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创新意识
【作者】 才仁卓玛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最为重要。其发现问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在问题的带动下高效地进行初中数学学习。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教学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发现问题;创新意识;问题意识
在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认识到数学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其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训练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形成数学思维的阶段,也是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思辨能力的基础。
1、进行课前预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问题解决理念下,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其课前预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问题解决理念的基础内容与前提条件。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现本节课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其学生提出问题的主要来源在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对自己不了解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二是教材内容与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产生了差异,学生因此发出质疑性提问。例如,在教学线的垂直这一课概念时,教师应让学生先进行预习。在学习预习完毕后,教师应让学生带着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接下来的学习。首先,本节课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展现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线垂直,以具体实例,将抽象的基本特征概括出来,模拟出线垂直的模型,并播放出动画直观的体现出来,对于实例、模型、图形、形成正确的概念。在这个阶段,动画可帮助学生将脑海中抽象的思维转为具体的思维,其学生也逐渐解决了自身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从本节课的角度观察出显示生活中出现的数学知识。教师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也有效使学生理解复习数学结构,并且在趣味性的环境下使复习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果地方式进行教学。最后,教师可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关于线的垂直概念的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与答疑,以此学生可充分发挥自身的思辨意识,理解本节课所学概念,并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2、改进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推进问题解决理念
在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其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也没有在课堂中建立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无法激发自身的问题意识,也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师所开展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针对此,教师应积极改进出数学数学教学方式,并注意问题的设计应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入深,以层层深入不断推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例如,在直角三角形这一课中。首先,教师应在上课前为学生提出问题,如“在生活中我们了解的几何图形有哪些”“直角三角形概念可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吗?”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答疑解惑。其次,教师应让学生们将直尺或者直梯靠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观察直梯靠在墙上后形成的图形。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划分为勾股定理的几何模型,如直角三角形中,学生根据生活案例对课程进行提问,如,我想知道我们班级门的高度,但我无法把门放倒进行测量,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如何计算出门的高度。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细化直角三角形概念,并逐步引导学生去解决该问题。如,教师可带领学生画出几何图形,再引导学生完成课题。
3、用小组合作模式促进解决问题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小组合作模式,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与独立思考中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应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空间,应以引导者的身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教师应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以自己动手操作、交流打破常规地进行数学学习,并在小组中启发自身发现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此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们对题目中给予的基本条件进行重点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贤永. 培养问题意识,强化逻辑思维能力 ——论初中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J]. 文渊(中学版),2020(6):722.
[2]农秀兰. 浅谈问题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1):178.
[3]钟文武.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软件(电子版),2020(2):137.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发现问题;创新意识;问题意识
在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认识到数学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其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训练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形成数学思维的阶段,也是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思辨能力的基础。
1、进行课前预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问题解决理念下,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其课前预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问题解决理念的基础内容与前提条件。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现本节课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其学生提出问题的主要来源在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对自己不了解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二是教材内容与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产生了差异,学生因此发出质疑性提问。例如,在教学线的垂直这一课概念时,教师应让学生先进行预习。在学习预习完毕后,教师应让学生带着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接下来的学习。首先,本节课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展现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线垂直,以具体实例,将抽象的基本特征概括出来,模拟出线垂直的模型,并播放出动画直观的体现出来,对于实例、模型、图形、形成正确的概念。在这个阶段,动画可帮助学生将脑海中抽象的思维转为具体的思维,其学生也逐渐解决了自身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从本节课的角度观察出显示生活中出现的数学知识。教师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也有效使学生理解复习数学结构,并且在趣味性的环境下使复习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果地方式进行教学。最后,教师可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关于线的垂直概念的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与答疑,以此学生可充分发挥自身的思辨意识,理解本节课所学概念,并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2、改进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推进问题解决理念
在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其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也没有在课堂中建立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无法激发自身的问题意识,也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师所开展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针对此,教师应积极改进出数学数学教学方式,并注意问题的设计应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入深,以层层深入不断推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例如,在直角三角形这一课中。首先,教师应在上课前为学生提出问题,如“在生活中我们了解的几何图形有哪些”“直角三角形概念可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吗?”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答疑解惑。其次,教师应让学生们将直尺或者直梯靠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观察直梯靠在墙上后形成的图形。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划分为勾股定理的几何模型,如直角三角形中,学生根据生活案例对课程进行提问,如,我想知道我们班级门的高度,但我无法把门放倒进行测量,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如何计算出门的高度。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细化直角三角形概念,并逐步引导学生去解决该问题。如,教师可带领学生画出几何图形,再引导学生完成课题。
3、用小组合作模式促进解决问题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小组合作模式,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与独立思考中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应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空间,应以引导者的身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教师应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以自己动手操作、交流打破常规地进行数学学习,并在小组中启发自身发现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此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们对题目中给予的基本条件进行重点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贤永. 培养问题意识,强化逻辑思维能力 ——论初中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J]. 文渊(中学版),2020(6):722.
[2]农秀兰. 浅谈问题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1):178.
[3]钟文武.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软件(电子版),2020(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