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角的初步认识
【作者】 陈芳芳
【机构】 (广西灵山县实验小学)
【正文】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第84-85页。
教学目标:
⒈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特征,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识别角,知道角有大小,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⒉在观察、比较和操作等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⒊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能正确识别角,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跟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美术课上,小朋友们在做手工。看,他们的身边都有什么物体呢?在这些物体的面上,有哪些我们认识的图形呢?
⒉师:其实,在这些物体的表面上还藏着一个新的图形呢?(出示三角尺上的一个角)看,三角尺上的这个图形在数学上它有一个专用的名称,教师用手势比划出角的图形,你知道叫什么吗?(生:角)是的,这就是角的图形。
⒊揭示课题
师:角是怎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师板书课题:认识角)我们一起读一遍课题。这个三角尺上除了老师找的的这个角,还有其它的角吗?谁上来指一指?同学们,他指对了吗?(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角的认识。)
二、认识“角”的基本特征
⒈找图中物体上的角。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三角尺的角,那纸工袋上的角藏在哪儿?谁来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同学们,他指对了吗?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
师: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请你上来指一指。同学们,他指对了吗?(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原来时针和分针也可以形成一个角呢!我们把它请出来 (课件展示)
师:剪刀上的角藏在哪呢?同学们,他指对了吗?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
师:很好,我们一下子就找到那么多角的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手工袋、钟面上和剪刀用彩色线标出这些角。)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角,体会角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⒉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⑴ 展示角
师:为了更好的观察这些角,我们把这些角都移下来(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
⑵观察角、找特征。
师:请看,这些图形都是角,大家观察这些角的图形,有的开口向这边,有的开口向这里,有的开口向上,有的开口向左,但是他们都有相同的地方,找找看,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听清老师的要求:先独立思考、自己观察,如果你有了想法,再和你的同桌交流,开始!(师板书:角的共同特征:)
⑶指名汇报。
师:谁来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呢?
预设1: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请学生上台指出尖尖的地方在哪。
师:这个尖尖的地方,这个点,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作角的顶点。(然后在课件上标出,并让学生指出其他几个角的顶点。)
师: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啊?(生口答:1个)现在,老师把这些角的顶点都请出来。每个角有一个顶点(师板书:都有一个顶点)。角除了有一个顶点以外,角还有没有其它相同的地方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2:有两条边。请学生上台指出角的两条边。
师:有两条边,大家看是不是?我们来看这个角,这是角的一条边,这是第2条边。这个角也是如此吗?每个角都这样吗?是的,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师板书:两条边)。每个角的两条边是怎样的呢?(师结合手势比划边是直直的,生:直直的)(师板书:直直的)
3.小结。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被我们称作角的这种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谁来重复一下他说的话?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角的共同特征是?(师板书画角,然后提问生角的各部分名称)>。在数学上通常用一条小弧线表示这个角,从角的一条边画到另一条边就表示这个角有那么大(师板书:画弧线)。老师也给这些角添上小弧线。 (设计意图:明确对角的认识,为学习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三、判断、数角等活动,进一步明确“角”的基本特征
1.判断角。
师:既然我们找到了角的共同特征呀,那我们判断起角来就方便了。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一些图形,请同学们判断。
出示课件: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是角的指出它的顶点和边,不是角的说出原因。
学生用手势集体判断,然后单独提问判断的理由,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师小结:1.3.5这3个图形都是角,他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2.找图形中的角。
同学们们真能干,能正确判断出角,接下来你会数角,找角吗?并给角画上弧线(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图形。
预设:有1个角,有2个角,有3个角。
师:找到1个角的请举手,找到2 个角的请举手,找到3个角的请举手。现在我们请找到3 个角的同学上来指一指你找到的角在哪。
师:有一条线是弯弯的,我们说角的两条边要是直直的,那这个图形还是角吗?(生:不是)所以说第1个图形只有1个角。
师:现在请学生打开课本,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后面的3个图形。并给角标上小弧线。师:(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谁上来写一写?并把角比划给大家看一看,集体评价。
四、找生活中的角
1.师:在我们的身边,什么物体的面上也有今天学的角呢?白板上有角吗?老在白板上也找到了数学上的角,老师指出角的顶点和边,现在你能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边给你的同桌看看吗?开始。
2.交流汇报。谁来把你找到的角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预设:电脑的面上有角,课桌面上有角,书本封面上有角…
师:同学们真厉害,看来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呢!
3.欣赏角。
师:其实不止在教室里有角,在外面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呢。请看!(放图片欣赏)
师: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伸出右手食指比划出这些美丽图片中的数学上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在角的动态形成的过程中,巩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五、做角,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
⑴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老师做了一个角,这个角可以活动的,它叫活动角。大家拿出抽屉里的活动角先试一试,感受一下,接下来请听要求进行做角:
⑵师:你能做一个比老师这个角还要大的角吗?(全体生操作)做好的请举起来,拿学生做的角与老师做的角比较。怎么知道两个角谁大谁小呢?我们可以用重叠法验证,把两个角的顶点与顶点重合,其中的一条边也重合在一起。边往外面张开的角就大一些,边往里面收的角就大一些。
师:现在请同学们边思考边操作: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师板书:角的大小与___ 有关。)
师:现在请同学们先做一个和老师这个角差不多大的角,你能跟着老师把手中的角变大些吗?变大点,再变大,再大一点。(再重复操作一次)师:通过操作你是怎么把这个角变大的?
