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计算能力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马必岗
【机构】 (广西那坡县百合乡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数学的学习能够培养和提升我们的计算能力,而计算能力也是众多学科学习的基础所在,所以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而小学四年级是数学知识学习以及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因为小学四年级的数学知识难度加深,对于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提升,同时小学生经过四年级之前的基础性学习已经具备基础的计算能力,而小学生要想更好地适应后面的学习就需要更进一步地提升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但是在传统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在此阶段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导致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所以当小学生进行计算时往往较为容易出现错误,难以满足日常计算的需求。对此,为了更好地在小学四年级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下文将以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现状为切入点,以此来寻找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数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计算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指导。再加上小学数学四年级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难度加深,这就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要求提升,而小学生已有的计算能力已经难以满足全新阶段的数学计算需求,所以小学生在进行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运算时往往会表现得力不从心,错漏百出。所以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提升小学四年级阶段的数学运算的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学习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日后的深入学习生活。
一、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师生对于日常计算题的练习重视程度不够。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斥着大量的数学运算,部分题型重复出现,这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的题型非常熟悉,而部分学生再次遇到同种类型的题目是就会变得不够严谨,在运算时经常跳步或者省略一些运算步骤,但是长期的不良运算习惯会导致学生形成较为浮躁的心理,一旦面对一些较难的计算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得焦躁不安,缺乏精细计算的耐心,正是由于这种不良计算心理的存在导致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错误率长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数学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他们错以为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日常的数学学习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他们在课堂教学环节一直以来并都不重视针对性计算课堂的开展,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数学四年级的课堂学习中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严重降低了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对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作用。其次是小学生的不良计算习惯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指正。虽然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会提醒学生计算时要认真仔细,进行计算时要排列整齐,确保后面能够有效地检查出错误,但是很多地学生在进行相关的计算时往往都是较为随意,大都是在空白纸上见缝插针,导致计算的过程较为混杂,难以进行检查,但是教师对于小学生这些不良的计算习惯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及时地纠正他们的错误,导致学生难以培养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最后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提升。由于数学运算的基础知识大都较为容易,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轻视心理,错以为记住了就是能够进行基础知识的运用,但是当学生在将基础知识应用进行应用时往往会表现得手足无措,无法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高效应用。但是只有掌握了基础数学知识才能进行确保运算的准确度,从而实现避免由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而出现的错误。
二、 在小学四年级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有效举措
1、 提升教师以及学生对于计算能力的重视程度
教师以及学生对于计算能力的重视程度是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应当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升,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多的重视,通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强化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要提升学生对于计算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通过提升他们对于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促使他们在日常计算当中更加注意细节以及日常计算训练,在计算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关的计算强化训练,继而达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目的。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他们在学习方面缺乏较为强烈的主观意识,所以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但是除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之外,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够规范学生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以及便于学生后面的检查。对此教师要想在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应当注重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此来提升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首先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书写规范的养成,当学生随意进行书写计算时应当及时纠正,以此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其次是教师平时课堂教学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审题,促使小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通过认真审题来减少小学生由于审题而导致的计算失误,以此来帮助小学生提升他们运算的精准度。例如:在进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认真仔细的审题,发掘题目已给出的条件,为下一步的计算做好准备,在计算环节让学生将已经得到的计算条件进行罗列,根据已有的条件进行列式,规范小学生的运算过程,长期以往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审题以及规范运算的良好习惯,进而达到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目的。
3、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能力也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数学计算能力之一。再加上良好口算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迅速地进行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学计算,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速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小学四年级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不容忽视的。如教师可在课前设置几道较为简单的数学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口算,通过限时作答来锻炼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或者通过抢答的形式来缩短学生的计算时间,以此来锻炼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例如:在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的学习时,当教师在完成相关的知识传授之后,教师可以此为提升学生口算能力的切入点,在后面的每一节课前三五分钟布置几道较为简单的小数计算题,让学生进行比赛抢答,在提升学生的小学运算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以此来达到强化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目的。
4、 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师要想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应当提升学生对于基础自身的掌握程度,在日常教学注重基础公式定理的验证教学,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继而提升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以及练习计算,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进行基础知识的应用,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应用。例如: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对基本的运算法则进行记忆,再对这些运算规则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二次理解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练习题目,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语:总的来说,小学教师应当注重在小学四年级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了更好地在小学四年级的是数学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提升他们对于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通过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等途径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以此来实现在小学四年级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娟娟. 计算能力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学习(上), 2014, 000(010):130-130.
