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 普杰加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牧场寄宿制小学)
【正文】摘 要:新课改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而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则离不开多元化的情境创设。在数学课堂中,不同情境的创设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多维化发展。鉴于此本文将基于情境创设的教学优势,对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机制进行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创设情境;小学数学;教学优势;运用策略
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配现代化的教学课堂,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体验感与参与度,鉴于此,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已经是亟不可待的教学任务,在此背景下,情境创设教学法应运而生。情境创设法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数学教学目标与内容创设出的一种数学情境,该方法与新课改所提出的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不谋而合,不仅能够很好地迎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还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小学数学课堂的缺陷。因此,情境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备受青睐,本文将结合实践教学经历,谈一谈情境创设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机制。
1.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优势
作为一门主学科,数学一直饱受人们的重视,数学学科不仅对学生思维体系的构建还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数学学科由于高逻辑性与强理论性,往往会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不好的学习心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凸显出了极大的教学优势,情境创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结合数学知识与教学目标,切实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范围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数学教学环境,实践证明在所创设的数学情境中开展数学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特点。此外,课堂中所创设的数学情境大多与实践相关联,这一特点给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不同的情境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在提高学生专注力的同时,能够自然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数学课堂的缺陷,为数学课堂提供新方向。
2.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切实教学目标,创设趣味性情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轻松的学习氛围与有趣的教学策略往往能够比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带来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尽可能地创设趣味性的数学情境。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而被应用的,因此在进行趣味性情境创设时,教师应该以数学教学知识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适当地穿插趣味元素,避免趣味性过强而喧宾夺主。例如,在《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明确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该章节是围绕着分数的学习展开的,接着教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数学情境,如“小明同学的妈妈为小明和他的三个朋友烤了一个蛋糕,在公平分配的前提下该怎样将这一个蛋糕分配给四个小朋友呢?”,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将会结合教师所提出的学习目标,把分数概念引入到趣味性情境当中。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开展情境思考有效地节省了课堂时间,避免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多走路、走弯路。
2.2捕捉生活细节,创设生活化情境
为了迎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范围,数学教材知识点的编写大多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点中包含的生活细节捕捉下来,并以此为中心点创设出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出熟悉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弱化学生在认知理解能力上的困难。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避免生活情境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树立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学习意识。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类似于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中开展交易活动,让学生在交易过程中认识熟悉人民币。通过生活情境的模拟在拓宽学生生活视野的同时,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2.3结合信息资源,创设信息化情境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新型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如“互联网+”、微课及慕课等教学方式,现代信息资源的合理应用能够达到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触及的领域,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鉴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化以及数学知识结构的复杂化,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有机结合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收益。鉴于此教师应该紧跟信息技术的步伐,结合优秀的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出现代化的信息学习情境。例如,在《圆锥与圆柱》教学中,有些学生由于缺乏立体思维与结构意识,会产生无法全面理解立体图形的学习弊端,在此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智慧平台,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信息化数学情境,将立体图形采用生动形象的模拟技术直观地呈现在课堂之中。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体验感以及提升数学教学实效成为了教师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凸显出了极大的教学优势。身为一名新时代的数学教师,要努力切实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特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让学生通过数学情境充分感知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以及发展数学素养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志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76.I5
[2]胡飞.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34):189.
关键词:创设情境;小学数学;教学优势;运用策略
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配现代化的教学课堂,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体验感与参与度,鉴于此,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已经是亟不可待的教学任务,在此背景下,情境创设教学法应运而生。情境创设法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数学教学目标与内容创设出的一种数学情境,该方法与新课改所提出的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不谋而合,不仅能够很好地迎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还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小学数学课堂的缺陷。因此,情境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备受青睐,本文将结合实践教学经历,谈一谈情境创设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机制。
1.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优势
作为一门主学科,数学一直饱受人们的重视,数学学科不仅对学生思维体系的构建还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数学学科由于高逻辑性与强理论性,往往会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不好的学习心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凸显出了极大的教学优势,情境创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结合数学知识与教学目标,切实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范围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数学教学环境,实践证明在所创设的数学情境中开展数学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特点。此外,课堂中所创设的数学情境大多与实践相关联,这一特点给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不同的情境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在提高学生专注力的同时,能够自然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数学课堂的缺陷,为数学课堂提供新方向。
2.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切实教学目标,创设趣味性情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轻松的学习氛围与有趣的教学策略往往能够比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带来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尽可能地创设趣味性的数学情境。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而被应用的,因此在进行趣味性情境创设时,教师应该以数学教学知识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适当地穿插趣味元素,避免趣味性过强而喧宾夺主。例如,在《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明确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该章节是围绕着分数的学习展开的,接着教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数学情境,如“小明同学的妈妈为小明和他的三个朋友烤了一个蛋糕,在公平分配的前提下该怎样将这一个蛋糕分配给四个小朋友呢?”,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将会结合教师所提出的学习目标,把分数概念引入到趣味性情境当中。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开展情境思考有效地节省了课堂时间,避免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多走路、走弯路。
2.2捕捉生活细节,创设生活化情境
为了迎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范围,数学教材知识点的编写大多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点中包含的生活细节捕捉下来,并以此为中心点创设出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出熟悉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弱化学生在认知理解能力上的困难。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避免生活情境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树立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学习意识。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类似于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中开展交易活动,让学生在交易过程中认识熟悉人民币。通过生活情境的模拟在拓宽学生生活视野的同时,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2.3结合信息资源,创设信息化情境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新型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如“互联网+”、微课及慕课等教学方式,现代信息资源的合理应用能够达到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触及的领域,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鉴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化以及数学知识结构的复杂化,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有机结合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收益。鉴于此教师应该紧跟信息技术的步伐,结合优秀的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出现代化的信息学习情境。例如,在《圆锥与圆柱》教学中,有些学生由于缺乏立体思维与结构意识,会产生无法全面理解立体图形的学习弊端,在此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智慧平台,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信息化数学情境,将立体图形采用生动形象的模拟技术直观地呈现在课堂之中。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体验感以及提升数学教学实效成为了教师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凸显出了极大的教学优势。身为一名新时代的数学教师,要努力切实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特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让学生通过数学情境充分感知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以及发展数学素养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志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76.I5
[2]胡飞.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3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