预设:把角的其中一条边活动;把角的一条边往外面拉开。
师:是的,也就是说把两边张开(师板书:两边张开)把角的两条边往外张开,这个角就变大了。
师小结: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
⑶师:那你能把这个角变小一些吗?再变小点,变小,再小。你是怎么把这个角变小的?预设:把角的两条边往里收,再收,角就越来越小了。
师:是的,把角的两条边往里收,这个角就变小了。
师小结:角的两边张开越小,角就越小。
⑷师:通过操作,我们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师板书:两边张开)
⑸师:老师还做了两个角呢(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活动角,一个绿色边长但角小的角,一个红色边短但角大的角)你们猜一猜看哪个角大?为什么猜这个角大?
师:好,那我们就用重叠法来验证一下(将两个活动角的顶点与顶点重合,其中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
师:红色角他的边短短的,但他的角却是大大的,绿色角他的边是长长的,但他的角却是小小的,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没有关系呢?(师板书:与 无关)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师板书:两边长短)老师把这两个角请到了屏幕上,请看,这两个角,把它们的顶点与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重合在一起,就可以看出绿色的角小,红色的角大。
师: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呢?(课件出示两个一样大的角,一个是红色边短的角,一个是绿色边长的角。)
预设:一样大;红色的角大;绿色的角大。
师:好,那我们还是用重叠法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将两个角的顶点与顶点重合,边与边重合在一起)。师:请看,这两个角其实是?(生:一样大的,因为有一个角的两条边长长的,有一个角的两条边短短的,但他们能够重合在一起,就说明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
师小结:是的,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通过刚才操作,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生齐读一次。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
⑵想想做做第3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角,现在你能说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吗?(想想做做3)学生思考,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第3个图形上的角两条边张开距离最大,第2个图形上的角两条边张开距离最小。
师小结:是的,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距离越小角就越小,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距离越大角就越大。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谁能够闯关最多,拿到的星星最多。
六、综合练习
【第一关】
判断: 1.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男生判断
2.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 )女生判断
【第二关】数出这个图形里有几个角 :
师:谁上来找一找?请生上台找一找。集体评价。
【第三关】数学书85页第四题:学生先先估一估,再验证。
七、总结延伸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哪个新的朋友?(生:角。)
2.师:还知道了角的共同特征是?(生: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的相同的特征: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目标:
⒈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特征,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识别角,知道角有大小,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⒉在观察、比较和操作等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⒊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能正确识别角,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跟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美术课上,小朋友们在做手工。看,他们的身边都有什么物体呢?在这些物体的面上,有哪些我们认识的图形呢?
⒉师:其实,在这些物体的表面上还藏着一个新的图形呢?(出示三角尺上的一个角)看,三角尺上的这个图形在数学上它有一个专用的名称,教师用手势比划出角的图形,你知道叫什么吗?(生:角)是的,这就是角的图形。
⒊揭示课题
师:角是怎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师板书课题:认识角)我们一起读一遍课题。这个三角尺上除了老师找的的这个角,还有其它的角吗?谁上来指一指?同学们,他指对了吗?(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角的认识。)
二、认识“角”的基本特征
⒈找图中物体上的角。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三角尺的角,那纸工袋上的角藏在哪儿?谁来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同学们,他指对了吗?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
师: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请你上来指一指。同学们,他指对了吗?(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原来时针和分针也可以形成一个角呢!我们把它请出来 (课件展示)
师:剪刀上的角藏在哪呢?同学们,他指对了吗?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
师:很好,我们一下子就找到那么多角的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手工袋、钟面上和剪刀用彩色线标出这些角。)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角,体会角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⒉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⑴ 展示角
师:为了更好的观察这些角,我们把这些角都移下来(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
⑵观察角、找特征。
师:请看,这些图形都是角,大家观察这些角的图形,有的开口向这边,有的开口向这里,有的开口向上,有的开口向左,但是他们都有相同的地方,找找看,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听清老师的要求:先独立思考、自己观察,如果你有了想法,再和你的同桌交流,开始!(师板书:角的共同特征:)
⑶指名汇报。
师:谁来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呢?
