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作者】 曾智勇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靖和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数形结合教学理念,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度。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方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
1、抽象知识更为直观化
数学知识中,很多概念、定律都是抽丝剥茧的精髓。可以说,每个字都不可以随意删减的。但正是这种严谨,让很多学生感觉生涩难懂。抽象的隐性知识让大家望而生畏。传统教学,教师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处理存在不当之处,学生枯燥的记忆、背诵,整体效果欠佳,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就会兴趣索然。数学教师将数形结合的理念引入教学中,很多难懂的知识就变得通俗易懂了,更具直观性,例如:在讲解“数轴”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两个直尺对接起来(一侧刻度在上面,一侧刻度在下面),则以“0”为基点,左侧(刻度在下面)的尺子,我们可以认为在“水平面”以下,另一侧则在水平面以上。用“上”和“下”的对比,区分“正”和“负”就比较直观了。
2、精简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很多复杂的教学内容就被简化了。学生可以更为准确地理解这些数学知识。由于难度降低,学习过程也变得更为轻松,“抵触心理”也会随之消失。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算法、规律,并提升了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发挥了图形的辅助作用,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空间感、创造力都大有裨益,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函数”等数学知识的时候,通过PPT分析三角形(勾三股四玄五)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或者函数变量与定量之间的关系,都会一目了然。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
1、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为学生讲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以往教学中,数学教师讲解数学概念时,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机械化记忆概念。但是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容易混淆比较相近的定理或公式,一旦发生记忆混乱,反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这也是很多学生“畏惧”数学的主要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问题解答能力,比如:在“平行线性质”一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把握平行线的概念和正确的判定方式。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平行线进行讨论。我们可以引入铁路的“铁轨”作为切入点,讲解两条直线(铁轨)之间的距离是恒定不变的,并且每条枕木都和两根铁轨保持垂直状态,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火车轮距固定,枕木的排列方法有助于受力均匀)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提出问题:“如果A、B两条线平行,那么它们与C这条线相交形成的同位角、同旁内角和内错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学生们经过对比、测量、分析,得出最终结论,且结论与概念是一致的。
2、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我们讲解数学知识,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与例题结合起来。例题之所以是“例题”,就是因为这种题型具有代表性。事实上,部分初中生未能意识到例题的作用,甚至部分学生认为例题过于简单,没必要进一步思考计算。为此,数学教师需要正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重视例题的作用。此时,引入图形讲解例题不仅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能让学习内容更丰富,比如:在讲解“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中常见的例题,以画图的形式展示例题中的已知条件。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圆与直线之间的关系,或者使用一些彩色卡纸做成图形,配合直尺(直线)让图形动起来,从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这样能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频率,从而提升课堂授课效果。
3、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拓展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比较丰富,部分数学知识理解起来很困难。以传统方式讲解,学生无法准确把握这些知识要点。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拓展性教学,以引导学生准确掌握这些数学知识、保证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相关问题结合起来,最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例如:仍以“勾股定理”相关知识为例,完成相关知识点教学后。我们可以将任意一个三角形顶角的线段延长,从而形成三个顶角,学生们测量后发现,顶角的角度是一样的。同理,以该定点为对称点,延长对称边相同的长度,并画出对称的三角形。对称的三角形在边长、角度、面积等各方面完全一样。这样就能延伸出对称、顶角等相关知识。如果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我们选取4个边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就能组合成一个漂亮的椎体。这样能为以后的立体几何学习进行有益的铺垫。
三、结束语
总之,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不仅能直观地展现出数学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符合素养教育的要求,是对新课改的“响应”,是一种有益的探究与尝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方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
1、抽象知识更为直观化
数学知识中,很多概念、定律都是抽丝剥茧的精髓。可以说,每个字都不可以随意删减的。但正是这种严谨,让很多学生感觉生涩难懂。抽象的隐性知识让大家望而生畏。传统教学,教师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处理存在不当之处,学生枯燥的记忆、背诵,整体效果欠佳,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就会兴趣索然。数学教师将数形结合的理念引入教学中,很多难懂的知识就变得通俗易懂了,更具直观性,例如:在讲解“数轴”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两个直尺对接起来(一侧刻度在上面,一侧刻度在下面),则以“0”为基点,左侧(刻度在下面)的尺子,我们可以认为在“水平面”以下,另一侧则在水平面以上。用“上”和“下”的对比,区分“正”和“负”就比较直观了。
2、精简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很多复杂的教学内容就被简化了。学生可以更为准确地理解这些数学知识。由于难度降低,学习过程也变得更为轻松,“抵触心理”也会随之消失。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算法、规律,并提升了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发挥了图形的辅助作用,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空间感、创造力都大有裨益,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函数”等数学知识的时候,通过PPT分析三角形(勾三股四玄五)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或者函数变量与定量之间的关系,都会一目了然。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
1、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为学生讲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以往教学中,数学教师讲解数学概念时,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机械化记忆概念。但是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容易混淆比较相近的定理或公式,一旦发生记忆混乱,反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这也是很多学生“畏惧”数学的主要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问题解答能力,比如:在“平行线性质”一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把握平行线的概念和正确的判定方式。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平行线进行讨论。我们可以引入铁路的“铁轨”作为切入点,讲解两条直线(铁轨)之间的距离是恒定不变的,并且每条枕木都和两根铁轨保持垂直状态,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火车轮距固定,枕木的排列方法有助于受力均匀)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提出问题:“如果A、B两条线平行,那么它们与C这条线相交形成的同位角、同旁内角和内错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学生们经过对比、测量、分析,得出最终结论,且结论与概念是一致的。
2、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我们讲解数学知识,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与例题结合起来。例题之所以是“例题”,就是因为这种题型具有代表性。事实上,部分初中生未能意识到例题的作用,甚至部分学生认为例题过于简单,没必要进一步思考计算。为此,数学教师需要正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重视例题的作用。此时,引入图形讲解例题不仅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能让学习内容更丰富,比如:在讲解“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中常见的例题,以画图的形式展示例题中的已知条件。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圆与直线之间的关系,或者使用一些彩色卡纸做成图形,配合直尺(直线)让图形动起来,从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这样能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频率,从而提升课堂授课效果。
3、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拓展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比较丰富,部分数学知识理解起来很困难。以传统方式讲解,学生无法准确把握这些知识要点。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拓展性教学,以引导学生准确掌握这些数学知识、保证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相关问题结合起来,最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例如:仍以“勾股定理”相关知识为例,完成相关知识点教学后。我们可以将任意一个三角形顶角的线段延长,从而形成三个顶角,学生们测量后发现,顶角的角度是一样的。同理,以该定点为对称点,延长对称边相同的长度,并画出对称的三角形。对称的三角形在边长、角度、面积等各方面完全一样。这样就能延伸出对称、顶角等相关知识。如果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我们选取4个边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就能组合成一个漂亮的椎体。这样能为以后的立体几何学习进行有益的铺垫。
三、结束语
总之,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不仅能直观地展现出数学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符合素养教育的要求,是对新课改的“响应”,是一种有益的探究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