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析信息化手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 邸巧娜

【机构】 (河北省赵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正文】摘 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教学已经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广大任课教师来说,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特别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证教学效率。任课教师要利用好信息化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从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化;语文教学;策略探究;素养提升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深受中职教育的青睐。中职院校的专业课学习往往占据主要位置,因此语文教学如何在中职学校正常开展,并被学生所接受,是新的研究方向。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融合,是实现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而且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改变对语文科目的认识。本文基于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
  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1.为学生正视语文教学奠定基础
  要改变中职院校学生对语文缺乏学习动力的现状,应当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做起。教师应当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调整思路,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从声、画、影、音等多角度展示语文的魅力,从而将教学课堂打造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让学习能力低下和厌学的学生徜徉在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改变以往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结合,能使课本知识的画面感更强,使学生逐渐掌握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2.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方法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极大程度降低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另一方面给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有助于教师发掘自己的潜力,提高教学自信心。通过多媒体或者互联网视频等形式来展现课堂教学内容,不但解放了教师的双手,也为教师节省更多的时间引导和追踪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信息化,不但解放了教师的思想,使教学更加便捷,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自信心,便于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教学的有效手段,其丰富的教学方式、实时的教学动态、高效的教学设施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在中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对语文科目学习兴致不高的现状下,引入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形式,是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有效手段之一。
  1.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声、画、影、音等使课本上静止的知识内容以更为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课堂更具画面感,使学生深刻感受文本所传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可将“康桥”通过图片、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对“康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接着,教师播放作者徐志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然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整首诗,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现代诗的魅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本文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充分融入到语文课堂中。
  2.加强教学互动
  中职学生精力旺盛,热衷于学习和探讨新生事物,思想尤其活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特点,将信息技术的广泛性与学生的思想相结合,为学生打造语文学习交流的空间。教师组建学习群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及时关注学生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还可在群内对课文主题先进行概述,让学生对课文主题展开自由想象。另外,教师对于学生在群内对课文的认识,要及时进行回复和跟踪,给予善于学习的学生鼓励,给予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帮助。
  3.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开拓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教学《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古建筑的图片和视频,如阿房宫、未央宫、鹳雀楼、紫禁城、钟楼等古建筑。在播放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每一个建筑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我国古建筑的文化底蕴有所了解。在讲解结束后,教师可扩展一些国外的著名建筑,让学生徜徉在艺术与美的课堂氛围中,扩展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对世界和历史的了解,为学生创设信息丰富的语文课堂。
  4.体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能让中职生了解语文学习的实用性。例如,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为目的,通过信息技术开展交流游戏。交流游戏以学生和机器人为对话对象,场景可以设置得多种多样。如在求职场景中,机器人扮演人事专员的角色,学生扮演求职者,机器人先问学生的特长,然后学生自主发言,说出自己的应答方案。然后,教师对机器人发问的目的进行讲解,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组织在求职中的作用。因此,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进行应用,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价值,更加重视语文学习。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改变语文教学得不到足够重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落后、语文脱离专业课教学等现象带来了契机。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应当主动抓住这个机遇,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中职生的特点展开教学,不断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范忠榕.探索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内蒙古教育,2019(17).
  [2]林婷.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活页文选,2020(11).
  [3]关秀平.信息化时代中职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J].现代职业教育,2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