预设1: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请学生上台指出尖尖的地方在哪。
师:这个尖尖的地方,这个点,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作角的顶点。(然后在课件上标出,并让学生指出其他几个角的顶点。)
师: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啊?(生口答:1个)现在,老师把这些角的顶点都请出来。每个角有一个顶点(师板书:都有一个顶点)。角除了有一个顶点以外,角还有没有其它相同的地方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2:有两条边。请学生上台指出角的两条边。
师:有两条边,大家看是不是?我们来看这个角,这是角的一条边,这是第2条边。这个角也是如此吗?每个角都这样吗?是的,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师板书:两条边)。每个角的两条边是怎样的呢?(师结合手势比划边是直直的,生:直直的)(师板书:直直的)
3.小结。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被我们称作角的这种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谁来重复一下他说的话?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角的共同特征是?(师板书画角,然后提问生角的各部分名称)>。在数学上通常用一条小弧线表示这个角,从角的一条边画到另一条边就表示这个角有那么大(师板书:画弧线)。老师也给这些角添上小弧线。 (设计意图:明确对角的认识,为学习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三、判断、数角等活动,进一步明确“角”的基本特征
1.判断角。
师:既然我们找到了角的共同特征呀,那我们判断起角来就方便了。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一些图形,请同学们判断。
出示课件: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是角的指出它的顶点和边,不是角的说出原因。
学生用手势集体判断,然后单独提问判断的理由,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师小结:1.3.5这3个图形都是角,他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2.找图形中的角。
同学们们真能干,能正确判断出角,接下来你会数角,找角吗?并给角画上弧线(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图形。
预设:有1个角,有2个角,有3个角。
师:找到1个角的请举手,找到2 个角的请举手,找到3个角的请举手。现在我们请找到3 个角的同学上来指一指你找到的角在哪。
师:有一条线是弯弯的,我们说角的两条边要是直直的,那这个图形还是角吗?(生:不是)所以说第1个图形只有1个角。
师:现在请学生打开课本,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后面的3个图形。并给角标上小弧线。师:(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谁上来写一写?并把角比划给大家看一看,集体评价。
四、找生活中的角
1.师:在我们的身边,什么物体的面上也有今天学的角呢?白板上有角吗?老在白板上也找到了数学上的角,老师指出角的顶点和边,现在你能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边给你的同桌看看吗?开始。
2.交流汇报。谁来把你找到的角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预设:电脑的面上有角,课桌面上有角,书本封面上有角…
师:同学们真厉害,看来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呢!
3.欣赏角。
师:其实不止在教室里有角,在外面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呢。请看!(放图片欣赏)
师: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伸出右手食指比划出这些美丽图片中的数学上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在角的动态形成的过程中,巩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五、做角,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
⑴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老师做了一个角,这个角可以活动的,它叫活动角。大家拿出抽屉里的活动角先试一试,感受一下,接下来请听要求进行做角:
⑵师:你能做一个比老师这个角还要大的角吗?(全体生操作)做好的请举起来,拿学生做的角与老师做的角比较。怎么知道两个角谁大谁小呢?我们可以用重叠法验证,把两个角的顶点与顶点重合,其中的一条边也重合在一起。边往外面张开的角就大一些,边往里面收的角就大一些。
师:现在请同学们边思考边操作: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师板书:角的大小与___ 有关。)
师:现在请同学们先做一个和老师这个角差不多大的角,你能跟着老师把手中的角变大些吗?变大点,再变大,再大一点。(再重复操作一次)师:通过操作你是怎么把这个角变大的?
预设:把角的其中一条边活动;把角的一条边往外面拉开。
师:是的,也就是说把两边张开(师板书:两边张开)把角的两条边往外张开,这个角就变大了。
师小结: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
⑶师:那你能把这个角变小一些吗?再变小点,变小,再小。你是怎么把这个角变小的?预设:把角的两条边往里收,再收,角就越来越小了。
师:是的,把角的两条边往里收,这个角就变小了。
师小结:角的两边张开越小,角就越小。
⑷师:通过操作,我们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师板书:两边张开)
⑸师:老师还做了两个角呢(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活动角,一个绿色边长但角小的角,一个红色边短但角大的角)你们猜一猜看哪个角大?为什么猜这个角大?
师:好,那我们就用重叠法来验证一下(将两个活动角的顶点与顶点重合,其中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
师:红色角他的边短短的,但他的角却是大大的,绿色角他的边是长长的,但他的角却是小小的,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没有关系呢?(师板书:与 无关)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师板书:两边长短)老师把这两个角请到了屏幕上,请看,这两个角,把它们的顶点与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重合在一起,就可以看出绿色的角小,红色的角大。
师: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呢?(课件出示两个一样大的角,一个是红色边短的角,一个是绿色边长的角。)
预设:一样大;红色的角大;绿色的角大。
师:好,那我们还是用重叠法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将两个角的顶点与顶点重合,边与边重合在一起)。师:请看,这两个角其实是?(生:一样大的,因为有一个角的两条边长长的,有一个角的两条边短短的,但他们能够重合在一起,就说明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
师小结:是的,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通过刚才操作,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生齐读一次。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
⑵想想做做第3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角,现在你能说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吗?(想想做做3)学生思考,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第3个图形上的角两条边张开距离最大,第2个图形上的角两条边张开距离最小。
师小结:是的,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距离越小角就越小,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距离越大角就越大。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谁能够闯关最多,拿到的星星最多。
六、综合练习
【第一关】
判断: 1.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男生判断
2.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 )女生判断
【第二关】数出这个图形里有几个角 :
师:谁上来找一找?请生上台找一找。集体评价。
【第三关】数学书85页第四题:学生先先估一估,再验证。
七、总结延伸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哪个新的朋友?(生:角。)
2.师:还知道了角的共同特征是?(生: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的相同的特征: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