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巧用趣味教学法提升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刘永丽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桐梓坝小学校)


【正文】摘 要:拼音是学好语文知识的第一步。学好拼音可以直接使用字典查阅各种生字,从而让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拼音教学的方法较为单一,多数教师将拼音写在黑板上,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拼读,接下来就是布置课上、课下作业,进行重复性学习。这种方法效率较低,且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趣味教学法,以供小学语文教师借鉴参考。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拼音;教学实践
  小学伊始就要接触拼音学习,虽然一些幼儿园开展了相关知识的学习,但仍与小学教学存在差异。由于小学生刚刚步入正规教育的“大门”,在熟悉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学习习惯的前提下,还要接受拼音学习,可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的自身特点,结合学生特点和课堂情况,开展趣味性教学,从而让小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参与到拼音学习之中。
  一、编写儿歌和故事
  小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对于歌曲和故事更为敏感。儿歌具有节奏感强、音乐性强的特点;故事则具有感染力,并具有极强的情境性。若将儿歌、故事与拼音结合起来,则能有效提升整体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单韵母“i”时,我们将四声变成以下儿歌“ī,ī,ī天冷多穿衣;í,í,í,见面问好叫阿姨;ǐ,ǐ,ǐ,为你搬桌椅;ì,ì,ì,祝你万事都如意”。采取边读、边唱、边拍手的方式,能够带来极强的韵律感。再比如“u和ü”,我们可以编一个小故事,“为什么小乌(“u”)贼不能和小金鱼(“ü”)相遇呢?它们原本是一对好朋友,后来小乌贼在大海中生活久了,两只眼睛视力下降,慢慢看不到了(u没两点),并且适应了高盐分的海水。而小金鱼呢,为了找小乌贼四处探寻,慢慢的眼睛都凸出来了(ü将头上的两点视为眼睛)。而且它一直在淡水里,所以呢,再也没能见到。”通过这样的小故事,大家会快速记录两个韵母之间的异同。
  二、插画与手工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喜欢画画,并且喜欢颜色靓丽的图片。在新版教材中,均配备了相应的插图,以此提升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若能仔细观察每张插图,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每个拼音的意思。因此,插画应用在教学中,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我们在选取插画时需恰到好处,借助多媒体设备,我们可以找出很多有意思的插画,这样能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提升拼音教学的趣味性,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些其他方法,其中,手工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借助彩泥,让学生捏出“b和p”,“d和q”,并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若旋转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还可以用彩泥捏出(拼出)所有的拼音,并陈列在视野范围内。大家会非常在意自己的“作品”,闲暇之余的“一瞥”就是一次复习过程。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就完成了一次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
  三、游戏教学法
  “玩儿”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活动。小学生更是爱说、爱动、爱唱、爱跳,若引入对应的小游戏,必定能提升拼音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模仿“几元几角”的游戏(女生为1元,男生为5角,通过口令“3.5元”进行人员组合),每位同学手里举着一个字母,教师喊口令后,迅速寻找自己的伙伴,并按照先后顺序站好。当喊道“好(hao)”时,需要手举“h”,“a”,“o”的三名同学跑出来按顺序排列。当喊道“声母”的出列时,所有手举声母的学生站出来。当喊道单韵母时,所有手举单韵母的学生站出来。通过此类教学,大家会熟练掌握每个拼音的特点,以及应用方法。
  借助于儿歌,还可以对某一拼音进行重点学习,如:“妞妞骑牛;妈妈骑马”,当中有哪些重复出现的同音字,怎么拼读。然后让大家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同音字或谐音字,大家会找出“鞋与斜”、“哭与苦”,“大与打”,“方和芳”等等。这样能有效拓展拼音学习范围,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引入生活情境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巧借生活情景,不仅能将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还能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比较新奇,将拼音和这些事物融合起来,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生活中各种耳熟能详的物品如何用拼音表示出来?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各种图片,如:“扫把”、“椅子”、“沙发”、“板凳”、“碗”、“抽油烟机”、“红烧肉”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司空见惯的。将这些词引入到教学当中,大家能够快速用拼音读出来。另外,将“o”与鸡蛋对应起来;将“h”与靠背椅对应起来;将“A”与折叠梯对应起来;将“m”与金拱门对应起来,都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有一些容易混淆的拼音,可以单独列举出来,如:“铃”与“邻”,“喊”和“混”,“挑”与“桃”等等。借助相应的图片或实物,进行强化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分辨能力。
  总结
  总之,小学生的拼音学习虽然仅在一年级出现,但学习效果将对小学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学习拼音过程中,不仅要会拼,还要能准确读出拼音,从而慢慢将汉字和拼音对应起来。语文教师应该尽量选择趣味性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有效提升拼音学习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