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别样的高效课堂背后
【作者】 李晓兰
【机构】 (安徽省利辛县第一中学)
【正文】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2020年的寒假是一个特殊的假期。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尽早消除新冠病毒,全国戒严,整个国家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为了防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侵袭校园,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教育部下发文件通知,延长假期,停课不停学。
按照全省的统一安排,自2月下旬以来,亳州市教育系统共承担了188节省级教学视频课录制任务。我很荣幸的成为其中的一员,录制了北师大版选修2-2第四章《定积分》这一章的复习课。回顾这次线上教学的准备工作与录制过程,我再一次体会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再一次体会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从接到通知那一刻开始,我的心情既高兴又紧张、既期待又忐忑。虽然以前由于工作需要也曾录过课,但那时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有学生直接参与进来、有面对面的师生互动,在讲解知识点和例题时学生的反应都是可以观察到的,每个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直接反馈随时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这次的录播课完全不同,课堂时间压缩为27分钟-30分钟,全程由老师讲授,学生的听课状态以及反应全靠老师预设,没有师生互动,那么如何将这节课精彩高效地呈现给学生;如何有效地帮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调整好状态后,我迅速转变角色,投入到了准备工作当中。由于多数老师一开始对这一块都比较陌生,教育局专门对我们进行了培训,请有经验的名师向我们传授了他们宝贵的录课经验和教训,提醒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以及视频审核的严格要求,我深刻意识到这一节课的重量以及难度,一刻也不敢放松,唯恐因为自己的疏忽,在后期的直播课堂中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我登录安徽基础资源应用平台认真观看学习其他优秀老师的视频,从中观摩、学习到线上视频课的要领和技巧,然后我又在网上寻找优质的例题等资源融进自己的教学中,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我接到的课题是《定积分》这一章的复习课,一般复习课的流程就是对先知识点进行进一步讲解,然后通过具体的例题总结解题方法。《定积分》这一章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初步了解定积分的概念,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初步利用定积分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和体会定积分在处理曲边梯形面积和简单几何体体积问题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重点在于概念的理解以及利用定积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了让镜头外的学生的能更好的掌握这节课的内容,学有所获。首先,我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课本,并整理近几年高考中涉及到定积分的题目,准确把握高考的方向,认真撰写教学设计。在复习回顾之前,我利用课件非常直观地向学生介绍了这节课要进行的四个环节,让他们心中有数;然后精心绘制了本节课的知识网络,通过树状图,学生能清晰直观的看到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接下来对每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复习、分析、总结,从常见的题型到典型的例题进行重点分析、讲解。
其次,在进行线上视频教学时,不同于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视频教学时为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制作很多课件,而数学这一科在制作课件时,大量的数学公式、几何图形,给制作课件带来了很多困难,这也意味着准备这一节课我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因为个人信息技术能力的限制,制作课件时数学公式符号的输入、几何图形画不规范、课件效果不理想……我抓紧时间上网查询、向前辈请教、请同事帮忙,为了让学生在这一节课能学有所获,能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我付出了比平时几倍的时间来备课。如:在这节《定积分》复习课中,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几乎每个题目都需要用到图像,这也给我制作课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网上下载图片粘贴到PPT中后清晰度不够,担心学生的看不清楚,进而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我只有借助几何画板软件,精心将每一个图形重新画好,这次在课件的制作上,真是付出了数倍的时间与精力。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完成后,要先发给市教研员张主任审核,只有审核通过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正式录播。张主任在教学内容、课件制作上都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我真是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录课,也使我意识到要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要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也要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除了课件的制作,师生互动也是我在这次录播课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一大难题,实际的课堂上学生对于一个难点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容易就能得到回应,但是录播课上看不到学生,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课状态,不能及时听到学生对知识的反馈,学生间也不能合作交流。任何环境下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只有当教师启发性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回答的过程中,知识体系才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印象。高效的师生互动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在这节录播课中,对于知识点的回顾和题型的总结归纳,以及例题讲解时,我都是采用分层设计问题的形式,并留出十几秒的思考时间,比如,在讲解每个例题时,读完题目,我先引导学生判断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并回顾相关知识点,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在觉得学生们应该有了解题思路以后,再展示具体的计算过程,最后引导总结解题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增加学生的课堂代入感,希望能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上课氛围,而不是看视频。而对于一些平时在班级里内向的,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的学生来说,线上网络教学,由于身边没有其他的学生,就好像是老师在一对一的进行教学,这样的话,能使他们积极回应老师的教学,使得课堂的参与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而且网络直播课有视频回放功能,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多次观看上课的视频,进一步加深对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
