过相关微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新课教学中更加轻松,并且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相应的互动讨论,进一步丰富课堂的呈现形式。
2、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增强学生课堂理解能力
初中数学的理论性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可以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便于学生的认知。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视频、动画以及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问题的诠释。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提升,VR设备以及全息投影等方式也逐渐走入了课堂,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更加精彩直观的数学之门。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利用动画的形式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的三角形,并且给出部分已知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进行求证,并且将求证的结果通过互动点击的方式进行验证,让学生能够亲手将自己验证过的全等三角形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达到全等重合的效果。这个过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认知,而且能够让学生获得求证的乐趣,让课堂教学更加多元化,趣味化,营造更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3、增强数学实践活动与多媒体的融合,提高实践的效率
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逐渐拓展到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能更加确切的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数学实践活动一直以来比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因此增强数学实践活动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数学建模精神,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的意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来组织教学实践活动时,可以设计“学生在校午餐满意度情况调查”为主题的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通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调查的主要方向和需要统计的内容,然后让每个小组自主设计问卷、发放问卷、统计问卷数据、分析问卷数据,最后让学生写出《学生在校午餐满意度情况调查分析报告》。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的过程以及结果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记录,引导家长参与评论,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提升实践的效率。
四、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注重对课堂节奏与进程的把握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课堂节奏和进程的把握,不能一味的追求课堂的趣味性而打乱课堂节奏。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被鲜艳的颜色和动态化的场景所吸引,进而影响了对知识学习的专注性。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状态,并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思考和学习,确保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2、注重开展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可以打破时空对学习的限制,进而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网络视频课程,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基础水平上拓展学习,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这些视频课程的连贯性,鼓励学生挑战自我,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也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适合现代人才培养的标准。
3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师的媒介素养有较高的要求,也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有一定的挑战。当前依然有部分教师认为这种新媒体融合的教学方式浪费了学生的课堂时间,并且使课堂效率也变得更加不可控。实际上这种观点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有较大的阻碍。学校要充分的认识到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性作用,要积极开展校本研修以及区域备课等活动,利用网络备课平台共享优秀教案,与专家展开远程教学探讨,从而让教师能够通过交流和讨论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结语: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要加强多媒体技术于初中数学课堂的融合,就必须从多个层面出发,综合性,科学性的进行改革,同时多媒体技术应用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素养,因此不断的拓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对现代教学理念的普及非常重要,学校要充分认识多媒体技术对数学教学的作用,积极更新软硬件条件,导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为学生们呈现精彩的,有实用价值的数学课。
参考文献:
[1] 姜立红. 神奇多媒体 数学更美丽——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分析[J]. 读写算, 2020, No.1157(10):13-13.
[2] 郑松. 新时期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2):172-173.
[3] 张兴泰. 浅论新课改下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2):125-126.
[4] 陈金清.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数与式”教学为例[J]. 2021(2014-35):32-32.
[5] 张玉良. 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探究[J]. 天津教育, 2020, No.608(11):58-59.
