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生作文训练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 梁忠干
【机构】 (广西那坡县百都乡中心小学)
【正文】小学语文教学的大多数课时用在指导学生学习一篇篇精彩的课文上,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是落在作文教学上。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最深切的感悟,就是作文教学投入大收获小,费尽心思指导学生写作,却很难见到一篇满意的习作,你读到的几乎都是让你气炸的“狗屁文章”。小学作文教学之所以收效甚微,跟教师不讲究技巧有很大的关系。窃以为,以下几个问题是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的。
首先,循序渐进逐一完成作文五个阶段
如今是网络时代,媒体的影响无处不在,小学生在游戏、广告、影视剧中接触了大量的网络语言,无形中损害了自己的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作文的时候误用词语、词不达意、病句连篇的现象屡见不鲜,写作能力大不如前人。
如何写出一篇词义表达精准、文如行云流水的作文?其实,只要掌握要点按部就班,作文能力的提高并不困难。以下五个阶段是小学生学习写作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按照顺序逐项完成,不能跳着走。
第一阶段,要养成每次作文都写完的习惯。初学写作,不要太在意写得对不对、好不好。只要能把文章写完,是文章有头有尾,就是极大的成功。大文豪鲁迅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也曾说写初稿必须一气呵成,不管文章精彩不精彩,先写完再说,写完之后再回过头来修改和润色。如果刚下笔就力求精彩,就会顾虑重重,导致文章写不下去。
第二阶段,要养成把文章写得通顺的习惯。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就修改,这个修改的第一重任就是把每一句话梳理通顺。通顺,是文章句子最基本的要求,不通顺则无法正确表情达意。
第三阶段,要把作文内容补充得更具体更详细。初稿往往只是写出文章的框架,修改润色的时候就要给文章加上血肉,使之更丰满动人。如果这篇作文是讲故事,务必让学生加上更多的细节。我发现,但凡故事讲得好的学生,写作文的时候都能关照到细节,因此平时我们不妨多练练学生的讲故事能力。其实,作文和讲故事是相通的,作文只不过是把口头文学转化为书面文学而已。
第四阶段,要学会深化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的价值与中心思想的深度有直接联系,因此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要把文章写得深刻些、再深刻些,千万不要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五阶段,要运用修辞手法美化文章的句子。金句频出,容易使文章出彩,考试中得高分。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语句写得尽量精美。当然,语言表达艺术需要天分,但是练过和没练过绝对不一样,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多少都会有收获。学生平时学习的是一篇篇精美的课文,这些美文的句子多少都会感染到他们,使他们逐渐掌握把句子写得精彩的技巧。
其次,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
写文章其实就是写人,或者说人物是文章的核心,把人物写活就能使文章出彩。但是,我们学生的作文总是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在写人物的时侯只注意写人物在“做什么”,而忽略了人物“怎样做”。因此,人物形象雷同,几乎就是千人一面,读者读过之后感觉十分模糊,这样的文章更谈不上生动活泼了。
教师可以以名著为例指导学生如何刻画人物形象。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写到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个片段时,不仅描写了众人在“做什么”,而且着重描写了她们在“怎样做”,写出了各人的不同表现。曹雪芹不是简单地说某某人笑了、某某人也笑了,而是具体地写出了各人笑时的神情姿态和语言:湘云笑得喷茶,黛玉笑岔了气,宝玉笑得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说不出话来……曹雪芹不但写出了各人笑时的不同情态、不同表现,而且每个人的表现都符合她们自己的性格和身份。湘云性格爽朗,所以笑时不显得拘束,就喷出茶来;黛玉体弱多病,所以她一笑就笑岔了气;宝玉是个娇贵孩子,所以他会笑得“滚到贾母怀里”;而贾母又最疼爱宝玉,所以笑得高兴极了,便搂着宝玉叫心肝……
要把人物的神情姿态写得具体可感如在眼前,使文章更富有吸引力。
再次,正确处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
写作素材来自于生活,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库。学习写作的人,最怕的就是“人在生活中,不见有生活”。解决的办法,首先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其次要练就一双能够辨识生活的火眼金睛。
有一次,高尔基、安德列耶夫和蒲宁三个人,坐在饭馆里比赛观察人物。只要有一个人进来,每人各有三分钟的观察时间。高尔基观察只注意人物的脸色、身上穿的西服和他还有一双细长的发红的手。安德列耶夫则胡诌了一通,他连对方所穿西服的颜色,都没有看清楚。只有蒲宁的观察达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他把这个人的一切都给抓住了,他甚至把西服上的一些细小的东西,都给看出来了。这个人结的是一条满是小点子的领带,小指头的指甲长得有些不正常;这个人身上有一个小瘊子。他详细地把他所看到的这一切描绘了出来,最后他还说到:“这人是个国际骗子。”经打听,蒲宁观察与分析得完全正确,这就是锻炼眼力的结果。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观察能力是依靠细致入微的观察培养出来的。写作的要务,就是要表现出生活真实,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要想得到生活的真实,作者必须具备非同一般的洞察力,必须多练眼睛多观察。
第四,阅读文章要懂得感同身受
文章是大千世界的文字投影,是人类探索生命的眼睛,乘着阅读的翅膀就能优游广阔的天空。
人类的生活点滴就是故事,别人故事是有了结局的人生;自己的人生却是还在演出的故事。阅读则是观看别人生命故事的历程,生命可以透过阅读别人的生命,反省自己的人生,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结局。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感同身受,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和文章发生密切的互动和交融。
记得有一次阅读一篇描写灾难的文章,学生读过之后在写心得感想时写道:“就被遭遇袭击的被害者而言,他们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啊,为什么要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对待呢?这些人也是父母心中的一块肉,当父母知道自己的儿女被如此残忍的方式杀害时,一定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这是一件相当恐怖的事情?就袭击者而言,这些人为自己造下了一百年都无法偿还的罪孽,他们做的事连他们的亲人都无法原谅宽恕。就我们而言,我们应该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我们要让世界变得更平等、更和平,我们要维护每一个人的生存权利!”
