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亡羊补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 黄丽丽
【机构】 (广西灵山县实验小学)
【正文】教学目标:
⒈认识“寓、则”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两个生字。
⒉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
⒊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理解“亡羊补牢”的意思。
教学难点:
交流生活中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⒈看图猜成语。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来解决问题。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倚仗他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
⒉了解寓言的特点。
像《刻舟求剑》《狐假虎威》这样,在一个小故事里,蕴含着一个大道理,我们就叫做“寓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二则》。
⒊现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请大家伸出手指笔,跟老师书空课题。
⒋齐读课题。
⒌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同学们,会提问的孩子一定很爱学习,你们想知道的答案都藏在故事里,我们快去读一读吧!
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看谁读得最认真、最响亮!强调读书姿势。
⒉检查生字。
过渡:想要把课文读好,首先要读好这些生字。
⑴(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拼读生字呢?
yù zé wánɡ láo juàn zuān diāo fānɡ huǐ cǐ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羊圈 钻进 叼走 街坊 后悔 从此 劝告
⑵读这些字的时候,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个醒。
①“坊”:这个字本来读第一声,和“街”组成词语时,要读轻声,我们来读两遍。“街坊”是什么意思呢?(邻居)
在《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中,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读什么?出示“磨坊”,学生拼读词语。
②“圈”:“圈”也是一个多音字,“羊圈”是什么地方?(放羊的地方)那放牛的地方叫——?养猪的地方叫——?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呢?你会给它组词吗?嗯,对的,表示环形的东西,我们读quān。有时候,“圈”也表示做记号的意思,比如,我们预习课文的时候,要把生字——(圈出来),真棒!记住了吗?
③除了这两个字,还有哪个字容易读错呢?
⑶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开火车读,齐读。
⑷会读还不行,我们还要记住这些红色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字?和大家交流一下。
⑸同学们识记生字的方法可真多,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记。
⒊了解课文内容。
过渡:大家把生字记牢了,我们再来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呢?(出示课件)
一个养羊人丢了一只____,他的街坊劝他________,养羊人______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发现又__________,他十分_____。于是赶紧把_____堵上,把_____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三、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㈠学习“亡羊”部分
⒈孩子们,我们再来听听这个故事,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想: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每次丢羊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播放视频)
⒉弄清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⑴故事看完了,谁能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指名说。
⑵(出示句子)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⑶识记“窟窿”。
①我们来观察“窟窿”这两个字的字形,有什么特点?(都带有穴宝盖)
②带有穴宝盖的字意思多与什么有关?
③“窟窿”是什么意思?
⑷你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吗?指名说。
⒉弄清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⑴那么,第二次丢羊仅仅也是“羊圈破了个窟窿”这个原因吗?
⑵文中还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是哪句呢?
⑶(出示句子)没有听街坊的劝告。
⒊学习街坊的话和养羊人的话。
⑴学习街坊的话。
①第一次丢羊的时候,街坊是怎么劝告他的?请用“ ”画出来。
②指名说。
③(出示句子)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哪个窟窿吧!
④街坊告诉养羊人要怎么做?请找出关键词来回答。(修一修 堵上)都找对了,你们真聪明!
⑤这时候,街坊的心情怎么样?(着急)从那个词看出来?(赶紧)
⑥“赶紧”还可以换什么词?(赶快 赶忙 马上)嗯,换近义词理解词语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这些词语告诉我们,修羊圈一刻也不能耽搁了。
⑦你能把街坊当时着急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⑧你觉得他读得怎样?
⑨指导:读的时候,语气要快一些,这里有个感叹号,要读出感叹的语气。
⑩谁再来读一读?男女生读。
现在,黄老师就是养羊人,你们是街坊,快来劝劝我吧!齐读。
⑵学习养羊人的话。
①街坊好心来劝养羊人,他同意吗?他是怎么说的呢?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②指名说(出示句子)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③这是一句什么句?你能把它改成陈述句吗?(师提示:联系课文后面的内容想一想,他觉得这羊圈是用修还是不用修?如:地板已经很干净了,你还扫地干什么?到底是要扫还是不要扫?)出示答案,齐读。
④是的,养羊人觉得羊丢了就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在乎吗?他觉得不在乎、无所谓。
⑤谁能用不在乎、无所谓的语气来读一读他说的话呢?指名读。
⑥指导:“干什么”表示他很不在乎,不听劝告,要加重语气。
⑦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⑶角色扮演朗读。
①下面,请同桌之间一个扮演街坊,一个扮演养羊人,分角色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开始练习。
②指名读。他们读得怎么样?
