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一些思考
【作者】 杨 刚
【机构】 (四川马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 摘 要:质量管理是所有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水利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如果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势必影响投资效益,造成社会、经济损失。小的质量问题会增加运行后的维护成本;大问题会给整个工程带来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工程的建设功能和使用寿命,有的甚至直接导致整个工程建设的失败,投资效益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本的管理理念,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通常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有很大影响,既可有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若发生严重失误或失事,又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灾?害。众所周知,水利工程建筑一般具有工程投资较大、工作条件复杂、工期较短、工程进度较紧等情况,因此进行施工的难度也就相对较高。要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对相关的施工技术给予高度重视,对实际施工的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案,这样才能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始终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任何环节、任何环节的问题,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后果,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可以说,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
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效益。劣质工程不仅增加了维修改造成本,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相反,良好的工程质量能给各方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见,质量是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更不能因为追求工程进度而放弃质量管理。只有深刻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把水利工程施工做好。
二、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项目规划工作质量不高
水利基础设施多为公益性工程,如防洪、排水、水土保持等。一般来说,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投资的主要形式是各级地方政府和国家投资。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重点放在国家扶持和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上,而对于一些水利工程项目在项目规划和选择上工作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往往在取得建设资金后,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草率决策,甚至不办理审批手续,造成项目建设程序不到位,建筑市场混乱。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项目法人单位往往不具备实质性条件,项目法人的责任、权益相互分离,难以承担项目法人的责任。
2.工程建设主体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大部分由中央和各级财政投入,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决策权较大,导致一些管理者仍习惯于用行政手段管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流于形式。一些工程项目法人对施工合同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此外,项目法人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存在风险分配不合理、变更索赔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不利于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3.项目管理队伍素质不高
水利工程管理队伍建设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也是推动水利工程质量稳步提升的核心动力。近几年,水利行业加大了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力度,建设单位、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企业以及工程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机构等队伍和机构建设大大加强,但项目管理团队技术管理专职人员方面仍较薄弱,项目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工程建设需要的技术、经济、财务、招标、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人员较为缺乏。
三、水利工程的建筑质量管理策略
1.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好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开设一些专门的培训班。通过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既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中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在招聘相关人员时,要完善招聘条件,坚决拒绝录用没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应聘者。通过对职工专业技能措施的有效培训,达到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的提高。
2.加强施工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召开图纸的审查会议,提前发现图纸的不合理之处,及时加以解决。加强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使图纸设计的更加科学、更加规范,使得施工人员提前了解施工方向,明确施工程序。在具体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和质量规范进行施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更改施工方案,则需要施工方与设计方相互沟通,然后确定科学合理的更改方案,而且施工方案的更改还需要与业主进行沟通。如果工程中发现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要及时更换,切不可将就使用,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3.加强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要保证水利工程质量,首先要做到工程的安全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处理好安全与工程进度、造价等的关系,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在工程建设中,无论发生什么问题,在效益和成本上,都不能减少工程安全的投入,必须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我们决不能让工作人员在施工区冒生命危险,不能为了抢占进度,不顾职工生命安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从领导到普通职工,都要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把安全生产目标合理分配到各部门,严格做好各种施工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宣传,提高全体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而促使他们积极关注安全,保证安全。
4.加强工程试验的进行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进行施工试验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有专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机构来负责工程的采样和试验,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上报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措施,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补救不合理的施工,进而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也是很有必要的,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分析审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同时要做好施工的记录,以此防止留下质量隐患。
总之,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具体工程实践中,仍存在不少质量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工程质量隐患逐渐暴露出来,时刻提醒我们,在水利建设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龙花.水利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11(6)
[2]王云.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河北水利2012,(07)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通常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有很大影响,既可有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若发生严重失误或失事,又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灾?害。众所周知,水利工程建筑一般具有工程投资较大、工作条件复杂、工期较短、工程进度较紧等情况,因此进行施工的难度也就相对较高。要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对相关的施工技术给予高度重视,对实际施工的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案,这样才能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始终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任何环节、任何环节的问题,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后果,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可以说,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
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效益。劣质工程不仅增加了维修改造成本,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相反,良好的工程质量能给各方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见,质量是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更不能因为追求工程进度而放弃质量管理。只有深刻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把水利工程施工做好。
二、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程序执行不到位,项目规划工作质量不高
水利基础设施多为公益性工程,如防洪、排水、水土保持等。一般来说,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投资的主要形式是各级地方政府和国家投资。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重点放在国家扶持和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上,而对于一些水利工程项目在项目规划和选择上工作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往往在取得建设资金后,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草率决策,甚至不办理审批手续,造成项目建设程序不到位,建筑市场混乱。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项目法人单位往往不具备实质性条件,项目法人的责任、权益相互分离,难以承担项目法人的责任。
2.工程建设主体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大部分由中央和各级财政投入,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决策权较大,导致一些管理者仍习惯于用行政手段管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流于形式。一些工程项目法人对施工合同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此外,项目法人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存在风险分配不合理、变更索赔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不利于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3.项目管理队伍素质不高
水利工程管理队伍建设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也是推动水利工程质量稳步提升的核心动力。近几年,水利行业加大了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力度,建设单位、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企业以及工程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机构等队伍和机构建设大大加强,但项目管理团队技术管理专职人员方面仍较薄弱,项目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工程建设需要的技术、经济、财务、招标、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人员较为缺乏。
三、水利工程的建筑质量管理策略
1.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好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开设一些专门的培训班。通过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既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中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在招聘相关人员时,要完善招聘条件,坚决拒绝录用没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应聘者。通过对职工专业技能措施的有效培训,达到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的提高。
2.加强施工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召开图纸的审查会议,提前发现图纸的不合理之处,及时加以解决。加强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使图纸设计的更加科学、更加规范,使得施工人员提前了解施工方向,明确施工程序。在具体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和质量规范进行施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更改施工方案,则需要施工方与设计方相互沟通,然后确定科学合理的更改方案,而且施工方案的更改还需要与业主进行沟通。如果工程中发现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要及时更换,切不可将就使用,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3.加强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要保证水利工程质量,首先要做到工程的安全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处理好安全与工程进度、造价等的关系,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在工程建设中,无论发生什么问题,在效益和成本上,都不能减少工程安全的投入,必须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我们决不能让工作人员在施工区冒生命危险,不能为了抢占进度,不顾职工生命安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从领导到普通职工,都要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把安全生产目标合理分配到各部门,严格做好各种施工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宣传,提高全体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而促使他们积极关注安全,保证安全。
4.加强工程试验的进行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进行施工试验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有专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机构来负责工程的采样和试验,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上报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措施,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补救不合理的施工,进而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也是很有必要的,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分析审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同时要做好施工的记录,以此防止留下质量隐患。
总之,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具体工程实践中,仍存在不少质量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工程质量隐患逐渐暴露出来,时刻提醒我们,在水利建设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龙花.水利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11(6)
[2]王云.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河北水利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