为了对课堂时间的把握更精准,能将时间控制在要求的27分钟-30分钟之内,在正式录课前我先通过钉钉软件多次进行练习,调整例题个数,再确定了课堂时间后,我又反复观看视频回放,检查语言、教态等方面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细致到每一个符号的标准读法、每个环节的过渡语。如何在例题讲解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何让语言更加准确和流畅我也是反复试讲。完成了教学准备之后,我又请经验丰富的前辈指导,看看在教学内容和课堂环节的设置上是否合适,再次确定了准确无误后,我开始了正式的录课。原以(下转第70页)(上接第71页)为经过多次的试讲,对教学内容和各个环节已经非常熟悉,录课过程一定会很顺利,但结果大大出乎意料。第一遍录制时就因为对内容已经很熟悉,再加上教室里只有自己一个人,面对镜头有些局促,整个录播过程就像站在讲台上背书似的,离预期的效果差了太多。调整了状态后,我又开始了第二遍的录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努力使自己进入到课堂情境当中,虽然有些地方,语言还不够准确流畅,但已经有了质的转变,这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录课充满了信心。在这里非常感谢摄制人员的耐心,帮我对一些不合适地方进行了重新录制。如:我发现在讲解例题一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小题时,PPT上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数字2,那是在绘制第三小题图像时,没有完全组合好图形和数字,在讲解这个题目的过程中,时而能遮住时而不能遮住。谨慎起见,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摄制人员沟通后,我又抓紧时间对课件又一次进行了修改,在摄制人员的帮助下,重新录制这一部分。在后期剪辑阶段,我和工作人员一帧一帧地反复观看,认真寻找需要修改的地方,对教师、课件、全景进行来回切换和给视频降噪、调色,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紧凑、合理,整个视频课看起来更加流畅、连贯、舒服,以期呈现给学生一个优质高效的课堂。
在疫情面前,我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教师,认真备课,上好网络直播课,让学生在家也如在学校般上课学习,充实他们的学习生活,就是在履行自己的一份防疫责任,为防疫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另一方面,这次新冠疫情,带给我们教学很多新的变化,也使我意识到网络教学模式是我们当前线下教学的有利补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优质的网络资源,让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更加开阔和多样化,让线下线上教学相辅相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自己在这次的录课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成长,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疫情终将过去,但是教育和学习的道路永无止境,自己只有不断的进行思考和探索,才能使自己不落伍,不会与社会新要求脱节,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加丰富,更加有活力。
按照全省的统一安排,自2月下旬以来,亳州市教育系统共承担了188节省级教学视频课录制任务。我很荣幸的成为其中的一员,录制了北师大版选修2-2第四章《定积分》这一章的复习课。回顾这次线上教学的准备工作与录制过程,我再一次体会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再一次体会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从接到通知那一刻开始,我的心情既高兴又紧张、既期待又忐忑。虽然以前由于工作需要也曾录过课,但那时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有学生直接参与进来、有面对面的师生互动,在讲解知识点和例题时学生的反应都是可以观察到的,每个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直接反馈随时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这次的录播课完全不同,课堂时间压缩为27分钟-30分钟,全程由老师讲授,学生的听课状态以及反应全靠老师预设,没有师生互动,那么如何将这节课精彩高效地呈现给学生;如何有效地帮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调整好状态后,我迅速转变角色,投入到了准备工作当中。由于多数老师一开始对这一块都比较陌生,教育局专门对我们进行了培训,请有经验的名师向我们传授了他们宝贵的录课经验和教训,提醒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以及视频审核的严格要求,我深刻意识到这一节课的重量以及难度,一刻也不敢放松,唯恐因为自己的疏忽,在后期的直播课堂中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我登录安徽基础资源应用平台认真观看学习其他优秀老师的视频,从中观摩、学习到线上视频课的要领和技巧,然后我又在网上寻找优质的例题等资源融进自己的教学中,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我接到的课题是《定积分》这一章的复习课,一般复习课的流程就是对先知识点进行进一步讲解,然后通过具体的例题总结解题方法。《定积分》这一章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初步了解定积分的概念,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初步利用定积分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和体会定积分在处理曲边梯形面积和简单几何体体积问题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重点在于概念的理解以及利用定积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了让镜头外的学生的能更好的掌握这节课的内容,学有所获。首先,我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课本,并整理近几年高考中涉及到定积分的题目,准确把握高考的方向,认真撰写教学设计。在复习回顾之前,我利用课件非常直观地向学生介绍了这节课要进行的四个环节,让他们心中有数;然后精心绘制了本节课的知识网络,通过树状图,学生能清晰直观的看到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接下来对每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复习、分析、总结,从常见的题型到典型的例题进行重点分析、讲解。
