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充分利用错误资源
【作者】 陈光伟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镇西街小学)
【正文】摘 要:“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主要受到学生经验不足、思维不缜密、年龄较小等原因所致。但面对这种问题时,教师、家长会产生一定的忧虑情绪,甚至有的教师质疑自己的教学能力。为此,我们要正视这种错误,及时搜集各种错误资源,通过归纳总结做好“亡羊补牢”的工作。本文就此进行粗略的分析,以供数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1.错误资源的利用价值
1.1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面对错误时,即便成人都会下意识的进行自我掩饰。小学生害怕因为错误而被教师和家长指责,有时候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更不会合理利用错误资源[1]。数学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鼓励他们敢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个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另外,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不同的错误,开展针对性的纠错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班级内有很多学生在同一知识点发生错误,则有可能是同学们对某一知识点掌握不透彻。若错误发生率较低,则是个别学生理解问题,或计算不合理所致。
1.2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合理利用错误资源,能够养成学生“回头看”的好习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面对试卷中的错题,会及时纠正,然后束之高阁。这种方法具有“敷衍”的成分,未能发挥错误资源的优势。针对错误,数学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深层次挖掘错误原因,例如:小数点问题,分数问题,多为计算不谨慎所致。同时,还要进行阶段性的反思,对一个月、一个学期内的错题进行回顾,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3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数学知识对于部分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数学知识具有典型的抽象化特征,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学好本学科知识。小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短板”,他们更擅长于形象思维。知识与小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对等”情况。为此,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错误,并将这些错误问题生活化,让大家产生直观的印象,在舒适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正视自己(或他人)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通过这种纠错,学生们记忆深刻,遇到同类题目时会快速回想到曾经的场景和纠错内容。从而提升做题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错误的发生率。
2.充分利用错误资源的方法
2.1正确认识错误资源
要让小学生明白,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只有小学生能够正确面对错误,才能客观的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针对性的加以调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资源,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教师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能苛责学生,避免伤及学生的自尊性,进而养成“护短”的坏习惯。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错误资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2准确把握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分类发现有价值的错误信息,从而将这些信息转换成错误资源。针对小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大家分析自己和其他同学的错误,指导大家学会鉴别有价值的错误信息,并在纠正错误后,学会归纳总结,如:公式理解不透彻、计算马虎、未读懂题意等等。以对称知识点为例,“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两个知识点容易混淆,部分学生无法准确判断图形类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为学生详细讲解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然后重新出题,检验学生的纠错学习效果。
2.3合理设置错误加强学生考验锻炼
学好数学重要的是科学的数学思维。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错误资源的作用。错误资源具有很好的教学价值,只有不断反思错误资源才能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2]。在课堂上,数学教师要掌握适当的节点,引出错误资源,供大家分析探讨。同时,教师还可以巧妙的设置教学错误,让“吹毛求疵”的学生“鸡蛋里挑骨头”。当学生能够立即指出教学错误时,证明他们一直跟着教学节奏,并对相关知识点有准确的认识。可以说,这种“不经意”的设置是对学生的考验,反之,则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存在问题。
有关教学错误使用量不能过多,否则学生会质疑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了锻炼学生的纠错能力,可以多使用选择题。由于选择题中均有错误答案,这些错误答案就是对学生的另类考察。在做题时,学生会在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本题中肯定有正确答案”。倘若选项中真的没有正确答案,则学生会质疑自己的判断。这种“特殊”的选择题,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敢于“揭发”教师和练习题的勇气。当大家纷纷质疑题目有误时,选择几名同学分别阐述各选项的问题所在,这样能够借助这些错误的信息,理清知识要点。而这些错误的信息,正是学生们做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结果,这样能够更好地深化教学内容。
3.总结
“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马克思)。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使用错误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应用错误资源时,切忌以批评的口吻面对学生,而是让他们学会归纳总结,并通过防微杜渐避免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小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005):178-179.
[2] 梅丽艳.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策略[J].天津教育, 2020(11):18-19.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1.错误资源的利用价值
1.1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面对错误时,即便成人都会下意识的进行自我掩饰。小学生害怕因为错误而被教师和家长指责,有时候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更不会合理利用错误资源[1]。数学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鼓励他们敢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个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另外,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不同的错误,开展针对性的纠错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班级内有很多学生在同一知识点发生错误,则有可能是同学们对某一知识点掌握不透彻。若错误发生率较低,则是个别学生理解问题,或计算不合理所致。
1.2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合理利用错误资源,能够养成学生“回头看”的好习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面对试卷中的错题,会及时纠正,然后束之高阁。这种方法具有“敷衍”的成分,未能发挥错误资源的优势。针对错误,数学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深层次挖掘错误原因,例如:小数点问题,分数问题,多为计算不谨慎所致。同时,还要进行阶段性的反思,对一个月、一个学期内的错题进行回顾,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3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数学知识对于部分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数学知识具有典型的抽象化特征,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学好本学科知识。小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短板”,他们更擅长于形象思维。知识与小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对等”情况。为此,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错误,并将这些错误问题生活化,让大家产生直观的印象,在舒适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正视自己(或他人)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通过这种纠错,学生们记忆深刻,遇到同类题目时会快速回想到曾经的场景和纠错内容。从而提升做题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错误的发生率。
2.充分利用错误资源的方法
2.1正确认识错误资源
要让小学生明白,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只有小学生能够正确面对错误,才能客观的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针对性的加以调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资源,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教师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能苛责学生,避免伤及学生的自尊性,进而养成“护短”的坏习惯。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错误资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2准确把握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分类发现有价值的错误信息,从而将这些信息转换成错误资源。针对小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大家分析自己和其他同学的错误,指导大家学会鉴别有价值的错误信息,并在纠正错误后,学会归纳总结,如:公式理解不透彻、计算马虎、未读懂题意等等。以对称知识点为例,“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两个知识点容易混淆,部分学生无法准确判断图形类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为学生详细讲解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然后重新出题,检验学生的纠错学习效果。
2.3合理设置错误加强学生考验锻炼
学好数学重要的是科学的数学思维。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错误资源的作用。错误资源具有很好的教学价值,只有不断反思错误资源才能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2]。在课堂上,数学教师要掌握适当的节点,引出错误资源,供大家分析探讨。同时,教师还可以巧妙的设置教学错误,让“吹毛求疵”的学生“鸡蛋里挑骨头”。当学生能够立即指出教学错误时,证明他们一直跟着教学节奏,并对相关知识点有准确的认识。可以说,这种“不经意”的设置是对学生的考验,反之,则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存在问题。
有关教学错误使用量不能过多,否则学生会质疑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了锻炼学生的纠错能力,可以多使用选择题。由于选择题中均有错误答案,这些错误答案就是对学生的另类考察。在做题时,学生会在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本题中肯定有正确答案”。倘若选项中真的没有正确答案,则学生会质疑自己的判断。这种“特殊”的选择题,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敢于“揭发”教师和练习题的勇气。当大家纷纷质疑题目有误时,选择几名同学分别阐述各选项的问题所在,这样能够借助这些错误的信息,理清知识要点。而这些错误的信息,正是学生们做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结果,这样能够更好地深化教学内容。
3.总结
“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马克思)。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使用错误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应用错误资源时,切忌以批评的口吻面对学生,而是让他们学会归纳总结,并通过防微杜渐避免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小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005):178-179.
[2] 梅丽艳.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策略[J].天津教育, 2020(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