学生完整地论述了他对被害者与加害者的想法,更论述了自己与这个事件的关系。其实,人与世界是息息相关的整体,有着休戚与共的关联性,更有着唇亡齿寒的连锁关系。人不可能离群索居地脱离世界,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如此,人置身于历史事件的脉络是如此,面对强权的霸凌压迫时更是这样。苏洵的《六国论》就充分地印证这个观点。苏洵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造成国家的亏损,最后导致灭亡。而没贿赂秦国的国家也因此失去援助,到最后六国全部覆亡。面对强权如此,面对迫害人权的事件也是这样。所以当人权遭受迫害时,每个人都应挺身而出。这不仅仅是维护人权,更是维护自己的未来。孩子的文章感想表达了自己对世界大事的看法,也连结了自己与文章的关系,让文章更具意义。
教师想要进行阅读感想教学,可以教导孩子依照下列方向进行思考。首先,是人物的遭遇决定了文章的走向。上述的感想就是以人物方向来进行。其次,是文章关键事件决定文章的主旨。前文就是以炸弹袭击事件进行道德讨论和分析批判,这样写等于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体现了自己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阅读文章能够有如此深刻的感悟,轮到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不会写得敷衍肤浅。阅读感想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自己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具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从而让生命的前进方向更加清晰明确。
如果我们重视了以上几个问题,小学生作文教学也不是什么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首先,循序渐进逐一完成作文五个阶段
如今是网络时代,媒体的影响无处不在,小学生在游戏、广告、影视剧中接触了大量的网络语言,无形中损害了自己的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作文的时候误用词语、词不达意、病句连篇的现象屡见不鲜,写作能力大不如前人。
如何写出一篇词义表达精准、文如行云流水的作文?其实,只要掌握要点按部就班,作文能力的提高并不困难。以下五个阶段是小学生学习写作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按照顺序逐项完成,不能跳着走。
第一阶段,要养成每次作文都写完的习惯。初学写作,不要太在意写得对不对、好不好。只要能把文章写完,是文章有头有尾,就是极大的成功。大文豪鲁迅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也曾说写初稿必须一气呵成,不管文章精彩不精彩,先写完再说,写完之后再回过头来修改和润色。如果刚下笔就力求精彩,就会顾虑重重,导致文章写不下去。
第二阶段,要养成把文章写得通顺的习惯。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就修改,这个修改的第一重任就是把每一句话梳理通顺。通顺,是文章句子最基本的要求,不通顺则无法正确表情达意。
第三阶段,要把作文内容补充得更具体更详细。初稿往往只是写出文章的框架,修改润色的时候就要给文章加上血肉,使之更丰满动人。如果这篇作文是讲故事,务必让学生加上更多的细节。我发现,但凡故事讲得好的学生,写作文的时候都能关照到细节,因此平时我们不妨多练练学生的讲故事能力。其实,作文和讲故事是相通的,作文只不过是把口头文学转化为书面文学而已。
第四阶段,要学会深化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的价值与中心思想的深度有直接联系,因此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要把文章写得深刻些、再深刻些,千万不要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五阶段,要运用修辞手法美化文章的句子。金句频出,容易使文章出彩,考试中得高分。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语句写得尽量精美。当然,语言表达艺术需要天分,但是练过和没练过绝对不一样,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多少都会有收获。学生平时学习的是一篇篇精美的课文,这些美文的句子多少都会感染到他们,使他们逐渐掌握把句子写得精彩的技巧。
其次,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
写文章其实就是写人,或者说人物是文章的核心,把人物写活就能使文章出彩。但是,我们学生的作文总是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在写人物的时侯只注意写人物在“做什么”,而忽略了人物“怎样做”。因此,人物形象雷同,几乎就是千人一面,读者读过之后感觉十分模糊,这样的文章更谈不上生动活泼了。
教师可以以名著为例指导学生如何刻画人物形象。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写到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个片段时,不仅描写了众人在“做什么”,而且着重描写了她们在“怎样做”,写出了各人的不同表现。曹雪芹不是简单地说某某人笑了、某某人也笑了,而是具体地写出了各人笑时的神情姿态和语言:湘云笑得喷茶,黛玉笑岔了气,宝玉笑得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说不出话来……曹雪芹不但写出了各人笑时的不同情态、不同表现,而且每个人的表现都符合她们自己的性格和身份。湘云性格爽朗,所以笑时不显得拘束,就喷出茶来;黛玉体弱多病,所以她一笑就笑岔了气;宝玉是个娇贵孩子,所以他会笑得“滚到贾母怀里”;而贾母又最疼爱宝玉,所以笑得高兴极了,便搂着宝玉叫心肝……