③现在,男孩子是养羊人,女孩子是街坊,我们再来读一读。
㈡学习“补牢”部分
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黄老师感受到街坊着急的心情,但养羊人听不听?
⑴正是因为他不听,给狼提供了机会。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
⑵此时此刻,养羊人还是那么不在乎吗?他是什么心情?(后悔)在生活中,你有后悔的经历吗?
⑶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⑷是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想到这里,他是怎么做的?
⑸(出示句子)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⑹比较句子。
出示: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下面,我们来读读这句话,它们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赶紧”这个词让我们感受到养羊人去修补羊圈时心情是很急切的,动作是很快的)
⑺所以,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⑻反过来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呢?(羊越来越少,可能都被狼叼走了)对,正是养羊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修补了羊圈,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板书:为时未晚
6.交流: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例吗?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再读课文,理解题意
⒈故事学到这里,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回到刚刚你们提到的问题,想一想:“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呢?
⒉别急,我们先来看“亡”字,你们看,(出示课件)“亡”字的来历可有趣了,它表示一把刀的刀刃被折断了,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现在引申为“死亡、逃亡”的意思。在这个故事里,“亡”是“死亡、逃亡”的意思吗?(不是,是“丢失”的意思。)
⒊我们再来看“牢”字,它的字形特别形象,请看视频。(播放视频)“牢”在课文中是指“牢固、牢笼”的意思吗?(不是,是“羊圈”的意思。)
⒋理解题意。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亡”是“丢失”的意思,“牢”是“羊圈”的意思。现在,谁来说一说“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呢?
⒌小结:队,把每个字的意思串联起来,就是题目的意思了。我们来读一读它的意思。
五、 书写生字,加强指导
过渡: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寓言故事,题目叫——《亡羊补牢》。里面的“亡”和“牢”是我们要会写的两个生字。出示生字。
⒈请仔细观察,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亡: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稍长;第三笔竖折的起笔在竖中线的左边,竖折的竖段长短要恰当,折段不宜过长。
牢:第一笔点,写字竖中线上;“牛”字的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第二横要写长一些,一竖写在竖中线上,上下两部分要写紧凑写。
⒉范写,强调书写要点。给生字组词。
⒊学生描红、临写,强调写字姿势。
⒋展示生字,师生评议。
六、 布置作业,加以巩固
把《亡羊补牢》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七、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
⒈认识“寓、则”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两个生字。
⒉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
⒊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理解“亡羊补牢”的意思。
教学难点:
交流生活中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⒈看图猜成语。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来解决问题。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倚仗他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
⒉了解寓言的特点。
像《刻舟求剑》《狐假虎威》这样,在一个小故事里,蕴含着一个大道理,我们就叫做“寓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二则》。
⒊现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请大家伸出手指笔,跟老师书空课题。
⒋齐读课题。
⒌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同学们,会提问的孩子一定很爱学习,你们想知道的答案都藏在故事里,我们快去读一读吧!
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看谁读得最认真、最响亮!强调读书姿势。
⒉检查生字。
过渡:想要把课文读好,首先要读好这些生字。
⑴(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拼读生字呢?
yù zé wánɡ láo juàn zuān diāo fānɡ huǐ cǐ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羊圈 钻进 叼走 街坊 后悔 从此 劝告
⑵读这些字的时候,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个醒。
①“坊”:这个字本来读第一声,和“街”组成词语时,要读轻声,我们来读两遍。“街坊”是什么意思呢?(邻居)
在《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中,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读什么?出示“磨坊”,学生拼读词语。
②“圈”:“圈”也是一个多音字,“羊圈”是什么地方?(放羊的地方)那放牛的地方叫——?养猪的地方叫——?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呢?你会给它组词吗?嗯,对的,表示环形的东西,我们读quān。有时候,“圈”也表示做记号的意思,比如,我们预习课文的时候,要把生字——(圈出来),真棒!记住了吗?
③除了这两个字,还有哪个字容易读错呢?
⑶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开火车读,齐读。
⑷会读还不行,我们还要记住这些红色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字?和大家交流一下。
⑸同学们识记生字的方法可真多,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记。
⒊了解课文内容。
过渡:大家把生字记牢了,我们再来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呢?(出示课件)
一个养羊人丢了一只____,他的街坊劝他________,养羊人______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发现又__________,他十分_____。于是赶紧把_____堵上,把_____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三、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㈠学习“亡羊”部分
⒈孩子们,我们再来听听这个故事,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想: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每次丢羊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播放视频)
⒉弄清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⑴故事看完了,谁能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指名说。
⑵(出示句子)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⑶识记“窟窿”。
①我们来观察“窟窿”这两个字的字形,有什么特点?(都带有穴宝盖)
②带有穴宝盖的字意思多与什么有关?
