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小学语文中自主学习
【作者】 康贵莲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小学)
【正文】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出,我国教育部已经颁布了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及倡导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新型课程标准的颁布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性。本文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意识;课堂;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实施一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新的体会。下面再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或引用诗词、成语、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对联、俗语、名人故事等,激发兴趣,丰富知识;或借教具帮助领悟,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先让学生听崔健的《父亲》,在听歌时让学生思考父亲给自己的感觉,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听完歌曲自然就会积极谈论自己的感受。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向自主学习的意识中。
二、抓住课堂培养自学能力
首先是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必须努力使意见不同的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如,多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同桌听。”然后再组织全班交流。多采用一些让全体学生能先表达自己意见的组织形式。这样学生因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就不大会再随意地附和别人了。创设盲目从众而导致学习错误的情景。这样给盲目从众者有一次因从众而导致错误的体验,使他们深刻体验到学习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三、创设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所谓探究学习即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各种探究活动从而获取新知识,达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21世纪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世界万物都充满着好奇,好奇是他们的天性,那么教师应高度重视这一特点,全面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好奇性”,即学生的探究能力。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提上来了才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探究。教师可通过课堂及课外对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取向与所学语文课堂内容相结合,创新的思维设置课堂及课后拓展作业,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实践动脑动手。比如有些学生对画画比较感兴趣,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课,教师可要指导学生通过对课堂知识的学习理解及自己的想象把桂林美丽的山水画画出来;有些学生表现能力强,善于表演,那么可指导学生对所学语文课题内容用情景表演的方式表演出来。另外,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多布置自主合作学习及相互评价学习等方式,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大胆做自己。通过这些拓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不仅使学生个性化发展而且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真正用意,明白语文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从而增强了学生对语文的主动探究学习能力。
四、开发学习资源,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改倡导开发学习资源,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只会利用手中的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学参考书,教科书上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参上怎么说,教师就怎么教。教师必须突破教材的局限,引导学生多渠道学习。就阅读教学来讲,自觉主动阅读,是小学生的必备素质,它是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陶治情操,完善人格的一种过程。语文教学不能只围绕课本转,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办了“班集图书角”,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班上办起了阅读手抄报,组织了读书报告会,让学生讨论,畅读读书心得。教师还充分利用晨会时间,和学生共同体会古诗蕴含的优美意境,共同体会读“成语故事,名篇佳作”所给孩子带来的感受及快乐。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又能促进学生思维、意志、品质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不断养成追求新知和进取的精神。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意识;课堂;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实施一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新的体会。下面再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或引用诗词、成语、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对联、俗语、名人故事等,激发兴趣,丰富知识;或借教具帮助领悟,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先让学生听崔健的《父亲》,在听歌时让学生思考父亲给自己的感觉,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听完歌曲自然就会积极谈论自己的感受。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向自主学习的意识中。
二、抓住课堂培养自学能力
首先是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必须努力使意见不同的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如,多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同桌听。”然后再组织全班交流。多采用一些让全体学生能先表达自己意见的组织形式。这样学生因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就不大会再随意地附和别人了。创设盲目从众而导致学习错误的情景。这样给盲目从众者有一次因从众而导致错误的体验,使他们深刻体验到学习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三、创设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所谓探究学习即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各种探究活动从而获取新知识,达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21世纪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世界万物都充满着好奇,好奇是他们的天性,那么教师应高度重视这一特点,全面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好奇性”,即学生的探究能力。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提上来了才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探究。教师可通过课堂及课外对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取向与所学语文课堂内容相结合,创新的思维设置课堂及课后拓展作业,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实践动脑动手。比如有些学生对画画比较感兴趣,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课,教师可要指导学生通过对课堂知识的学习理解及自己的想象把桂林美丽的山水画画出来;有些学生表现能力强,善于表演,那么可指导学生对所学语文课题内容用情景表演的方式表演出来。另外,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多布置自主合作学习及相互评价学习等方式,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大胆做自己。通过这些拓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不仅使学生个性化发展而且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真正用意,明白语文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从而增强了学生对语文的主动探究学习能力。
四、开发学习资源,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改倡导开发学习资源,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只会利用手中的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学参考书,教科书上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参上怎么说,教师就怎么教。教师必须突破教材的局限,引导学生多渠道学习。就阅读教学来讲,自觉主动阅读,是小学生的必备素质,它是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陶治情操,完善人格的一种过程。语文教学不能只围绕课本转,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办了“班集图书角”,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班上办起了阅读手抄报,组织了读书报告会,让学生讨论,畅读读书心得。教师还充分利用晨会时间,和学生共同体会古诗蕴含的优美意境,共同体会读“成语故事,名篇佳作”所给孩子带来的感受及快乐。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又能促进学生思维、意志、品质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不断养成追求新知和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