其次,在进行线上视频教学时,不同于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视频教学时为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制作很多课件,而数学这一科在制作课件时,大量的数学公式、几何图形,给制作课件带来了很多困难,这也意味着准备这一节课我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因为个人信息技术能力的限制,制作课件时数学公式符号的输入、几何图形画不规范、课件效果不理想……我抓紧时间上网查询、向前辈请教、请同事帮忙,为了让学生在这一节课能学有所获,能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我付出了比平时几倍的时间来备课。如:在这节《定积分》复习课中,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几乎每个题目都需要用到图像,这也给我制作课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网上下载图片粘贴到PPT中后清晰度不够,担心学生的看不清楚,进而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我只有借助几何画板软件,精心将每一个图形重新画好,这次在课件的制作上,真是付出了数倍的时间与精力。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完成后,要先发给市教研员张主任审核,只有审核通过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正式录播。张主任在教学内容、课件制作上都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我真是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录课,也使我意识到要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要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也要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除了课件的制作,师生互动也是我在这次录播课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一大难题,实际的课堂上学生对于一个难点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容易就能得到回应,但是录播课上看不到学生,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课状态,不能及时听到学生对知识的反馈,学生间也不能合作交流。任何环境下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只有当教师启发性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回答的过程中,知识体系才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印象。高效的师生互动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在这节录播课中,对于知识点的回顾和题型的总结归纳,以及例题讲解时,我都是采用分层设计问题的形式,并留出十几秒的思考时间,比如,在讲解每个例题时,读完题目,我先引导学生判断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并回顾相关知识点,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在觉得学生们应该有了解题思路以后,再展示具体的计算过程,最后引导总结解题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增加学生的课堂代入感,希望能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上课氛围,而不是看视频。而对于一些平时在班级里内向的,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的学生来说,线上网络教学,由于身边没有其他的学生,就好像是老师在一对一的进行教学,这样的话,能使他们积极回应老师的教学,使得课堂的参与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而且网络直播课有视频回放功能,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多次观看上课的视频,进一步加深对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
为了对课堂时间的把握更精准,能将时间控制在要求的27分钟-30分钟之内,在正式录课前我先通过钉钉软件多次进行练习,调整例题个数,再确定了课堂时间后,我又反复观看视频回放,检查语言、教态等方面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细致到每一个符号的标准读法、每个环节的过渡语。如何在例题讲解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何让语言更加准确和流畅我也是反复试讲。完成了教学准备之后,我又请经验丰富的前辈指导,看看在教学内容和课堂环节的设置上是否合适,再次确定了准确无误后,我开始了正式的录课。原以(下转第70页)(上接第71页)为经过多次的试讲,对教学内容和各个环节已经非常熟悉,录课过程一定会很顺利,但结果大大出乎意料。第一遍录制时就因为对内容已经很熟悉,再加上教室里只有自己一个人,面对镜头有些局促,整个录播过程就像站在讲台上背书似的,离预期的效果差了太多。调整了状态后,我又开始了第二遍的录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努力使自己进入到课堂情境当中,虽然有些地方,语言还不够准确流畅,但已经有了质的转变,这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录课充满了信心。在这里非常感谢摄制人员的耐心,帮我对一些不合适地方进行了重新录制。如:我发现在讲解例题一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小题时,PPT上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数字2,那是在绘制第三小题图像时,没有完全组合好图形和数字,在讲解这个题目的过程中,时而能遮住时而不能遮住。谨慎起见,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摄制人员沟通后,我又抓紧时间对课件又一次进行了修改,在摄制人员的帮助下,重新录制这一部分。在后期剪辑阶段,我和工作人员一帧一帧地反复观看,认真寻找需要修改的地方,对教师、课件、全景进行来回切换和给视频降噪、调色,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紧凑、合理,整个视频课看起来更加流畅、连贯、舒服,以期呈现给学生一个优质高效的课堂。
在疫情面前,我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教师,认真备课,上好网络直播课,让学生在家也如在学校般上课学习,充实他们的学习生活,就是在履行自己的一份防疫责任,为防疫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另一方面,这次新冠疫情,带给我们教学很多新的变化,也使我意识到网络教学模式是我们当前线下教学的有利补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优质的网络资源,让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更加开阔和多样化,让线下线上教学相辅相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自己在这次的录课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成长,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疫情终将过去,但是教育和学习的道路永无止境,自己只有不断的进行思考和探索,才能使自己不落伍,不会与社会新要求脱节,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加丰富,更加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