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作者】 齐 忠
【机构】 (青海省久治县哇塞乡藏文寄宿制小学)
【正文】摘 要:数学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同样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想象相结合共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新课标教学任务中,老师要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不断深入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吸取优秀教学经验教训,把握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老师要使用有效的课程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世界的奥秘,探索数学世界奇妙旅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教学策略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数学教学工作的老师,我从学生数学学习现况出发,尤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海洋,凸显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观地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一、体验式学习的认识
体验指的是基于对周围事物的实践活动获得认识,它是一种源自人类内心的感受,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志和理解,和人的学习成长有紧密的联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法即在于此,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多种体验活动,让学生们从感情上更好的认识事物、认识真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体验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体验首先表现为尊重学生个体。它包含尊重个体的实践活动、经验阅历、思维方式以及情趣感官等,因为所有含有价值的事物都是来自于个体的经验活动,它是学生个体学习行为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思维精神世界的提高方式。
(二)体验包含个体数学知识学习的基本内容、认识理解和思维情感。数学课程教学中的体验行为活动主要表现是:看、摸、动、拆、拼、剪、画等行为方式。体验不仅仅是指人的思维大脑活动,这中间有各种来自大脑的预测、分析、比对、论证等。真实的课堂教学,完完全全来自老师指令要求,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的学习活动不代表体验,这只能说是机械模仿学习。
(三)数学课程学习的体验活动包含沟通合作。因为整个数学课程学习存在集体性质,换句话而言,“个人数学的学习结果要由集体来进行判定,只有做到了集体的统一,所有数学问题、方法、概念的理解才能真正有效。”所以,学习数学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多和同学间、老师间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二、体验学习的实施
(一)提供数学生活素材,促使学生进行课程体验
1、课程讲解开始前把握学生需要重点体验的知识点
小学生明显缺少生活阅历,这对于有些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很困难,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组织学生多收集学习数学生活素材,帮助学生寓情于景感官学习。
比如:在学习“圆柱”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老师课前设置课程任务,要求每一名学生画出一幅圆柱图形。于是,所有同学都在课下学习起来,完成作业任务,或用彩笔绘画,或用彩纸拼剪等,有不明白的地方也都请教了同学或者家长。在正式的课堂上,这样就会让知识内容变得十分清晰明了,学生们能够进行完全理解,还能顺利的回答老师提问的有深度的问题,知识学习远超书本内容。有了学生的这些体验活动,学生课程学习的思维空间一下子扩展开来,学习精神高度集中,课程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课上放宽教学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参与体验
教育的最终意义还是育人,当然教育包含了科学和生活的诸多方面。所以,数学课程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同样的,中学数学知识内容从根本上也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老师完全能够将数学教材和生活实践相联系,很好的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必要的生活实践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这样会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并且会让数学变得丰富多彩。这对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好感意义深刻,对老师深入开展基础教学工作也十分有效。
(二)提供学生活动体验机会,引导学生于活动中感受学习
1、提供学生活动“玩”的机会,引导学生活动与学习并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巧妙的将书本知识讲解过渡到游戏活动当中,不仅可以做到引起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作用,还能很好的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学有所获,玩有所得。游戏的学习形式更能很好的启发学生创造力,玩与学有机结合。
2、提供学生活动“做”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做”就是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这样的体验活动可以很好的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勾起学生求学欲望。所以,多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营造积极活跃的数学课堂环境,是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成效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体验学习”教学方法带来的教学体会
(一)重视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实践,全面考虑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寓情于景联系生活,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奥秘,帮助学生用数学思维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比如,在对“轴对称”的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求学生结合书本中的剪纸插画,自己动手设计富有内涵深意的剪纸,可以请教家长,但是要求自己动手操作,剪纸做好之后请用一句话概括。学生很乐于去动手操作剪刀、纸张,设计剪纸画形状多种多样,完全沉浸在活动中来。剪纸画完成之后,同学们相互对比,互相评价并且给予相应奖励。通过这次的动手实践,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认识了中国剪纸画传统文化。老师讲解轴对称画的数学美含义的时候,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方面的知识了。
(二)借助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推理和论证各种知识内容,在探索实践中领会数学学习的意义,变这种意义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三)强化学生交流协作,重视实践应用的作用,引导学生多动手勤动脑。生活和学习相联系,给予学生充足的体验时间空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加强集体交流协作,锻炼思维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养成必要的集体意识。