③“窟窿”是什么意思?
⑷你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吗?指名说。
⒉弄清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⑴那么,第二次丢羊仅仅也是“羊圈破了个窟窿”这个原因吗?
⑵文中还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是哪句呢?
⑶(出示句子)没有听街坊的劝告。
⒊学习街坊的话和养羊人的话。
⑴学习街坊的话。
①第一次丢羊的时候,街坊是怎么劝告他的?请用“ ”画出来。
②指名说。
③(出示句子)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哪个窟窿吧!
④街坊告诉养羊人要怎么做?请找出关键词来回答。(修一修 堵上)都找对了,你们真聪明!
⑤这时候,街坊的心情怎么样?(着急)从那个词看出来?(赶紧)
⑥“赶紧”还可以换什么词?(赶快 赶忙 马上)嗯,换近义词理解词语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这些词语告诉我们,修羊圈一刻也不能耽搁了。
⑦你能把街坊当时着急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⑧你觉得他读得怎样?
⑨指导:读的时候,语气要快一些,这里有个感叹号,要读出感叹的语气。
⑩谁再来读一读?男女生读。
现在,黄老师就是养羊人,你们是街坊,快来劝劝我吧!齐读。
⑵学习养羊人的话。
①街坊好心来劝养羊人,他同意吗?他是怎么说的呢?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②指名说(出示句子)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③这是一句什么句?你能把它改成陈述句吗?(师提示:联系课文后面的内容想一想,他觉得这羊圈是用修还是不用修?如:地板已经很干净了,你还扫地干什么?到底是要扫还是不要扫?)出示答案,齐读。
④是的,养羊人觉得羊丢了就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在乎吗?他觉得不在乎、无所谓。
⑤谁能用不在乎、无所谓的语气来读一读他说的话呢?指名读。
⑥指导:“干什么”表示他很不在乎,不听劝告,要加重语气。
⑦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⑶角色扮演朗读。
①下面,请同桌之间一个扮演街坊,一个扮演养羊人,分角色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开始练习。
②指名读。他们读得怎么样?
③现在,男孩子是养羊人,女孩子是街坊,我们再来读一读。
㈡学习“补牢”部分
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黄老师感受到街坊着急的心情,但养羊人听不听?
⑴正是因为他不听,给狼提供了机会。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
⑵此时此刻,养羊人还是那么不在乎吗?他是什么心情?(后悔)在生活中,你有后悔的经历吗?
⑶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⑷是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想到这里,他是怎么做的?
⑸(出示句子)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⑹比较句子。
出示: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下面,我们来读读这句话,它们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赶紧”这个词让我们感受到养羊人去修补羊圈时心情是很急切的,动作是很快的)
⑺所以,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⑻反过来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呢?(羊越来越少,可能都被狼叼走了)对,正是养羊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修补了羊圈,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板书:为时未晚
6.交流: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例吗?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再读课文,理解题意
⒈故事学到这里,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回到刚刚你们提到的问题,想一想:“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呢?
⒉别急,我们先来看“亡”字,你们看,(出示课件)“亡”字的来历可有趣了,它表示一把刀的刀刃被折断了,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现在引申为“死亡、逃亡”的意思。在这个故事里,“亡”是“死亡、逃亡”的意思吗?(不是,是“丢失”的意思。)
⒊我们再来看“牢”字,它的字形特别形象,请看视频。(播放视频)“牢”在课文中是指“牢固、牢笼”的意思吗?(不是,是“羊圈”的意思。)
⒋理解题意。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亡”是“丢失”的意思,“牢”是“羊圈”的意思。现在,谁来说一说“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呢?
⒌小结:队,把每个字的意思串联起来,就是题目的意思了。我们来读一读它的意思。
五、 书写生字,加强指导
过渡: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寓言故事,题目叫——《亡羊补牢》。里面的“亡”和“牢”是我们要会写的两个生字。出示生字。
⒈请仔细观察,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亡: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稍长;第三笔竖折的起笔在竖中线的左边,竖折的竖段长短要恰当,折段不宜过长。
牢:第一笔点,写字竖中线上;“牛”字的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第二横要写长一些,一竖写在竖中线上,上下两部分要写紧凑写。
⒉范写,强调书写要点。给生字组词。
⒊学生描红、临写,强调写字姿势。
⒋展示生字,师生评议。
六、 布置作业,加以巩固
把《亡羊补牢》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七、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