[6] 黄凯峰. 新时期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 考试周刊, 2020(36):76-7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同时,由于初中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要求较高,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提出,数学课堂的呈现方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课堂内容一改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而呈现出了生活化,科技化,具象化的状态。多媒体取属于数学课堂的融合已经呈现出了初步的效果,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主要以动画、视频、图片的形式对理论性的知识进行解说,从而使知识更加生动化,具象化,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层次的加深。相较于传统的教与学的课堂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技术与多种教学方式融合,可以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
多媒体教学不是单一存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与多种互动模式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相结合,从而给课堂带来更多的形式上的变化,调动学生的新鲜感。比如教师可以运用智能白板将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互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课后预习以及作业的完成相结合,这些多样化的方式,不但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有非常积极的帮助。
3、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探索能力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与图像和文字作为载体的数学教育,它赋予了这些知识以颜色和动态,甚至在部分内容中还会加入拟人的角色,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力,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知识的拓展与深入研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习难度大,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抵触心理
从严格意义上讲,初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并且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正因为其课程目标比较高,因此在初中阶段呈现出了淘汰性的状态,很多学生因为数学成绩不高而出现了抵触心理,甚至有的学生自暴自弃,不愿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其他的影响了其学习效果。这种现状的出现与教师的知识储备无关,但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非常直接的关联。如何化解学生的抵触心理对当前数学教学而言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教学方式单一,课堂缺乏有效的互动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教师往往会更加注重课堂讲解而忽略学生的互动,甚至很多教师会采用“满堂灌”的形式,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初中高年级课堂以及乡村边远地区的学校比较常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将会逐渐改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更加积极的设计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环节,从而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状态。
3、学习存在模式化的问题,忽略了对个性的培养
数学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着模式化的问题。这种模式化主要体现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对自己所讲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给予认可,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发挥以及其他的解题思路不予认可。这种教条式的讲解通常会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积极性,甚至还会导致他们思维上的局限性,从而对学生日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途径
1、利用微课进行新课导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微课是几年来异军突起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课方式短小精悍,有非常强烈的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或查漏补缺。比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采用微课进行预习,所以,通过动画展示,充分的理解圆、扇形与弧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图形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对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求证和使用有基本的判断。通过相关微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新课教学中更加轻松,并且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相应的互动讨论,进一步丰富课堂的呈现形式。
2、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增强学生课堂理解能力
初中数学的理论性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可以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便于学生的认知。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视频、动画以及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问题的诠释。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提升,VR设备以及全息投影等方式也逐渐走入了课堂,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更加精彩直观的数学之门。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利用动画的形式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的三角形,并且给出部分已知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进行求证,并且将求证的结果通过互动点击的方式进行验证,让学生能够亲手将自己验证过的全等三角形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达到全等重合的效果。这个过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认知,而且能够让学生获得求证的乐趣,让课堂教学更加多元化,趣味化,营造更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3、增强数学实践活动与多媒体的融合,提高实践的效率
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逐渐拓展到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能更加确切的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数学实践活动一直以来比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因此增强数学实践活动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数学建模精神,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的意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来组织教学实践活动时,可以设计“学生在校午餐满意度情况调查”为主题的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通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调查的主要方向和需要统计的内容,然后让每个小组自主设计问卷、发放问卷、统计问卷数据、分析问卷数据,最后让学生写出《学生在校午餐满意度情况调查分析报告》。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的过程以及结果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记录,引导家长参与评论,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提升实践的效率。
四、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注重对课堂节奏与进程的把握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课堂节奏和进程的把握,不能一味的追求课堂的趣味性而打乱课堂节奏。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被鲜艳的颜色和动态化的场景所吸引,进而影响了对知识学习的专注性。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状态,并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思考和学习,确保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2、注重开展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可以打破时空对学习的限制,进而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网络视频课程,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基础水平上拓展学习,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这些视频课程的连贯性,鼓励学生挑战自我,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也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适合现代人才培养的标准。
3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师的媒介素养有较高的要求,也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有一定的挑战。当前依然有部分教师认为这种新媒体融合的教学方式浪费了学生的课堂时间,并且使课堂效率也变得更加不可控。实际上这种观点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有较大的阻碍。学校要充分的认识到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性作用,要积极开展校本研修以及区域备课等活动,利用网络备课平台共享优秀教案,与专家展开远程教学探讨,从而让教师能够通过交流和讨论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结语: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要加强多媒体技术于初中数学课堂的融合,就必须从多个层面出发,综合性,科学性的进行改革,同时多媒体技术应用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素养,因此不断的拓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对现代教学理念的普及非常重要,学校要充分认识多媒体技术对数学教学的作用,积极更新软硬件条件,导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为学生们呈现精彩的,有实用价值的数学课。
参考文献:
[1] 姜立红. 神奇多媒体 数学更美丽——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分析[J]. 读写算, 2020, No.1157(10):13-13.
[2] 郑松. 新时期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2):172-173.
[3] 张兴泰. 浅论新课改下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2):125-126.
[4] 陈金清.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数与式”教学为例[J]. 2021(2014-35):32-32.
[5] 张玉良. 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探究[J]. 天津教育, 2020, No.608(11):58-59.
[6] 黄凯峰. 新时期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 考试周刊, 2020(3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