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化学科学探究实验的优劣探讨
【作者】 李颖华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第四中学)
【正文】摘 要: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那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教学模式应该以探究性实验教学为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标准所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化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能够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素质。本文首先了阐述了化学科学探究实验的优点,然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该如何加强化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具体对策,旨在为化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提出一个根本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优劣
近年来,中考化学试题中对探究性学习的考查越来越多,而此项又是考生丢分最多的部分。实验探究性学习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力度对探究性练习的研究,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灵活解题和拓展学习思维的方式之一。然而在实际的化学科学探究实验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了阐述了化学科学探究实验的优点,然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该如何加强化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具体对策,旨在为化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提出一个根本的理论依据。
1、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的优劣分析
1.1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的优点分析
为了能够很好地迎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相关要求,初中化学开设了科学探究实验,通过不断地实践,科学探究实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科学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具有诸多优点。下面就是针对这些优点进行详细地阐述与探讨。
1.1.1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开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途径:(1)学生在各种实验现象中对化学产生兴趣。例如在九年级酸碱中和反应教学中,NaOH与HCl之间产生反应生成的是NaCl和H2O,然而这个反应是不能用肉眼看到反应现象的,那么教师就此发问:酸与碱反应是否都是没有反应现象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让学生们将稀盐酸加入碳酸钠溶液之中,然后再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做好实验记录,并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加以记录,可是同学们却发现与刚才所得的结论恰恰相反,并不是所有的酸碱化学反应都是没有现象的,而是有现象的,刚才这个反应就是一个酸碱反应,但是却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有气泡产生。(2)学生能够根据科学探究实验来对所学知识加以总结,而且还能通过仔细地观察,对知识进行总结,最后使得学生们更加有信心的学习和探索,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1.1.2 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
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以及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根本基础,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在国民素养中,科学素养是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很强的科目,则更需要注重科学素养理念的灌输及强化,通过实际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培养及其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每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因此,对于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而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1.2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的缺点
基于如上阐述可以得知,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具有其自身的优点,然而也存在着若干缺点,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2.1 初中化学的教学时间仅一学年,又要参加毕业考和中考,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性练习势必要占用一定的教学时间,如何解决这之间的矛盾,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1.2.2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少数民族学生较多,如何才能使探究性练习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探究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具体对策
2.1敢于大胆思索
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本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事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分析、解释自然现象和简单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进行重点挖掘,将探究推入更深层次,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演示了燃烧红磷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后,让学生讨论“在两个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消耗氧气的反应物能否用木炭来代替?他们是怎样来测定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的?对你有什么启发?”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使学生了解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中关键的地方。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另外设计新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重视问题性教学,通过探究性问题或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2.2 探究学习的内容选择——不要将探究泛化
就知识的分类来看,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种。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这类知识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学就能掌握:程序性知识是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这类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究、体验等具体活动才能自主内化和占有。由此可见,教授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各有其适用的知识类型,各有其存在的必要,不能将探究泛化。如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化学本身的理论采用组织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就不适宜,还有一些内容由于受材料或设备或学生学习准备情况限制也不能组织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新课程倡导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未因此而否定讲授式学习的价值。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发展是随着学生的探究活动发展而进行的,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实践证明,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形式很容易导致课堂结构的分散和学习效率的低下。因此,探究活动如何组织以及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就成了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要注意适当指导,比如如何进行观察和记录。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如何进行表述结论等。不必刻意追求完全的探究,化学课程标准中列出的科学探究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试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在一节课或一个内容中只要能重点关注某些要素就可以了。
3、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使得初中化学教学也呈现出多元化,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就是多元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也存在着缺点。只有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克服这些缺点,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继华.提高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2).
[2] 王攀蜂.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5.
[3] 祖浩.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情境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50.
[4] 严娟.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性探究性学习[Z].
[5]新课程标准——内容标准[S].
[6]翟彩云.探究性实验在初中化学中的指导策略的研究[R].开题报告.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优劣
近年来,中考化学试题中对探究性学习的考查越来越多,而此项又是考生丢分最多的部分。实验探究性学习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力度对探究性练习的研究,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灵活解题和拓展学习思维的方式之一。然而在实际的化学科学探究实验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了阐述了化学科学探究实验的优点,然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该如何加强化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具体对策,旨在为化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提出一个根本的理论依据。
1、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的优劣分析
1.1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的优点分析
为了能够很好地迎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相关要求,初中化学开设了科学探究实验,通过不断地实践,科学探究实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科学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具有诸多优点。下面就是针对这些优点进行详细地阐述与探讨。
1.1.1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开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途径:(1)学生在各种实验现象中对化学产生兴趣。例如在九年级酸碱中和反应教学中,NaOH与HCl之间产生反应生成的是NaCl和H2O,然而这个反应是不能用肉眼看到反应现象的,那么教师就此发问:酸与碱反应是否都是没有反应现象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让学生们将稀盐酸加入碳酸钠溶液之中,然后再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做好实验记录,并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加以记录,可是同学们却发现与刚才所得的结论恰恰相反,并不是所有的酸碱化学反应都是没有现象的,而是有现象的,刚才这个反应就是一个酸碱反应,但是却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有气泡产生。(2)学生能够根据科学探究实验来对所学知识加以总结,而且还能通过仔细地观察,对知识进行总结,最后使得学生们更加有信心的学习和探索,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1.1.2 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
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以及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根本基础,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在国民素养中,科学素养是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很强的科目,则更需要注重科学素养理念的灌输及强化,通过实际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培养及其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每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因此,对于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而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1.2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的缺点
基于如上阐述可以得知,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具有其自身的优点,然而也存在着若干缺点,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2.1 初中化学的教学时间仅一学年,又要参加毕业考和中考,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性练习势必要占用一定的教学时间,如何解决这之间的矛盾,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1.2.2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少数民族学生较多,如何才能使探究性练习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探究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具体对策
2.1敢于大胆思索
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本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事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分析、解释自然现象和简单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进行重点挖掘,将探究推入更深层次,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演示了燃烧红磷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后,让学生讨论“在两个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消耗氧气的反应物能否用木炭来代替?他们是怎样来测定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的?对你有什么启发?”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使学生了解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中关键的地方。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另外设计新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重视问题性教学,通过探究性问题或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2.2 探究学习的内容选择——不要将探究泛化
就知识的分类来看,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种。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这类知识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学就能掌握:程序性知识是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这类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究、体验等具体活动才能自主内化和占有。由此可见,教授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各有其适用的知识类型,各有其存在的必要,不能将探究泛化。如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化学本身的理论采用组织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就不适宜,还有一些内容由于受材料或设备或学生学习准备情况限制也不能组织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新课程倡导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未因此而否定讲授式学习的价值。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发展是随着学生的探究活动发展而进行的,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实践证明,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形式很容易导致课堂结构的分散和学习效率的低下。因此,探究活动如何组织以及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就成了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要注意适当指导,比如如何进行观察和记录。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如何进行表述结论等。不必刻意追求完全的探究,化学课程标准中列出的科学探究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试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在一节课或一个内容中只要能重点关注某些要素就可以了。
3、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使得初中化学教学也呈现出多元化,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就是多元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也存在着缺点。只有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克服这些缺点,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继华.提高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2).
[2] 王攀蜂.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5.
[3] 祖浩.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情境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50.
[4] 严娟.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性探究性学习[Z].
[5]新课程标准——内容标准[S].
[6]翟彩云.探究性实验在初中化学中的指导策略的研究[R].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