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中的困境与应对
【作者】 何 志
【机构】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正文】摘 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从体育运动的特点来看,竞技体育中不仅蕴含丰富的体育精神,同时,竞技体育也伴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课程的这些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实现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思维,从信息化角度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困境;应对
信息化体育课堂的构建离不开科学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支持,尤其是要注意贯彻落实生本理念,有效提高初中生参与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如何才能顺利地构建体育信息化课堂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教育课题之一。
1、体育教学信息化的意义和价值
在信息化下能够更好地将应试化教育变成素质教育,让学校体育的教学观念得到改变,积极创新和改革教学体系,让信息化落实在体育教学中。在信息化的帮助下,教学内容会变得更加合理,学校的体育教学逐渐被推进,教学改革得到提高。将信息化与体育教学相融合还会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让传统的教学思维得到改善,彻底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校的体育得到更好的改进和服务。信息化下教学资源会更加广阔,教学内容会更加丰富。在信息化下老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会得到提高,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有效途径,让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变。在信息化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播,让文化得到传承,让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
2、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中的困境与应对
2.1缺乏信息化教学改革意识
学校体育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果教师对信息化改革认识不足,势必会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师的确存在着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足的问题,缺乏信息化教学改革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或者没有采用信息化教学,不能将信息化的优势发挥出来,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学校对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设置、教学规划等方面没有充分将信息化考虑进来,在体育教学工作中,信息化还停留在表面甚至口号上,没有真正将信息化和传统的体育教学融合起来。
2.2在体育课程
教学中,普遍缺乏体育理论的内容,而只是单纯的来进行体育项目的实践训练。这样就只能导致学生对体育项目一知半解,没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体育项目的历史及发展,无法对体育项目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就不会对某种体育项目产生热爱。另外,在体育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会过多的要求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基础动作来进行训练,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比较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项目及体育运动的兴趣。
3、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困境的应对
3.1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改革
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首先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改革,鼓励体育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学校推广信息化改革。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校园广播、校园公众号、微博等积极地进行推广,使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得到师生的理解和支持。体育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充分认识信息化的优势,摒弃传统的陈旧思想,积极地投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中去。学校要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保障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稳定健康的运行。
3.2利用信息技术方式来加强理论教学
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理论教学应该与实践训练并重,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充分认知,对体育项目产生更加感性的理解,实现体育项目运动兴趣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可以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更加形象的内容展现,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体育运动理论教学中,合理的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对体育理论教学有很大的作用,也使得当下文化专业教学的重要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借鉴。
3.3利用信息化激发学生锻炼兴趣
在信息化下形象生动的视频会成为推动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网络视频中丰富多彩的画面、生动鲜艳的图像以及多变的动画结合悦耳的音乐会将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学习世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培养,学习也变得十分有效。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带领学生学,不仅枯燥而且学生的积极性还不高,丝毫没有任何的锻炼兴趣。将信息化带入后,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彻底被激发,自主进行学习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4团队合作与合作意识
新教育课堂非常强调学生重要意义的互动合作,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生参与的篮球运动、足球运动和排球运动。所谓互动,就意味着彼此接纳、包容与理解。当某些人犯错时,团队成员就要表现出宽恕与谅解;当某些人出现伤痛或病弱时,团队成员还要给予支持、鼓励与帮扶。这就是团队的休戚与共、互助互生。合作意识将学生推向集体运动项目的前沿,让他们学会彼此交融与共存;团队意识让学生从个体生命提升至群体共赢的高度,让他们学会交流、沟通与互助。在集体项目上,老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拓展了身体训练的深度、长度与宽度。与此同时,老师还应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法,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积极组织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切合实际,扬长避短;通过校园“运动之星”“最佳运动员”等评比,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比赛中获得进步,在团体比赛中赢得信心。当然,这些评比活动都可以借助网络线上信息平台,实现线上评比投票与线下比赛竞争的双效合一。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的困境,借助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且整合更多的资源使生命教育能够更好的融合到体育教学中,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才能共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柯青.信息技术助力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之我见[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73.
[2]马墨广.体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0(2):103.
[3]金勇涛.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融合[J].内江科技,2020,41(01):155.
