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索

【作者】 邱 静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微课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素材,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趣味化,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呈现方式,深入分析了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让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微课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并且能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语文教学;应用
  微课短小精悍,直面课程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到微课的特点,并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对微课进行筛选和推荐,从而保障课堂的效率与质量。
  一、微课相较传统教学的优势 
  在我国传统语文课程中要求老师在45分钟内系统地对课文进行教学。在对每一节课进行描述时,“说明性”教学方法主要用于传递连续信息的目的。学生不断的接受知识的灌输,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但是这样做也有很多缺点:比如知识的密度很大,各种知识点安排的相对密集,以致于学生有时无法吸收。但是教师因为受课堂教学目标的影响,每节课的内容都安排的比较满,因此无法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进行及时的调整,只能按照既定的预案开展教学。这就使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和积极性下降。微课融入教学可以有效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说教的被动中解放出来,主动的获取相关的知识,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二、微课的呈现方式
  微课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才能为学生展现更多的微课形式。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微课有直播和录播两种模式。直播可以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增进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录播则更加利于教师使用多种呈现方式为学生解读单一的知识点,各有优势。一节微型课程通常需要10分钟左右就可以。这样既能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兴奋度,又能保证知识点讲解的准确性。
  三、微课在语文中的应用 
  如果将微课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微课的用途也有所不同。下面通过三个示例进行说明。 
  (一)出师表。《出师表》是一本经典的文言文。对于学生而言,文言文一直都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无论是语法知识还是虚词的应用和理解,都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如何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保持兴奋度和积极性,又能高效的理解知识点,是开展文言文教学的难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的是灌输的方式,要求学生进行记忆和背诵。有了微课的参与,课堂的氛围和学习状态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用微课的形式将文言文知识展示给学生,可以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并且我们可以花更多时间在课堂上讲解课文。还可以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加深对情节的理解。也可以将教师列表上的发言艺术转变为微型课堂视频,以诸葛亮为例子。让学生看到并理解情节中人物之间的冲突,以便学生可以塑造自己的思想。在微型课程结束时,您甚至可以问学生几个问题。例如,您可以通过分析角色的形象,不同角色之间的联系等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中国建筑的特征 
  在展开比较形象化的内容教学时,采用微课的方式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化,并且能够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专注度。以《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为例,学生在微课的视频素材中不仅能够更加准确的认识到中国建筑的基本特点和审美价值,更能够在视频中接受到生动的文化自信教育与美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言有较大的辅助作用。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对比性和研究性的微课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观看时产生探索的意识,为教师拓展所学知识奠定基础。
  (三)写人要凸显个性.语文不仅要求学生表现出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掌握从文字中学到的知识。其中,“说”和“写”是更重要的部分。在高一年级语文第二册中,学生需要掌握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其中之一是《写人要凸显个性》。在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中,老师会讲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以便学生可以想象其他人物可能会出现或通过教科书中呈现的某些人物性格来理解它们。它描述了角色的性格,但实际上,关于角色的性格的这些想法只是一种虚无的想象。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用微课的形式,运用影视剧中大量对人物有刻画与描写的小片段,以供学生观看和讨论,根据微课基于对角色个性的观察,让学生写观后感。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相信每个人对个性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老师可以从几种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观后感中,在下一次课堂中大声朗读,这样同时还可以加强微课的教学。 
  当前微课是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但是当前人们只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教学上,微课仅一种补充、辅助的教学形式。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才能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龚梅.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才智,2018,(19):66.
  [2]黄娜.高中微课的优势与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2):38-39+83.
  [3]姜志强.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名师在线,2019(30).
  [4]黄瑜.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