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
【作者】 张永玲
【机构】 (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第二民族寄宿制藏文中学)
【正文】摘 要:化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广泛应用与生物、制药、地质等领域,初中化学教师要在学生接触化学时就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鉴于此,有必要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有效引导;教学方法
在教学上,“教”不是唯一的目标,而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需要融入这一观念,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便于学生获取到更多知识,主动探索化学的奥秘,增加学习乐趣,提高学习动力。但在实际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自主学习教学的开展。
一、 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
学生在初中才开始系统化的接触、学习化学知识,刚开始会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好奇,但好奇心维持的时间并不长,学生很难自主的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再加上这种好奇心只是因为以前没正式接触过,学生并不是为了学习化学学科当中的深奥知识和探索化学学科的奥秘而学习,学生对学习化学动机的不明确以及对化学学科的不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无法自觉参与到化学学习当中,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待于提高
自主学习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身来实现,学生需要独立对知识进行学习、研究和应用。虽然新课改中也强调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在教学中会发现,学生缺失自主学习的意识,无法意识到自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对于日后发展的重要性。在课堂上的学习依赖于教师讲课,很难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不断的鼓励、激励学生大胆参与到教学中,但是这种外部因素的推动,很难对学生自身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的被动学习,不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毫无帮助。
(三) 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刚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时,一定是兴奋和迷茫的,因为对化学的未知而兴奋,对如何学习化学而迷茫。学生缺乏正确学习化学方法的助力,很难学习、吸收化学的知识。使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停留在表面,被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只会让化学这门学科学习起来更加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一)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想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例如实验、化学领域的重大研究等,学生在对化学这门学科感兴趣之后,要转变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地位,使学生在教学课堂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例如在“焰色反应”教学前,教师事先准备好爆竹,将学生带到空旷的室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燃放爆竹,让学生观察爆竹燃烧的瞬间,通过营造适合学生发散性思维发挥的学习氛围,逐渐引导完成自主学习。
(二) 设置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的设置要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日常,也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碰撞来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对化学学科产生深刻思考。例如在教学有关于蛋白质知识的课程中,教师无需第一时间教授相关知识,而是通过问题,例如:“鸡蛋在常温下存储和冷藏之后再常温存储,哪种情况放置的时间长?为什么冷藏之后再常温放置鸡蛋会更快腐坏?”,使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的常识对蛋白质的来源和作用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探究学习,通过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情境中完成自主学习
(三) 注重课堂互动
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因势利导,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需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质疑,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能在互动性的课堂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初中化学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问题和质疑时要有所思考,比如说学生提问的是简单问题,可以举反例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深度,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探讨。这样既可以培养师生互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使课堂的多重效用被发挥。通过学生提问的形式,能关注到学生需求,进而适当的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逐渐实现教学相长。例如,教师提前一天告知学生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提出几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以“焰色反应”为例,设置这样几个问题:焰色反应是什么?怎样操作该实验?实验过程当中会发生哪些变化?有什么用途?学生在得到这些信息后可以提前预习,查找资料,也可能会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预设好的问题,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找多名同学进行回答,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如若学生就某一问题的回答不正确,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重点讲述这一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呈现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率的提高,也会对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上述是笔者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望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应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伏军贤.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3):26.
[2]曹经林.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2):77-78.
[3]张璐.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127.
[4]蔡淑田.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甘肃教育,2020(24):152-153.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有效引导;教学方法
在教学上,“教”不是唯一的目标,而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需要融入这一观念,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便于学生获取到更多知识,主动探索化学的奥秘,增加学习乐趣,提高学习动力。但在实际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自主学习教学的开展。
一、 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
学生在初中才开始系统化的接触、学习化学知识,刚开始会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好奇,但好奇心维持的时间并不长,学生很难自主的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再加上这种好奇心只是因为以前没正式接触过,学生并不是为了学习化学学科当中的深奥知识和探索化学学科的奥秘而学习,学生对学习化学动机的不明确以及对化学学科的不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无法自觉参与到化学学习当中,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待于提高
自主学习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身来实现,学生需要独立对知识进行学习、研究和应用。虽然新课改中也强调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在教学中会发现,学生缺失自主学习的意识,无法意识到自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对于日后发展的重要性。在课堂上的学习依赖于教师讲课,很难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不断的鼓励、激励学生大胆参与到教学中,但是这种外部因素的推动,很难对学生自身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的被动学习,不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毫无帮助。
(三) 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刚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时,一定是兴奋和迷茫的,因为对化学的未知而兴奋,对如何学习化学而迷茫。学生缺乏正确学习化学方法的助力,很难学习、吸收化学的知识。使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停留在表面,被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只会让化学这门学科学习起来更加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一)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想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例如实验、化学领域的重大研究等,学生在对化学这门学科感兴趣之后,要转变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地位,使学生在教学课堂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例如在“焰色反应”教学前,教师事先准备好爆竹,将学生带到空旷的室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燃放爆竹,让学生观察爆竹燃烧的瞬间,通过营造适合学生发散性思维发挥的学习氛围,逐渐引导完成自主学习。
(二) 设置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的设置要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日常,也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碰撞来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对化学学科产生深刻思考。例如在教学有关于蛋白质知识的课程中,教师无需第一时间教授相关知识,而是通过问题,例如:“鸡蛋在常温下存储和冷藏之后再常温存储,哪种情况放置的时间长?为什么冷藏之后再常温放置鸡蛋会更快腐坏?”,使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的常识对蛋白质的来源和作用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探究学习,通过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情境中完成自主学习
(三) 注重课堂互动
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因势利导,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需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质疑,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能在互动性的课堂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初中化学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问题和质疑时要有所思考,比如说学生提问的是简单问题,可以举反例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深度,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探讨。这样既可以培养师生互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使课堂的多重效用被发挥。通过学生提问的形式,能关注到学生需求,进而适当的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逐渐实现教学相长。例如,教师提前一天告知学生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提出几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以“焰色反应”为例,设置这样几个问题:焰色反应是什么?怎样操作该实验?实验过程当中会发生哪些变化?有什么用途?学生在得到这些信息后可以提前预习,查找资料,也可能会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预设好的问题,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找多名同学进行回答,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如若学生就某一问题的回答不正确,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重点讲述这一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呈现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率的提高,也会对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上述是笔者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望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应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伏军贤.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3):26.
[2]曹经林.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2):77-78.
[3]张璐.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127.
[4]蔡淑田.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甘肃教育,2020(2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