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育的路径研究
【作者】 彭 华
【机构】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相比小学与初中阶段,高中数学课程具备较高的难度,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难度,教学难度也随之提高。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时常面临学生学习效率低、教师教学效果差等问题,这对于教学体系本身来说,肯定与教学方法不当有一定的关系。对此,在高中数学教育中有效渗透数学史,便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鉴于此,文章主要围绕当前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育的路径开展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促进目前教学现状的改善。
关键词:数学史;高中数学教育;融入路径
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工作而言,合理渗透数学史具有关键的教育意义及应用价值。数学是一项工具型学习科目,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不管是理科还是文科,统统无法脱离数学。将高中数学教育与数学史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的个体人格以及素质发展受到重大的影响。此外,高中数学教师带领学生们学习数学史,可以锻炼学生多样性的思维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看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现阶段,国家的教育部门正不断加大对数学史的关注力度,因此教师务必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在高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针对数学史进行全面的讲解。
一、融入数学史,深度讲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数学知识经历着不断的变革,是无数数学家、数学学习者经过验算、努力所获取的经验和总结的规律。高中数学教师将数学史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开展课堂学习能够获取到丰硕的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对数学理论的认知,使其在课程学习期间自主思考学科内容。将数学史实际融入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师能够深度讲解数学概念,从而推动学生整体学习意识与自主能动性的提高。
举个例子,高中生在围绕“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课程内容开展学习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不妨合理融入数学史,帮助学生了解空间几何体在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变革和更新,通过数学课堂中的历史融合,促进学生主动挖掘知识内容本质,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知,帮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实现个体进步。高中数学教师融入数学史、挖掘教学本质,结合学生的沟通能力,革新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之后探索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完成知识点的实践学习,可以确保学生加强数学学科素养,形成完整的思维,取得总体进步。?
二、网络式教学运用数学史
事实上,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既是宝贵的,又是短暂的。处于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应当科学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开展数学史教学。比如,高中数学教师不妨建立一个微信公众账号,定期在此微信公众账号上发布一些数学史知识,组织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围绕互联网中的数学史资源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展现了时代元素,还实现了当下的教学需求。其实在数学发展历史中,出现过许多善于思考的数学家,在其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普遍运用了独特、奇妙、饱含意义的研究方法。对此,教师不妨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有效整理出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与视频,在数学教学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展示。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中还有大量的精品学习资源,例如慕课。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在慕课上观看部分与数学史有关的学习视频。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或是QQ群,在学生看完有关的教学视频以后,组织学生在群中开展共同讨论,促进学生对数学史教学的深度理解。
三、创设教学情景,融入数学概念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人员不应当只是具备讲授知识的作用,还应当充分体现教师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形象。科学创设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热情,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高中数学教师不妨利用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有效体现数学史及学科概念的融合过程,提高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达成全面改革数学课堂的工作目标。
举个例子,高中生在学习“对数以及指数函数”此课知识的过程中,首先,不妨科学创设问题式教学情景:“某种放射性物质正在向其他物质转换,最终所得到的物质是原来物质的84%,请同学们写出该物质剩余量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其次,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认真思考对应问题,并且开展持续性计算与验算,经过各种差异化的学习方法尝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提出自身疑问、探索问题;最后,凭借问题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数学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塑造战胜困难的意识,还可以通过融入数学史,展示数学家在对指数函数、以及对数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事件和困难。通过数学家精神、以及数学历史的渗透,为高中生打造优质的数学文化氛围,合理调动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自主性,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学习自信,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为了将数学史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进行有效融合,应当针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持续革新教师自身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模式。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利用课余时间,全面搜集并整理与数学史有关的部分故事及案例。通过网络式教学、创设教学情境等教学手段,与开展学生有效的交流互动,深入了解高中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实际认知与真实感受,进而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数学课程指导及教学讲解。从高中生的角度出发,学习数学史可以有效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成绩,并且对数学发展历程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高中数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锦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史的渗透探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S1):59-61.
[2]张果霞.如何将数学史引入高中数学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2):150.
[3]余其权.将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8(21):40-41.
关键词:数学史;高中数学教育;融入路径
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工作而言,合理渗透数学史具有关键的教育意义及应用价值。数学是一项工具型学习科目,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不管是理科还是文科,统统无法脱离数学。将高中数学教育与数学史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的个体人格以及素质发展受到重大的影响。此外,高中数学教师带领学生们学习数学史,可以锻炼学生多样性的思维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看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现阶段,国家的教育部门正不断加大对数学史的关注力度,因此教师务必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在高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针对数学史进行全面的讲解。
一、融入数学史,深度讲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数学知识经历着不断的变革,是无数数学家、数学学习者经过验算、努力所获取的经验和总结的规律。高中数学教师将数学史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开展课堂学习能够获取到丰硕的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对数学理论的认知,使其在课程学习期间自主思考学科内容。将数学史实际融入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师能够深度讲解数学概念,从而推动学生整体学习意识与自主能动性的提高。
举个例子,高中生在围绕“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课程内容开展学习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不妨合理融入数学史,帮助学生了解空间几何体在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变革和更新,通过数学课堂中的历史融合,促进学生主动挖掘知识内容本质,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知,帮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实现个体进步。高中数学教师融入数学史、挖掘教学本质,结合学生的沟通能力,革新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之后探索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完成知识点的实践学习,可以确保学生加强数学学科素养,形成完整的思维,取得总体进步。?
二、网络式教学运用数学史
事实上,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既是宝贵的,又是短暂的。处于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应当科学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开展数学史教学。比如,高中数学教师不妨建立一个微信公众账号,定期在此微信公众账号上发布一些数学史知识,组织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围绕互联网中的数学史资源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展现了时代元素,还实现了当下的教学需求。其实在数学发展历史中,出现过许多善于思考的数学家,在其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普遍运用了独特、奇妙、饱含意义的研究方法。对此,教师不妨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有效整理出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与视频,在数学教学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展示。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中还有大量的精品学习资源,例如慕课。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在慕课上观看部分与数学史有关的学习视频。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或是QQ群,在学生看完有关的教学视频以后,组织学生在群中开展共同讨论,促进学生对数学史教学的深度理解。
三、创设教学情景,融入数学概念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人员不应当只是具备讲授知识的作用,还应当充分体现教师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形象。科学创设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热情,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高中数学教师不妨利用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有效体现数学史及学科概念的融合过程,提高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达成全面改革数学课堂的工作目标。
举个例子,高中生在学习“对数以及指数函数”此课知识的过程中,首先,不妨科学创设问题式教学情景:“某种放射性物质正在向其他物质转换,最终所得到的物质是原来物质的84%,请同学们写出该物质剩余量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其次,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认真思考对应问题,并且开展持续性计算与验算,经过各种差异化的学习方法尝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提出自身疑问、探索问题;最后,凭借问题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数学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塑造战胜困难的意识,还可以通过融入数学史,展示数学家在对指数函数、以及对数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事件和困难。通过数学家精神、以及数学历史的渗透,为高中生打造优质的数学文化氛围,合理调动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自主性,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学习自信,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为了将数学史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进行有效融合,应当针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持续革新教师自身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模式。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利用课余时间,全面搜集并整理与数学史有关的部分故事及案例。通过网络式教学、创设教学情境等教学手段,与开展学生有效的交流互动,深入了解高中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实际认知与真实感受,进而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数学课程指导及教学讲解。从高中生的角度出发,学习数学史可以有效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成绩,并且对数学发展历程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高中数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锦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史的渗透探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S1):59-61.
[2]张果霞.如何将数学史引入高中数学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2):150.
[3]余其权.将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8(2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