总之,体验学习重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它要求老师在基础教学工作中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投入到学习的行为活动当中,体验与思考紧密相连,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借助于体验式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光明;浅谈数学教学中小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17期;
[2]刘洪章;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3年0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教学策略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数学教学工作的老师,我从学生数学学习现况出发,尤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海洋,凸显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观地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一、体验式学习的认识
体验指的是基于对周围事物的实践活动获得认识,它是一种源自人类内心的感受,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志和理解,和人的学习成长有紧密的联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法即在于此,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多种体验活动,让学生们从感情上更好的认识事物、认识真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体验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体验首先表现为尊重学生个体。它包含尊重个体的实践活动、经验阅历、思维方式以及情趣感官等,因为所有含有价值的事物都是来自于个体的经验活动,它是学生个体学习行为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思维精神世界的提高方式。
(二)体验包含个体数学知识学习的基本内容、认识理解和思维情感。数学课程教学中的体验行为活动主要表现是:看、摸、动、拆、拼、剪、画等行为方式。体验不仅仅是指人的思维大脑活动,这中间有各种来自大脑的预测、分析、比对、论证等。真实的课堂教学,完完全全来自老师指令要求,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的学习活动不代表体验,这只能说是机械模仿学习。
(三)数学课程学习的体验活动包含沟通合作。因为整个数学课程学习存在集体性质,换句话而言,“个人数学的学习结果要由集体来进行判定,只有做到了集体的统一,所有数学问题、方法、概念的理解才能真正有效。”所以,学习数学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多和同学间、老师间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二、体验学习的实施
(一)提供数学生活素材,促使学生进行课程体验
1、课程讲解开始前把握学生需要重点体验的知识点
小学生明显缺少生活阅历,这对于有些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很困难,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组织学生多收集学习数学生活素材,帮助学生寓情于景感官学习。
比如:在学习“圆柱”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老师课前设置课程任务,要求每一名学生画出一幅圆柱图形。于是,所有同学都在课下学习起来,完成作业任务,或用彩笔绘画,或用彩纸拼剪等,有不明白的地方也都请教了同学或者家长。在正式的课堂上,这样就会让知识内容变得十分清晰明了,学生们能够进行完全理解,还能顺利的回答老师提问的有深度的问题,知识学习远超书本内容。有了学生的这些体验活动,学生课程学习的思维空间一下子扩展开来,学习精神高度集中,课程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课上放宽教学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参与体验
教育的最终意义还是育人,当然教育包含了科学和生活的诸多方面。所以,数学课程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同样的,中学数学知识内容从根本上也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老师完全能够将数学教材和生活实践相联系,很好的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必要的生活实践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这样会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并且会让数学变得丰富多彩。这对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好感意义深刻,对老师深入开展基础教学工作也十分有效。
(二)提供学生活动体验机会,引导学生于活动中感受学习
1、提供学生活动“玩”的机会,引导学生活动与学习并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巧妙的将书本知识讲解过渡到游戏活动当中,不仅可以做到引起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作用,还能很好的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学有所获,玩有所得。游戏的学习形式更能很好的启发学生创造力,玩与学有机结合。
2、提供学生活动“做”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做”就是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这样的体验活动可以很好的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勾起学生求学欲望。所以,多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营造积极活跃的数学课堂环境,是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成效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体验学习”教学方法带来的教学体会
(一)重视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实践,全面考虑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寓情于景联系生活,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奥秘,帮助学生用数学思维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比如,在对“轴对称”的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求学生结合书本中的剪纸插画,自己动手设计富有内涵深意的剪纸,可以请教家长,但是要求自己动手操作,剪纸做好之后请用一句话概括。学生很乐于去动手操作剪刀、纸张,设计剪纸画形状多种多样,完全沉浸在活动中来。剪纸画完成之后,同学们相互对比,互相评价并且给予相应奖励。通过这次的动手实践,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认识了中国剪纸画传统文化。老师讲解轴对称画的数学美含义的时候,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方面的知识了。
(二)借助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推理和论证各种知识内容,在探索实践中领会数学学习的意义,变这种意义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三)强化学生交流协作,重视实践应用的作用,引导学生多动手勤动脑。生活和学习相联系,给予学生充足的体验时间空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加强集体交流协作,锻炼思维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养成必要的集体意识。
总之,体验学习重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它要求老师在基础教学工作中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投入到学习的行为活动当中,体验与思考紧密相连,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借助于体验式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光明;浅谈数学教学中小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17期;
[2]刘洪章;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3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