要把人物的神情姿态写得具体可感如在眼前,使文章更富有吸引力。
再次,正确处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
写作素材来自于生活,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库。学习写作的人,最怕的就是“人在生活中,不见有生活”。解决的办法,首先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其次要练就一双能够辨识生活的火眼金睛。
有一次,高尔基、安德列耶夫和蒲宁三个人,坐在饭馆里比赛观察人物。只要有一个人进来,每人各有三分钟的观察时间。高尔基观察只注意人物的脸色、身上穿的西服和他还有一双细长的发红的手。安德列耶夫则胡诌了一通,他连对方所穿西服的颜色,都没有看清楚。只有蒲宁的观察达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他把这个人的一切都给抓住了,他甚至把西服上的一些细小的东西,都给看出来了。这个人结的是一条满是小点子的领带,小指头的指甲长得有些不正常;这个人身上有一个小瘊子。他详细地把他所看到的这一切描绘了出来,最后他还说到:“这人是个国际骗子。”经打听,蒲宁观察与分析得完全正确,这就是锻炼眼力的结果。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观察能力是依靠细致入微的观察培养出来的。写作的要务,就是要表现出生活真实,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要想得到生活的真实,作者必须具备非同一般的洞察力,必须多练眼睛多观察。
第四,阅读文章要懂得感同身受
文章是大千世界的文字投影,是人类探索生命的眼睛,乘着阅读的翅膀就能优游广阔的天空。
人类的生活点滴就是故事,别人故事是有了结局的人生;自己的人生却是还在演出的故事。阅读则是观看别人生命故事的历程,生命可以透过阅读别人的生命,反省自己的人生,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结局。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感同身受,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和文章发生密切的互动和交融。
记得有一次阅读一篇描写灾难的文章,学生读过之后在写心得感想时写道:“就被遭遇袭击的被害者而言,他们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啊,为什么要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对待呢?这些人也是父母心中的一块肉,当父母知道自己的儿女被如此残忍的方式杀害时,一定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这是一件相当恐怖的事情?就袭击者而言,这些人为自己造下了一百年都无法偿还的罪孽,他们做的事连他们的亲人都无法原谅宽恕。就我们而言,我们应该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我们要让世界变得更平等、更和平,我们要维护每一个人的生存权利!”
学生完整地论述了他对被害者与加害者的想法,更论述了自己与这个事件的关系。其实,人与世界是息息相关的整体,有着休戚与共的关联性,更有着唇亡齿寒的连锁关系。人不可能离群索居地脱离世界,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如此,人置身于历史事件的脉络是如此,面对强权的霸凌压迫时更是这样。苏洵的《六国论》就充分地印证这个观点。苏洵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造成国家的亏损,最后导致灭亡。而没贿赂秦国的国家也因此失去援助,到最后六国全部覆亡。面对强权如此,面对迫害人权的事件也是这样。所以当人权遭受迫害时,每个人都应挺身而出。这不仅仅是维护人权,更是维护自己的未来。孩子的文章感想表达了自己对世界大事的看法,也连结了自己与文章的关系,让文章更具意义。
教师想要进行阅读感想教学,可以教导孩子依照下列方向进行思考。首先,是人物的遭遇决定了文章的走向。上述的感想就是以人物方向来进行。其次,是文章关键事件决定文章的主旨。前文就是以炸弹袭击事件进行道德讨论和分析批判,这样写等于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体现了自己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阅读文章能够有如此深刻的感悟,轮到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不会写得敷衍肤浅。阅读感想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自己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具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从而让生命的前进方向更加清晰明确。
如果我们重视了以上几个问题,小学生作文教学也不是什么难于上青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