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作者】 马 强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不能仅仅完成教学目标,还要重视情感目标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的看待历史事件,了解真实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家国情怀培养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如何在课堂上开展相应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学生树立更加全面客观的历史观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并且为增强高中历史教学的时代意义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历史;家国情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助力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提高青少年一代的历史素养可以让他们更加准确的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科学系统的认知,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时代责任感,产生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文化自信的提出对于高中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价值,也必然会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
  1、让学生认识真实的历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国情怀是一种源于内心的爱国之情。人们往往会对自己的祖国有非常深厚的依赖感和责任感,在这种感情的推动下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历史学科教育正是要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了解祖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形成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强国有我”的价值观。
  2、推进全民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也因此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和相近的价值观念。这种源于文化的集体意识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可以推进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可以了解真实发生的事件,自觉抵制不正确的价值观的侵袭,从而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增进奋进拼搏意识,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战火洗礼的民族在危难中爆发出了强烈的民族大义与爱国情怀。中国人民奋进拼搏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将课本内容与思想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树立奋进拼搏精神的同时,认识到国家的发展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铸就,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二、高中历史教学开展家国教育的具体策略
  1、引入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形象化认知
  教师要引入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历史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真实的发生的现实,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更加直观的形象认知。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选取部分反映史实的影片进行新课导入,学生通过真实看到炮火的侵袭产生对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落后的痛惜,并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强国强军的理想。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不但可以丰富课堂的组织形式,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加真实和震撼的感受,从而在内心深处种下爱国的种子。
  2、分析历史人物,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人物的作用
  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历史人物在推进时代发展过程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历史人物身上也带有时代的印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改变“唯英雄人物论”,更加客观的辩证的看待历史的发展与历史人物的作用,而不会人云亦云,丧失自我的判断力。比如在分析康有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在探索和尝试拯救中国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正确的看待“戊戌变法”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学生通过教师客观的引导,可以更加全面的理解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改变“非好即坏”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意识。
  3、解析当代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脉络中,而要结合现代中国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比如在中国快速发展的阶段,国际环境风涌云起,复杂多变,教师要通过历史发展的史实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认识到中国加入WTO后所带来的发展的契机,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前我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在发展地缘贸易过程中的远见卓识,从历史观的层面去了解当前的中国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高中历史教学要将家国情怀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历史观。教师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史实,并且形成正确的认知。学校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社会参与感与责任感,为其未来的进一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轩艺.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 教育研究, 2021, 4(1):174-175.
  [2] 南亚敏. 核心素养背景下“家国情怀”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培养思考[J]. 科技资讯, 2020, v.18;No.585(12):142+144.
  [3] 曹桂婷.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