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的策略

【作者】 石国丽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教研室)


【正文】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看图写话是写作教学的“序曲”。通过看图写话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看图写话的能力会对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小学生看图写话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借助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看图写话的技巧和方法。本文就此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策略
  一、核心素养下看图写话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核心素养、学生教学主体等相关理念的影响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对于看图写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以及语文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传统的看图写话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不适感”,主要体现在:教条、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则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传统教学的不足,并不断尝试创新教学方法,让教学设计更具新鲜感和吸引力。要让学生学会从图片中提炼重要信息,并在提炼总结过程中体会到人生哲理。因此,教育工作者探究小学语文看图写话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的策略
  (一)在生活中重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要善于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事物。我们日常生活是由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组成的,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低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好奇外面的世界,他们对课外教学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征,多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自然是新奇百变的,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去聆听潺潺的流水声、清脆的鸟鸣声,指导大家用“心”去倾听,并感受美妙的大自然的“音乐”,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例如:在学习《要下雨了》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上述教学方法,在下雨天指导学生观察下雨天气和晴天的不同之处,观察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实际情况(树叶绿得惹人喜爱,尤其是叶面上滚动的水珠,如同一颗颗珍珠;小狗会时不时的将湿漉漉的头探出窝。)小学生亲身体验了大自然,并学会用真挚的感情加以诠释。借助这种自然素材,就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二)采用艺术性语言,提高看图写话的质量
  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包括如何选择、组织语言,从而展示出语言之美。采取丰富的表现形式提高写作的艺术性,学生可以在日常训练中选择优美的词汇,或者朗朗上口的词句,合理使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为了提高写话质量,要准确刻画人物形象、并借助故事将图片组合起来,形成跌宕起伏的故事。这种图文组合的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写作能力,在构造故事、人物描写方面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日常训练遣词造句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摘抄一些优美的语句,鼓励大家记录下优美的句子和段落,以此积累大量的字词,并逐渐学会仿写。以上方法均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的艺术性和看图写话能力。
  (三)提高看图写话能力,把握核心写作技巧
  实际写作过程中,许多学生都会遇到下笔困难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和丰富的材料。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不断增加阅读量。通过阅读逐渐积累名言名句,为提高写作水平奠定基础。新课标要求低年级教师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并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周围事物,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去完整表述。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避免产生负面效应。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懂得如何让学生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逐步积累各种素材。
  例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完相关内容后,应该为学生留出一点时间开展相关活动,比如:春天到来了,校园里好多花儿都含苞待放。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观察院子里的花朵、天空中的云或树枝上的鸟儿,指导大家如何选择语言描述相关景物,并让大家大胆朗读自己的作品;让学生翻阅自己所学的课本,查找相关课文,并重新感受优秀作家们笔下的花儿、云朵、小鸟、小溪带给我们的美感。通过写作和阅读优秀作品,让学生亲自感受写作的过程,这过程虽然比较艰辛,但合理运用各种素材后,能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能够享受胜利带给自己的喜悦。
  (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其想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摈弃一味教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应该增加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素材,丰富教学内容。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看图说话教学环节,应该从多方面出发,不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拓展形象与逻辑思维能力。由于看图写话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要采取有效方法营造相应的情境,让大家能够直观地看到图画,并能够大胆想象,准确领悟图画中人与物的关系,以及事态发展趋势。
  例如:教师可展示一张图片,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继而向大家提出相关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同学们,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准确描述一下图片中的故事情节。通过“图片+问题”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用心感受图片中的人物和事情,指导大家根据生活实践去描述事情的发生和经过,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也需要有一个跳跃性的发展。教学中立足于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我们可以借助看图写话教学,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并借助长期积累的词汇,开展各种小练笔,不断提升大家的文字组织能力,为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