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思维导图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策略
【作者】 戴增英
【机构】 (福建省福清东张中学)
【正文】摘 要:初中英语知识的学习是学生首次深入性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受到母语知识的影响而不能实现快速理解与掌握知识点的效果。为了实现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快速掌握,需要利用阅读教学的过程去促进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正确应用的场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感受英语语言并实现语言能力提升的目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从而显著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并充分发挥出阅读对学生所具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阅读教学、语言理论知识教学两个部分,而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并未存在阅读教学的过程,教师往往只是注重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思维导图教学法应用于阅读教学中后,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文章内容、了解每一个自己未学习到的词汇及应用方法,在显著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对于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都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针对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策略及应用效果展开的研究。
一、阅读教学前构建出思维导图
在阅读课堂中针对学生不能理解的单词与词语进行教学,并再次引领学生阅读文章,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入性掌握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有效性,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得到了提升,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未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前根据阅读的内容构建出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逐步展示思维导图内容的过程,再让学生开动自己的思维去阅读文章,进而实现快速理解文章并掌握需要学习的词汇知识。
例如,在学习仁爱版初中英语中“Our school life”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构建出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去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在根据思维导图内容去阅读文章的同时,掌握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各类知识点,比如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为“表达交通方式的句型,包括提问的句型、回答的句型”,教师可以根据此知识点设计思维导图内容,首先展示出各种交通方式的图片及对应的英语单词,将这些图片与相应的英语单词汇总成“提问的句型及回答的句型”,让学生的脑海中带着思维导图去自主阅读文章,找出相应的句型与回答的句型,在学生先对思维导图内容产生认知后,再进入文章阅读中找出相应的句型与回答的句型,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与记忆这一知识点,并让学生快速理解了文章内容。
二、采取精读与泛读结合的措施完善思维导图
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绘制后,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泛读,学生在泛读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内容,达到大致掌握文章内容走向的目的。教师指导学生在泛读过程中可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即是思维导图的主干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精读,教师可在学生精读之前布置相应的任务,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展开挖掘细节补充思维导图的过程。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明确指出文章主旨并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学习仁爱版初中英语中“Food festival”一课时,文章讲授的是丹尼尔尽自己最大努力举办美食节的过程。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此篇文章时,先让学生进行泛读并将自己认为的关键词汇标志出来作为思维导图的主干内容,可以找出关键词Food festival、organize、try our best等词语。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共同对思维导图中的主干内容进行填充与丰富,教师让学生进行精读并提出问题:“美食节是如何举办的?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学生在精读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填充思维导图内容。最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展示出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个小组呈现的内容,并针对每个思维导图指出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总结性的讲解过程,特别是针对重难点环节进行讲解,进而揭示出全文的主题内容,实现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效果。
三、利用思维导图拓展知识提升逻辑思维
教师引领学生完成文章阅读后可利用思维导图拓展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前深入性分析文章内容,将文章中所引入的深层次知识点挖掘出来,并在课堂阅读教学完成后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去学习深层次的知识点。教师在完成深层次知识点教学后,可让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复述思维导图的内容,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的复述并及时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完整地进行阐述。另外,学生在复述深层次知识点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并且在运用英语阐述时提升了口语交流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课后练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实现查漏补缺
在阅读教学完成后会进入到阅读练习的过程,引入阅读练习的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对文章内容产生了有效的理解。在阅读练习中所应用的方式是设置相应的问题,一般都是复述题与选择题,答案都来源于文章中的内容,有可能答案只需要应用文章中的原句即可解答,还有的问题需要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正确理解后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在课后阅读练习中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整篇文章的关键性信息融入图形內,这一措施可以减少学生在文章中搜寻关键性信息内容的时间。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阅读练习中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从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中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在检测学生课后练习效果时,应由学生运用英语阐述出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再次复述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实现英语教学目标。教师在学生阐述思维导图时要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特别是将各类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帮助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快速提升。另外,教师应不断创新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挖掘出此教学模式更多的优势,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素芳.巧用思维导图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20(61):13-15.