[2]李海鵬. 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4):542.
[3]陈志丽. 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 2019(1):193-193.
[4]和寿林. 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19, 000(002):3.
[5]陈继华. 计算能力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下一代, 2019, 000(005):1-1.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数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计算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指导。再加上小学数学四年级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难度加深,这就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要求提升,而小学生已有的计算能力已经难以满足全新阶段的数学计算需求,所以小学生在进行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运算时往往会表现得力不从心,错漏百出。所以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提升小学四年级阶段的数学运算的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学习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日后的深入学习生活。
一、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师生对于日常计算题的练习重视程度不够。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斥着大量的数学运算,部分题型重复出现,这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的题型非常熟悉,而部分学生再次遇到同种类型的题目是就会变得不够严谨,在运算时经常跳步或者省略一些运算步骤,但是长期的不良运算习惯会导致学生形成较为浮躁的心理,一旦面对一些较难的计算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得焦躁不安,缺乏精细计算的耐心,正是由于这种不良计算心理的存在导致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错误率长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数学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他们错以为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日常的数学学习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他们在课堂教学环节一直以来并都不重视针对性计算课堂的开展,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数学四年级的课堂学习中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严重降低了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对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作用。其次是小学生的不良计算习惯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指正。虽然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会提醒学生计算时要认真仔细,进行计算时要排列整齐,确保后面能够有效地检查出错误,但是很多地学生在进行相关的计算时往往都是较为随意,大都是在空白纸上见缝插针,导致计算的过程较为混杂,难以进行检查,但是教师对于小学生这些不良的计算习惯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及时地纠正他们的错误,导致学生难以培养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最后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提升。由于数学运算的基础知识大都较为容易,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轻视心理,错以为记住了就是能够进行基础知识的运用,但是当学生在将基础知识应用进行应用时往往会表现得手足无措,无法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高效应用。但是只有掌握了基础数学知识才能进行确保运算的准确度,从而实现避免由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而出现的错误。
二、 在小学四年级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有效举措
1、 提升教师以及学生对于计算能力的重视程度
教师以及学生对于计算能力的重视程度是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应当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升,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多的重视,通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强化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要提升学生对于计算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通过提升他们对于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促使他们在日常计算当中更加注意细节以及日常计算训练,在计算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关的计算强化训练,继而达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目的。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他们在学习方面缺乏较为强烈的主观意识,所以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但是除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之外,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够规范学生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以及便于学生后面的检查。对此教师要想在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应当注重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此来提升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首先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书写规范的养成,当学生随意进行书写计算时应当及时纠正,以此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其次是教师平时课堂教学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审题,促使小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通过认真审题来减少小学生由于审题而导致的计算失误,以此来帮助小学生提升他们运算的精准度。例如:在进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认真仔细的审题,发掘题目已给出的条件,为下一步的计算做好准备,在计算环节让学生将已经得到的计算条件进行罗列,根据已有的条件进行列式,规范小学生的运算过程,长期以往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审题以及规范运算的良好习惯,进而达到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目的。
3、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能力也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数学计算能力之一。再加上良好口算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迅速地进行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学计算,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速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小学四年级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不容忽视的。如教师可在课前设置几道较为简单的数学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口算,通过限时作答来锻炼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或者通过抢答的形式来缩短学生的计算时间,以此来锻炼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例如:在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的学习时,当教师在完成相关的知识传授之后,教师可以此为提升学生口算能力的切入点,在后面的每一节课前三五分钟布置几道较为简单的小数计算题,让学生进行比赛抢答,在提升学生的小学运算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以此来达到强化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目的。
4、 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师要想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应当提升学生对于基础自身的掌握程度,在日常教学注重基础公式定理的验证教学,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继而提升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以及练习计算,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进行基础知识的应用,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应用。例如: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对基本的运算法则进行记忆,再对这些运算规则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二次理解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练习题目,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语:总的来说,小学教师应当注重在小学四年级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了更好地在小学四年级的是数学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提升他们对于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通过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等途径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以此来实现在小学四年级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娟娟. 计算能力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学习(上), 2014, 000(010):130-130.
[2]李海鵬. 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4):542.
[3]陈志丽. 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 2019(1):193-193.
[4]和寿林. 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19, 000(002):3.
[5]陈继华. 计算能力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下一代, 2019, 00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