[4]刘海兵.初中体育课堂信息技术应用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165.
[5]晁恒,杨永虎.试论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研究,2019(27):111.
关键词: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困境;应对
信息化体育课堂的构建离不开科学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支持,尤其是要注意贯彻落实生本理念,有效提高初中生参与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如何才能顺利地构建体育信息化课堂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教育课题之一。
1、体育教学信息化的意义和价值
在信息化下能够更好地将应试化教育变成素质教育,让学校体育的教学观念得到改变,积极创新和改革教学体系,让信息化落实在体育教学中。在信息化的帮助下,教学内容会变得更加合理,学校的体育教学逐渐被推进,教学改革得到提高。将信息化与体育教学相融合还会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让传统的教学思维得到改善,彻底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校的体育得到更好的改进和服务。信息化下教学资源会更加广阔,教学内容会更加丰富。在信息化下老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会得到提高,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有效途径,让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变。在信息化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播,让文化得到传承,让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
2、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中的困境与应对
2.1缺乏信息化教学改革意识
学校体育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果教师对信息化改革认识不足,势必会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师的确存在着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足的问题,缺乏信息化教学改革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或者没有采用信息化教学,不能将信息化的优势发挥出来,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学校对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设置、教学规划等方面没有充分将信息化考虑进来,在体育教学工作中,信息化还停留在表面甚至口号上,没有真正将信息化和传统的体育教学融合起来。
2.2在体育课程
教学中,普遍缺乏体育理论的内容,而只是单纯的来进行体育项目的实践训练。这样就只能导致学生对体育项目一知半解,没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体育项目的历史及发展,无法对体育项目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就不会对某种体育项目产生热爱。另外,在体育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会过多的要求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基础动作来进行训练,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比较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项目及体育运动的兴趣。
3、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困境的应对
3.1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改革
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首先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改革,鼓励体育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学校推广信息化改革。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校园广播、校园公众号、微博等积极地进行推广,使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得到师生的理解和支持。体育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充分认识信息化的优势,摒弃传统的陈旧思想,积极地投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中去。学校要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保障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稳定健康的运行。
3.2利用信息技术方式来加强理论教学
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理论教学应该与实践训练并重,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充分认知,对体育项目产生更加感性的理解,实现体育项目运动兴趣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可以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更加形象的内容展现,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体育运动理论教学中,合理的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对体育理论教学有很大的作用,也使得当下文化专业教学的重要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借鉴。
3.3利用信息化激发学生锻炼兴趣
在信息化下形象生动的视频会成为推动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网络视频中丰富多彩的画面、生动鲜艳的图像以及多变的动画结合悦耳的音乐会将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学习世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培养,学习也变得十分有效。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带领学生学,不仅枯燥而且学生的积极性还不高,丝毫没有任何的锻炼兴趣。将信息化带入后,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彻底被激发,自主进行学习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4团队合作与合作意识
新教育课堂非常强调学生重要意义的互动合作,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生参与的篮球运动、足球运动和排球运动。所谓互动,就意味着彼此接纳、包容与理解。当某些人犯错时,团队成员就要表现出宽恕与谅解;当某些人出现伤痛或病弱时,团队成员还要给予支持、鼓励与帮扶。这就是团队的休戚与共、互助互生。合作意识将学生推向集体运动项目的前沿,让他们学会彼此交融与共存;团队意识让学生从个体生命提升至群体共赢的高度,让他们学会交流、沟通与互助。在集体项目上,老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拓展了身体训练的深度、长度与宽度。与此同时,老师还应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法,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积极组织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切合实际,扬长避短;通过校园“运动之星”“最佳运动员”等评比,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比赛中获得进步,在团体比赛中赢得信心。当然,这些评比活动都可以借助网络线上信息平台,实现线上评比投票与线下比赛竞争的双效合一。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的困境,借助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且整合更多的资源使生命教育能够更好的融合到体育教学中,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才能共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柯青.信息技术助力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之我见[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73.
[2]马墨广.体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0(2):103.
[3]金勇涛.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融合[J].内江科技,2020,41(01):155.
[4]刘海兵.初中体育课堂信息技术应用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165.
[5]晁恒,杨永虎.试论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研究,2019(2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