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自主游戏中幼儿教师的指导策略

【作者】 李 研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教师进修学院)


【正文】摘 要:孩童时期是儿童知识启蒙和性格养成的黄金时期,但课堂知识教学往往不能被孩子很好的接受,而自主游戏不仅能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使老师和家长看到孩子真实的心理状态,从而使他们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本文从幼儿自主游戏带来的深远意义出发,针对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的指导提出几点措施,帮助幼儿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教师指导;策略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幼儿教学中的游戏理念被提出,教师的课堂方案也更加贴近半游戏化知识教学。儿童自主游戏表现形式主要是老师提供多种趣味性的游戏方案,他们自己进行选择游戏,然后在毫无干扰的环境下玩耍。因为这个活动最大的特点是让小朋友自主选择,自己探索游戏规则,找出游戏方法,所以从整个活动中老师能很好的了解孩子们的偏好和兴趣点,有利于教师的日后指导,而小朋友自身也会从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有主见、有想法、有创新。
  一、幼儿自主游戏的意义
  儿童在不同成长时期接触的游戏不同,所以自主游戏带给孩子的意义会随着其成长逐渐变化。孩子的成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技能养成阶段,也就是学习爬和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小朋友主要是从玩玩具塑料球、搭积木以及学步车这些小游戏中逐渐完成日常动作技能的学习,锻炼身体的协调力。第二阶段是语言技能完善阶段,这一阶段孩子开始和外界有所连接,比如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看动画、玩游戏,他们的语言系统和认知体系会更加完善。第三阶段是交际能力提高阶段,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所玩的游戏可能会更偏向于生活化,比如过家家,这些游戏都会使小朋友们在一个小团体中,游戏过程中的交流和协助会提高未来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1]。总之,幼儿自主游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养成,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合理指导幼儿的自主游戏。
  二、幼儿自主游戏时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游戏前,良好引导幼儿进入游戏
  在游戏前教师要知悉游戏的主要角色是儿童,心中对自己有一个精准的定位,不过多干扰他们初期的选择。比如规定男生能玩什么,女生能玩什么或者给小朋友们分组,这些做法都会局限幼儿的自主选择权,使自主游戏从开始就丧失意义[2]。然后,游戏前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良好引导孩子进行游戏,比如在游戏开始时,告诉小朋友们游戏结束后会有奖励,调动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看到积极性不高的小朋友及时去引导他们选择一个游戏。另外,游戏前的游戏准备也不可忽视,教师一方面应该保证游戏的新颖性,一是可以避免幼儿对游戏不感兴趣,二是可以开发孩子各个的能力。因为当每一次的自主游戏活动设定的游戏没有变化时,这个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力会降低,活动原本应该体现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该活动的游戏类型需要及时更新。另一方面教师选择游戏类型时要考虑到小朋友们的年龄和兴趣,还要关注到每个游戏的时间和难度,预估出每个游戏可能达到的实际效果,防止无效的游戏设定。
  (二)游戏中,注重对幼儿行为的观察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观察和指导。观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刻注意每一个小朋友的动向,是否存在某个小朋友在游戏过程中分心停止游戏,是否某个小朋友的情绪有异常,小朋友们之间是否存在冲突,观察到这些问题后要及时解决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3]。另一方面是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游戏偏好和游戏情况,了解他们之间的性格和能力差异,譬如有些孩子喜欢偏艺术类的游戏,而有些则喜欢偏运动类的游戏,教师了解后可以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也能把孩子的兴趣及时反馈给家长,降低孩子日后的尝试成本。指导是指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有所行动,保障自主游戏的有效性。例如,当有孩子主动去询问老师游戏该如何玩时,老师不应该以自主游戏为由拒绝回答,也不应该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老师应该慢慢指导,给予适当的提醒,让孩子又有自己的思考,又能不被挫败。而当遇到多个幼儿想选择一种游戏而发生冲突时,教师也应出面指导,保证每个幼儿的游戏选择都能被满足。
  (三)游戏后,及时对幼儿行为进行合理反馈
  在游戏完成后,教师要重视对整体的评价与反馈。首先,教师要鼓励小朋友们分享自己所玩的游戏,分享的过程会提高孩子的总结能力,也会使他们拥有成就感,保持对自主游戏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游戏作出评价,比如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是否需要增加新的游戏类型,哪些游戏需要改进,某个游戏是否有新的玩法,小朋友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会吸引对游戏不感兴趣的儿童,也更使小朋友们的思维得到更深一步的开发。最后,教师要对孩子们的一些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对游戏环节表现优秀的小朋友给予奖励,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游戏观。例如有小朋友把别人搭好的积木给踢倒了也没有道歉,教师要引导他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主动向其他小朋友道歉,告诉他要尊重别人的游戏成果。而有幼儿通过游戏收获了一些东西,可能是捉迷藏的藏匿技巧,也可能是涂鸦游戏后的一幅画,无论收获的大与小,都应当予以奖励,让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是值得鼓励的,哪些是不鼓励的,以此升华设定此游戏的价值。
  三、结语
  在幼儿时期,自主游戏的过程就等同于小孩子汲取知识,提高能力,塑造性格的过程,教师要认识到游戏对孩童教育的重要性,及时更新和改进他们自主游戏的指导方法,使自主游戏在孩童教育中发挥最大潜能,也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在自主游戏中有较大的提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海燕. 幼儿自主游戏中如何发挥教师指导作用[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4.
  [2]蒋亚娟.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策略探究[J].林区教学,2017(04):100-101.
  [3]黄小慧.论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策略[J].教育观察,2018(02):143-144.