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春》教学设计

【作者】 姜 艳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实验学校)


【正文】学习目标: 
  1、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 
  3、学习选用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地描绘景物。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习抓住特征、用准确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多角度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一)朗读课文前,思考:由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作者会写些什么?会怎样写?
  (二)朗读课文后,完成:
  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2、整理字词:
  鸟巢cháo   撑chēng伞   酝yùn酿niàng   披着蓑suō    戴着笠lì   抖擞sǒu   赶趟tàng儿   宛wǎn转   嘹liáo亮   水涨zhǎng起来   散sàn在草丛   应yìng和h   黄晕yùn   薄báo烟
  3、 收集并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句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预习思考导入:
  同学们都经历了十几个春天了,对春天的认识与感受不仅深刻而且还能试图把这种认识与感受写下来,很不错!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散文《春》,去享受繁花似锦、如诗如画的春天,看看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对春有着怎样的认识与感受,他又是如何将春生动形象地描绘给我们的。
  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
  2、扫清字词障碍
  三、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在读完全文后做点评,并完成自学指导:
  1、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用波浪线划出相关句段,试读出感情
  ——急切盼望(首)、喜爱赞美(尾)
  2、作者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重点描绘哪几幅图?
  (山水太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3、划分结构层次,试编写题纲
  四、品读盼春
  1、一生或一组朗读,其他同学评价(从重音、停顿、感情等角度评价)
  2、思考:(1)作者心情怎样?从哪些词可看出?——急切、喜悦“盼望着”“来了”“近了”
  (2)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用一个不也同样可以表达作者期盼的心情?
  ——反复,突出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
  (3)“春天的脚步近了”写成“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行吗?
  ——此时春天还没有到,所以一个“近”字非常准确。写它的脚步,把春天拟人化,显得生动形象,让人倍感亲切
  3、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五、品读赞春
  1、齐读,完成下列问题:?
  ①最后三段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
  ②三个比喻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写了春的哪三个发展阶段?)
  ③如果把三个比喻合成一段,表达效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④结尾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有何深刻含义)
  比喻(生动形象)   春天的特点  春天的成长过程  感情
  像娃娃  ——“新”(万物复苏,新的生命开始)(初春)     赞美春天
  像小姑娘 ——“美”(百花争艳,景色动人)   (仲春)    (蓬勃的生命力)
  像青年  ——“力”(春天充满活力)        (暮春)   表达作者强烈愿望
  (追求美好未来)  
  ——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喻体的成长顺序排列的,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初春——仲春——暮春)。
  ——三个比喻独立成段,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若合成一段,它们各自表达出的春的特点就不鲜明,因此会削弱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尤其最后一个比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在春天里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2、齐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六、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用喜爱、欢欣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七、作业:1、积累文学常识和字词,2、背诵盼春和赞春
  第二、三课时(下转第98页)
(上接第99页)
  教学内容:品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师读第1段,生齐读第2段,思考:
  ①春天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了一句话对春回大地做了概括,这一句是学生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②总写春回大地后,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
  点拨:“山”、“水”、“太阳”,运用拟人,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
  二、出示自学指导
  绘春部分又分别描写了春天的哪几幅图画,你最欣赏哪幅图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提示:从字词句,修辞手法、内容、感情感官等来赏析)
  三、学生独立做批注,学习后小组交流、展示:
  ★春草图
  朗读“春草图”,思考:其中写春草“情态”的词语是“偷偷地”“钻”,“质地”的词语是   嫩嫩地  ;写春草“色泽”的词语是?绿绿地??,写春草旺盛长势的句子是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1)作者抓住了春草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的?哪个字词或句子写得不错,谈一谈你的见解:
  ——嫩、绿、多、软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偷偷”二字写出不经意间,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态,贬义词?褒用 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拟人 
  “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是修饰小草的,这样写起强调、突出的作用,强调春草嫩绿的特点。?
  (2)质疑:写人活动的句子?突出了人们什么心情?写春草为什么又写人?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高兴、兴奋、愉快)
  写人的欢乐,从侧面烘托春草的嫩绿可爱。
  运用了动静相生的写法,创造了一个春草勃发、儿童嬉闹的动人意境
  (3)由这幅春草图,你可以联想到什么词语?诗句?(野火…、浅草才能没马蹄、草色遥看…)
  (4)带感情自由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