[2]黄益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英语广场,2021(6):155-156.
[3]李倩伟.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J].教师,2021(8):98-99.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阅读教学、语言理论知识教学两个部分,而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并未存在阅读教学的过程,教师往往只是注重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思维导图教学法应用于阅读教学中后,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文章内容、了解每一个自己未学习到的词汇及应用方法,在显著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对于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都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针对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策略及应用效果展开的研究。
一、阅读教学前构建出思维导图
在阅读课堂中针对学生不能理解的单词与词语进行教学,并再次引领学生阅读文章,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入性掌握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有效性,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得到了提升,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未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前根据阅读的内容构建出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逐步展示思维导图内容的过程,再让学生开动自己的思维去阅读文章,进而实现快速理解文章并掌握需要学习的词汇知识。
例如,在学习仁爱版初中英语中“Our school life”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构建出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去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在根据思维导图内容去阅读文章的同时,掌握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各类知识点,比如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为“表达交通方式的句型,包括提问的句型、回答的句型”,教师可以根据此知识点设计思维导图内容,首先展示出各种交通方式的图片及对应的英语单词,将这些图片与相应的英语单词汇总成“提问的句型及回答的句型”,让学生的脑海中带着思维导图去自主阅读文章,找出相应的句型与回答的句型,在学生先对思维导图内容产生认知后,再进入文章阅读中找出相应的句型与回答的句型,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与记忆这一知识点,并让学生快速理解了文章内容。
二、采取精读与泛读结合的措施完善思维导图
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绘制后,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泛读,学生在泛读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内容,达到大致掌握文章内容走向的目的。教师指导学生在泛读过程中可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即是思维导图的主干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精读,教师可在学生精读之前布置相应的任务,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展开挖掘细节补充思维导图的过程。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明确指出文章主旨并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学习仁爱版初中英语中“Food festival”一课时,文章讲授的是丹尼尔尽自己最大努力举办美食节的过程。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此篇文章时,先让学生进行泛读并将自己认为的关键词汇标志出来作为思维导图的主干内容,可以找出关键词Food festival、organize、try our best等词语。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共同对思维导图中的主干内容进行填充与丰富,教师让学生进行精读并提出问题:“美食节是如何举办的?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学生在精读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填充思维导图内容。最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展示出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个小组呈现的内容,并针对每个思维导图指出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总结性的讲解过程,特别是针对重难点环节进行讲解,进而揭示出全文的主题内容,实现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效果。
三、利用思维导图拓展知识提升逻辑思维
教师引领学生完成文章阅读后可利用思维导图拓展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前深入性分析文章内容,将文章中所引入的深层次知识点挖掘出来,并在课堂阅读教学完成后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去学习深层次的知识点。教师在完成深层次知识点教学后,可让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复述思维导图的内容,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的复述并及时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完整地进行阐述。另外,学生在复述深层次知识点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并且在运用英语阐述时提升了口语交流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课后练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实现查漏补缺
在阅读教学完成后会进入到阅读练习的过程,引入阅读练习的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对文章内容产生了有效的理解。在阅读练习中所应用的方式是设置相应的问题,一般都是复述题与选择题,答案都来源于文章中的内容,有可能答案只需要应用文章中的原句即可解答,还有的问题需要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正确理解后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在课后阅读练习中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整篇文章的关键性信息融入图形內,这一措施可以减少学生在文章中搜寻关键性信息内容的时间。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阅读练习中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从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中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在检测学生课后练习效果时,应由学生运用英语阐述出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再次复述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实现英语教学目标。教师在学生阐述思维导图时要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特别是将各类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帮助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快速提升。另外,教师应不断创新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挖掘出此教学模式更多的优势,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素芳.巧用思维导图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20(61):13-15.
[2]黄益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英语广场,2021(6):155-156.
[3]李倩伟.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J].教师,2021(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