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 昂 杰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牧场寄宿制小学)


【正文】摘 要:始终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而愉快的氛围,使孩子消除害羞怯懦的心理,勇于无拘无束地说。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信心,真诚而及时的肯定,赞扬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把爱洒向每一个渴望被爱的孩子。只有这样,你才会看到学生有话想说了,敢说了、乐说了、会说了。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体验到成功和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语言表达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新课改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实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运用新的理念,为学生搭建各种语言实践平台,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去做呢?
  借助教材,指导学生说话。观察图画练习说话,教材中形象生动的插图,能激发学生观察,想象和口语交际的兴趣。可以先观察图画,再进行说话训练。练习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突出重点,语言要清楚、流畅。然后对照课文,把自己的口语内容补充完整,看看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词语用得好。这样一方面锻炼了说话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利用课文中的词句练习说话,人们常说,学以致用,教学中也应注意运用学过的词语、句子练习说话,用一个词语多层次,多角度地说出几句话,用几个词语说一段话。如用“……像……有的像……”,“好象……又好象……”,“不论……都……”这三个词语说一段话。同学们自己先做准备,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同学们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中,有效地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练习说话,文章空白是作者有意识地略写或不写处,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空白进行想象说话。
  善于发现,拓宽说的语境。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带领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感受。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春游、“六 一”儿童节、拔河比赛、运动会等等。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掌握这个契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得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好说,这时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说话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加强朗读、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小学生,由于所学知识、生活经历有限,掌握的语言材料少,难免言不达意、言不尽意。要让学生会说、能说、善说,就得让学生掌握丰富、生动的语言材料,并能利用所掌握的语言材料较好地表情达意。在教学中,我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一是朗读、背诵写景状物、词藻优美的现代文段落;二是朗读、背诵言简意赅、内涵深邃的文言文段落;三是朗读、背诵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段落。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化书本语言为口头语言,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并要求学生在说话或写作中自觉运用所学课本上的那些诙谐幽默、生动有趣、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实践证明,朗读、背诵是把规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规范的口头语言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精妙,同时也逐步积累了丰富的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倾听、表达、应对的平台,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力措施。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参与、表现欲强的特点,可利用语文课、班会及课外兴趣活动课,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展示自我,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召开讨论会,训练学生的表达及交流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讨论时,应要求学生积极发言,人人必讲。别人发言时,要集中精力,注意倾听,认真思考;自己发言时,要从容镇定,有条不紊、言简意赅;召开辩论会,训练学生的倾听及应对能力。辩论前,应要求学生注意两点:一是自己阐述问题时,要有理有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二是别人阐述问题时,要认真倾听,敏锐思考,善于抓住别人的“漏洞”反驳。如辩论的问题是“小学生该不该打电子游戏”,作为正方,应重点说出打电子游戏对训练人的思维活动及大脑反应有何益处;作为反方,则应重点阐述打电子游戏的种种危害,并应举出典型事例证明,
  在实践中创造语言。学生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而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关键还在实践。只有在广泛的、反复的语言实践中,才能逐步掌握语言使用技巧,去创造语言。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还要设法提供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并给与热情的指导,让学生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获得愉悦。首先,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主阵地。我们要营造一个语言交流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毫无顾虑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教师在评价的时候不要忽略他们语言表达的技巧,同时又要用恰当的方式去指出他们语言表达的不足。在语言实践中力求做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只要引导得法,学生的创作力在语言的实践中就会充分发挥。其次,作文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基地,其中肯定不乏佳句,教师在讲评中要摘录出供大家品味交流,让学生感到一种创作的愉悦和被人肯定的骄傲,有了成功感会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新的语言实践,形成良性循环。第三,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创造语言。如:过生日是学生最高兴的事,而且大多学生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可以让学生以模拟打电话的形式互谈过程、谈感受,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生活与说话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仅能说,而且还善于发挥。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不仅学会了应用礼貌用语,又提高了思维与口语交谈能力。
  表达训练贵在实践,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课内、课外相结合,努力提高对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意识,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