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

【作者】 李 丽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九龙小学校)


【正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获得良好的识字教学效果,我们应教给学生良好的识字方法,让他们在强烈识字兴趣基础上有自己的识字策略,能正确识字,并牢牢记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法
  良好的方法是获得成功的保证,是我们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于小学生,要掌握大量汉字,没有良好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认识汉字,理解汉字,应用汉字是相当困难的,更何况汉字学习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枯燥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教给学生更多有效的实用性识字方法,才能让学生记得住,用得来,为将来更好地学语文打下基础。下面,我结合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谈谈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在预习中识字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识字也需要预习的,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在上新课之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在初读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读准了字音;其次,我让学生在课文中圈出课后的生字,并在课后的生字头上写出对应的音节,让学生有意识的去注意课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获得学习生字的主动权,也为课堂上学习生字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借助图片识字
  针对象形字、会意字和部分形声字,我们可利用汉字本身所代表的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适时向学生介绍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如在教“日”“山”这些汉字时,我出示有太阳和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汉字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现行教材上,有很多插图,借助这些插图让学生识字,也是很好的方法,尤其是在低段,如“口”这个字,就像一个人张开嘴巴;“月”就像是一轮弯弯的月牙,当学生明白这一方法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很多象形字。又如,在教学二年级“亭、停、鸟、鸣、闻”等字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明白字的意思,比如“亭”的样子跟“亭子”非常相似,这是一个象形字,有个人走路走累了,来到“亭子”旁边休息,那么就是“停下来”的意思,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新字的印象。良好的识字,最明显的效果就是让学生产生了很浓的学习兴趣,我们就可因势利导,鼓励同学们平时要善于观察发现这类似的汉字,并把它记住与同学交流。
  三、借助实物演示识字
  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记字的方法。比如我在教学“铅笔”的“笔”时,就出示了一枝毛笔让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毛笔上面部分是竹子做的,下面是毛做的。学生明白了上面一个竹字头,下面一个“毛”字,相加就是“笔”。通过实物演示,将抽象的汉字具体化,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深刻的印象,学生的记忆也能持久。
  四、编故事识字
  爱故事是人之常情,更是小学生的热衷。教学中,抓住学生这个特征,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个生字编成一个个故事来学,让学生在满足爱听故事的需求也获得识字教育。如两个人在地里干活干累了,就坐在土上休息,这个字就是“坐”。再如:“休”和“体”两个汉字,学生很容易混淆,我就编了一个故事来记“休”,说上体育课的时候,有一个人跑累了就靠着一棵树休息,这个字就是“休”。
  五、借助猜字谜识字
  喜欢猜字谜也是小学生的天性,通过猜字谜游戏可以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起到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为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引入猜字谜游戏,调动学生主体性,使之在愉悦学习氛围中获得生字认识。例如,学习“画”这个字可以编写字谜:“一块豆腐分四块,放进锅内盖上盖儿。”学习“克”这个字可以编写字谜:“十个弟兄力量大,任何困难都不怕。”学习“们”和“闪”这几个字可以编写字谜:“一人在门外,另一人在门内。”另外,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游戏中来,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自主编写字谜,同学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比如,以“磨”这个字为例:“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有片林,长在石头上”学生在游戏中,可以快速融入学习活动,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掌握丰富的词汇知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再如,设计悬疑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告;一人(打一字)——大;人都到了(打一字)——倒;十二点(打一字)——斗;尼姑掉进河里(打一字)——泥,等等。当学生掌握了字谜规律后,我们可鼓励学生自己编字谜,以此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加快学生记忆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六、拆解汉字识字
  有些汉字笔画繁多,学生一见到就认为难记、难写,但如果把这些汉字拆开来记,就显得简单多了,一目了然。如“碧”可分成“王、白、石”,赢”可分成“亡、口、月、贝、凡”。有些汉字既可以肢解,又可在肢解的基础上体现出这个字的意义。如露”拆开为“雨、路”,可释为路边植物上像雨滴一样的水就是“露”。
  七、旧字加减笔画识字
  识字教学中的“加减法”也是用得较多的一种识字,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汉字之后,可引导学生通过旧字加减笔画来认识更多的新字。如“人,加一笔可变成“大”和“个”,“二”加一笔可变成“三、土、工、干”等。当学生掌握了这种识字方法后,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想想还有哪些字可以通过加减笔画变新字。不同小组找出了不同的汉字,如“木”加一笔变成“禾”和“本”,“日”加一笔变成“目、田、电、旧、由、甲”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学习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然,识字教学还有很多方法,我们不可能穷尽其策。在众多方法中,目的就是让学生有强烈的识字意愿,能轻松识字,能在快速识字中掌握字形、字音,理解字意,能简单运用。达到了这样效果,我们优化方法或创新策略也就实现了我们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赵小千,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
  [2]张翔升,解析识字教学及其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